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報告揭露緬甸政府授權軍方殺害百姓,人權組織促聯合國安理會實施制裁

報告揭露緬甸政府授權軍方殺害百姓,人權組織促聯合國安理會實施制裁
圖為2021年3月27日,緬甸人民在「軍人節」舉旗示威。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再過兩天是去年「緬甸軍人節」發生異常軍人與人民暴力衝突一週年,人權組織「鞏固人權」與耶魯法學院薛爾中心聯合撰寫一篇報告,揭露緬甸軍政府去年2月至今犯下種種不人道行為,也提出多項建設性意見,盼終止軍方惡行。

長期關注緬甸情勢的人權組織24日發布一篇193頁報告,揭露緬甸軍政府在2021年2月發動政變之後,陸軍士兵及緬甸警察對手無寸鐵的百姓實施「預謀的、廣泛及有系統的」暴力行為。

鞏固人權(Fortify Rights)」與耶魯法學院薛爾中心(Yale Law School’s Schell Center)聯手對政變後的軍政府行為進行深入調查,發布名為《無處可逃》的報告。其中說明軍政府在2021年2月發動政變的第二天成立了「特別指揮部」,在各城市部署軍隊,並授權他們合法殺害及攻擊抗議者。文中寫道,緬甸軍政府謀殺、監禁、折磨、強迫失蹤及流離失所、迫害平民,這些都觸犯危害人類罪(Crimes Against Humanity)。

報告也提到,研究過程中發現部署狙擊手被指示殺害抗議者,團隊在調查時得到的軍人「野戰」手冊並沒有提及戰爭法及人權,其中一句更說:「確保每射出的子彈殺死一個敵人。」

研究團隊的訪問範圍分布在緬甸13個州屬的30個鄉鎮,他們與事件倖存者、目擊者、抗議者、醫療人員、武裝組織成員、前軍人、警察及海軍進行一共128次訪談。除了收集訪談證詞,鞏固人權也在社群媒體上匯集1153宗侵犯人權的公開資料。

該報告透露,61名可能觸犯危害人類罪的高級軍官和警察包括軍政府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副總理梭溫(Soe Win)及國防部長米亞吞吳(Mya Tun Oo)。2016年及2017年,若開邦(Rakhine)發生軍政府針對羅興亞人進行大屠殺,犯下種族滅絕及危害人類罪。2019年,軍政府在若開邦、撣邦(Shan)及克欽邦(Kachin)發動戰爭也殘害不少平民。

21日,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宣布緬甸軍政府對穆斯林羅興亞民族的暴力鎮壓等同於「種族滅絕」,該判定將推動國際對緬甸施加壓力,各界希望有效終止對羅興亞人的殘酷殺害。

然而,鞏固人權及薛爾中心調查發現,61名高級軍官中只有20人受到政府的制裁。鞏固人權執行長馬修.史密斯(Matthew Smith)表示,所有犯下罪行的人都應受到法律制裁與起訴,「政府應該修改和調整外交政策,聯合國成員也應停止向軍方提供武器,並支持緬甸人民結束軍隊的襲擊。」

緬甸「最血腥的一天」一週年

3月27日是緬甸軍人節(Armed Forced Day),去年的這天緬甸發生軍人與百姓暴力衝突事件,全國至少140人遭到軍人殺害。鞏固人權描述,目擊者提供的照片及影片顯示士兵在街上開槍,甚至近距離殺害一名小男孩。

研究團隊調查發現政府發布的備忘錄有明顯的系統性,命令軍方與警方「清理並拘捕」示威人士。而在不同日期、地點發布的備忘錄,卻有相似的語句與用詞。軍政府監禁抗議的民意領袖、民選官員、記者、兒童等等。統計至今,緬甸已有1704名人士被軍政府殺害、9909名人士被扣留。

《無處可逃》建議,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須將緬甸局勢告知國際刑事法院,而聯合國成員應支持安理會的決議,對緬甸軍方實施武器禁運。文中也強調,政府應該針對軍方控制的企業進行制裁,阻止軍政府獲得天然氣收入及金融方面的服務。該項報告附上軍警人員去年對百姓鎮壓期間建立的1040個軍事單位地點,研究團隊稱這將有效協助檢察官及政府定位涉嫌犯罪者。

薛爾中心研究者、報告成員羅傑·皮拉克(Roger Polack)表示,安理會有責任保護緬甸免受威脅,「若聯合國成員不齊心制止軍方持續的暴力行為,也不追究軍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們無疑將繼續迫害抗議者及平民,更破壞緬甸的社會、健康及經濟。」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駱芷萱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