「大家都贏,只是中國贏得多一些。」南海風波就是要讓各國知道,誰才是東亞秩序的主導者

「大家都贏,只是中國贏得多一些。」南海風波就是要讓各國知道,誰才是東亞秩序的主導者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新南威爾斯大學的泰勒(Carlyle Thaye)教授說,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是要讓亞洲諸國,逐漸接受中國是東亞秩序的主導者。

南沙群島可說是東南亞諸國必爭之地。無論是台灣、越南、中國、菲律賓或是馬來西亞,都對南沙群島宣示主權,且都有效控制了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較大島礁,建立可提供飛機起降的跑道或船舶可停靠的港口,作為補給之用。馬來西亞甚至在其控制的彈丸礁(Swallow Reef)上建立了一間度假村。

而中國在南海海域的動作不斷,比如說2012年逼退菲律賓,占領了黃岩島(以中國的立場來看,黃岩島是固有領土,不是「占領」),2013年菲律賓針對這個爭議提起國際訴訟,但中國以不出席公聽會作為回應。去年中國國營企業又在越南宣稱擁有主權的海域上,建立離岸探勘油井,更引發越南全國各地的反中抗議。

近期《經濟學人》一篇文章〈掀起波瀾〉,探討了中國在南海的動作。除了上述那些實際上的衝突以外,中國也想用更細緻的手段,建立其主權宣示的正當性。比如說在美國的維吉尼亞州,成立了一間名為「中美研究所」(Institute for China-America Studies))的智庫。這個智庫成立的目的很簡單,想藉由學術包裝,來強化中國對南海主權的宣示。中國國內也有類似機構, 比如說南京大學的「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中美研究所4月中在華盛頓特區舉辦了一場研討會,與官方的良好關係不言而喻。除了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出席以外,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也錄影致詞,表示北京跟華盛頓間連繫的重要性。

而《詹氏防衛週刊》近期刊出的衛星照片,更讓鄰國為中國的大動作感到不安。最令人驚訝的是一張永暑礁去年8月跟今年4月的比較圖;除了明顯地填海造陸以外,機場跑道也接近完工,估計有3公里長,可讓戰鬥機起降(目前台灣在太平島上的機場跑道為1.2公里,還無法提供戰鬥機起降)。而根據其他衛星照片顯示,中國至少在其他六個島礁上進行工事,在淘氣礁上也正在進行跑道施工。

(相關報導:衛星照曝光中國在南沙建機場跑道 美軍憂為「南海防空識別區」鋪路

這樣的大動作自然引起鄰國不滿。東協十國的領袖,在4月底共同發表聲明,強硬指責中國這樣的行為威脅了南海區域的和平、安全跟穩定。而美國的歐巴馬總統,在接待來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同時,不忘對此事表示「關心」。但中國的外交發言人對此則表示,中國的動作並不是針對任何國家,是正當行為。

即使鄰國、甚至美國表達對中國行動的不滿,中國似乎也沒有收手的跡象。參加研討會的上海復旦大學沈丁立教授就說,中國政府積極投資對南海的研究,才能讓中國「有效表達立場,讓接收訊息的人能有正確的認知」。新南威爾斯大學的泰勒(Carlyle Thaye)教授說,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是要讓亞洲諸國,逐漸接受中國是東亞秩序的主導者。

沈丁立教授說,「大家都贏,只是中國贏得多一些。」

中國真的只是多贏一些?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