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公民權」仍須965萬票公民複決才能通過,各黨還有哪些修憲提案成未竟之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行修憲門檻,除了修憲案要獲立院通過外,還須交由公民複決,超過965萬人投票同意才能通過,外界多半認為門檻過高。
立法院會今(25)日表決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將交公民複決,必須要有965萬票的有效票才能通過。民進黨團呼籲朝野努力讓全民支持修憲,讓公民複決可以通過;在野黨團則盼繼續推動修憲工程,希望其他提案繼續走下去。事實上除了這一案,其他被暫行保留和尚未審查的案子多達63案,其中包括動物保護、廢除考監、降低修憲門檻、身心障礙者和原住民族權益、氣候變遷、不在籍投票和內閣總統制度改革等,最後都未能送出立法院。
根據立法院第10屆修憲委員會待審議案一覽表,可以看到除了唯一送出立法院的18歲公民權,其他還有非常多議案,其中被提及最多次的包括廢除考試院和監察院並移轉相關職權、動物保護入憲、環境永續和氣候變遷入憲,另外也有不少針對制度改革的提案包括總統應常態國情報告、增加或是降低立委席次、降低參選總統的年齡門檻,以及調降修憲門檻。另外還有針對轉型正義、幼兒受教、青年發展和居住權相關的提案。
民進黨:最重要的是降低修憲門檻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今天在修憲結束後發表感言,表示今天是歷史的時刻,也是憲政時刻;很高興國民黨在最後一刻終於「懸崖勒馬」,這轉折可為峰迴路轉,因為在修憲過程中,國民黨完全缺席,他還稱今天是國民黨「最後的贖罪機會」。
柯建銘也說,修憲是本世紀所有政治人物最艱難的政治工程,今天踏出憲政的第一步,大家的高興寫在臉上,但他不希望這是假象,而是期盼從此朝野可以理性問政、合作,徹底改變立法院的文化,以對話代替對抗,這才是今天修憲後最大的意義。
柯建銘也說,民進黨要向在野黨提出三大呼籲,第一就是這次必須公民複決,希望朝野4黨共同去讓全民支持,讓公民複決可以通過;本次修憲仍有未盡之功,民進黨團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降低修憲門檻,乃至於廢考監才是正辦,政治工程必須啟動;最後希望朝野共同支持把今天325改為修憲紀念日、青年日,把過去歷史拋開。
現行修憲門檻,除了修憲案要獲立院通過外,還須交由公民複決,超過965萬人投票同意才能通過,外界多半認為門檻過高,因為在2020年的總統大選,蔡英文拿下817萬票已經創下史上最高票的紀錄,公民複決要如何超過總統大選的票數,將會是嚴峻的考驗。
其實在修憲初審過程中,多個立委都有提出降低修憲門口的相關提案,包括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提出修憲案版本,除了調降公民複決門檻至644萬人外,也新增2%選舉人連署就能提出修憲案;民進黨的范雲、周春米、劉世芳和黃秀芳等人也都對修憲門檻降低有提出相關法案;不過最後都因為各黨共識不足,沒有進行彼此整合,所以並未處理。而國民黨團雖然未曾來開會參與討論,但也曾表態不能接受調降修憲門檻。
在野黨:繼續討論其他議題修憲
國民黨團則表示,除了支持18歲公民權入憲,國民黨團還有很多其他提案,像動保權、環境權;另外有關政府體制,尤其是總統有權無責的問題也需要入憲,總統到國會進行國情報告應該常態化等;對於這些未完成的修憲議題,國民黨希望繼續進行修憲,現在只是第一步。希望民進黨不要只為政治利益來修憲,之後也應該繼續關心其它議題。
民眾黨團也在議場外舉行記者會,黨團總召邱臣遠表示,感謝朝野黨團支持,推動18歲公民權入憲,這是在青年節之前給所有青年最好的禮物;今天表決後還有公民複決,呼籲民眾及朝野政黨加強推動,並繼續推動聯立制、廢考監兩院、動保入憲、降低修憲門檻,修憲委員會應繼續推動修憲工程。
時代力量黨團則表示感謝各黨團的支持,也希望後續各政黨和全體國人共同努力,讓18歲公民權修憲案的公投複決可以順利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攸關台灣世代正義、青年參政及民主深化,世界主要民主國家,包括鄰近的日本和韓國,都已將公民權修改到18歲,台灣現在20歲才能行使公民權的規定,已經落後世界太多,因此這次修憲,其實只是在把原本就該有、已經延遲許久的權利,還給台灣的青年世代。
不過邱顯智則強調,接下來還要面對965萬票的超高門檻;修憲之所以這麼困難,原因在於我國超高的修憲門檻。如果不願降低修憲門檻,廢除考監兩院、各種基本人權入憲,還有聯立制的重大憲政議題,都很難取得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動保團體花了不少力氣倡議和遊說國會,希望能讓動保入憲,與動保相關的提案也多達7個以上,每個政黨都有提出,但最後因為各黨版本分歧,同樣未能整合成功。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GIMBA雙聯學位,跨界培養AI大數據人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MU)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甚至學生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全新的1+1碩士學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生可以在台灣奠定基礎實力一年,然後前往美國校本部就讀,或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全球創新管理碩士今年邁入第四屆招生,推出了最新的BAGC(Business Analytics Graduate Certificate)大數據商業分析證照課程。學員可以取得證照後,銜接線上或實體MBA課程,並彈性抵免學分。透過七個月的實務主題包含商業分析、商業資料管理、視覺化分析、預測分析與資料探勘,讓專業工作者在未來虛實交互的商業營運模式中,找到最適決策。

今年五月初,西密西根大學商學院行銷學首席教授Kelley O'Reilly親自來台授課。接受中心採訪時,她談到對人工智慧如何顛覆傳統產業的樂觀態度:「我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對人類文明是有益的。我們不需要過度驚慌。人工智慧會進化,而人類當然也會。懂得運用就能截長補短,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Global Innovation MBA學員來自各方產業的菁英,現任仁寶電腦品管副理的第一屆校友黃先生特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回顧:
記得Kelley教授的跨國談判溝通課是場震撼教育;教授指派了一項任務,內容是和旅行社議價所有可能的旅遊方案,這對當時的校友來說是一項艱難的挑戰。Kelley教授在課程中說道,「談判最重要的是提供雙方所需的資源,創造互利共贏的長久合作關係,而非視對方為敵人。」在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有太多可運用的AI工具,幫助我們將數據影像視覺化達到更精準的預測。無論是在談判的過程或是向客戶提案,能看懂圖表的言外之意,將是一個能讓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專業技能。
校友黃副理也在文末有感而發:真心感恩,能在台灣完成我第二個碩士學位,而且是用相對低的成本體驗了國外的教學方式,兼顧工作與學業的方式,非常適合經理人的需求,藉此在這一新世代科技轉折「奇異點」中勝出。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想創造全英文環境並提升自己的英文口說與報告能力,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 預約課程說明會:https://www.wmumba.com.tw/wmu_contact_me_tw/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