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香港疫情嚴重該不該封城?專家稱將重創中國與世界經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防疫一直以來以快速、果決的手段著稱,但寧可嚴厲也不錯放的措施,如今在上海與香港等沿海經濟重鎮卻無法派上用場。
「精準防疫」模範生上海的疫情持續嚴峻,仍堅持不封城;同樣疫情嚴峻的香港也已放棄清零政策,逐漸與疫情共存。
官方專家今(26)日說,這是因為上海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有重要功能,甚至對全球經濟都有影響。但遭許多中國網友質疑是否經濟比人命重要。
上海疫情延燒,但堅持不封城
《中央社》報導,上海市今日稍早舉行疫情防控記者會,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回答提問時表示,上海的病毒傳播速度快,因此防控模式也隨之做出調整,以「重點區域+非重點區域」、「核酸檢測+抗原自檢」兩種防控來進行。
吳凡提到,網路上不斷有風聲,希望上海應該決心封城3天或5天,甚至一週。對此,她強調上海絕對不能封城,「因為上海不僅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上海這個城市還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當中承載發揮了重要的功能,甚至於對全球經濟都有影響。」
她認為,如果上海停下來,東海會有很多國際貨輪因而滯留,影響中國和全球經濟,上海市民應該有「大局觀」。同時呼籲市民認真進行篩查,用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恢復日常生活。
吳凡的言論一出,立即在微博引發熱議。許多中國網友批評上海以經濟為由不封城,「簡直自以為是,上海再不封,上海的醫護人員,基層工作人員就要崩潰了」、「上海老百姓的命就比別的城市的賤嗎?」、「封城影響你們政績⋯⋯人家深圳封了怎麼樣?現在馬上就要清零了」、「深圳不重要嗎?」
不過,也有許多網友支持不封城,認同上海探索防疫新模式,但也呼籲要防止上海的病例外溢到其他省市。
疫情蔓延令上海出現不少亂象,有護士因醫院急診暫停被拒診後死亡;有感染者抱怨被收治後沒有人管;也有居民反應被封控時間過長。
《華爾街日報》報導,上海一名護士因急診室關閉進行消毒,被趕出工作的醫院,最後死於哮喘,這讓居民感到不安,也突顯了官員們減輕病毒防控措施對人們生活影響的壓力。
儘管官員們堅稱不會在全市範圍內實施封鎖,但各地區的廣泛限制,阻礙了該市2500萬居民中的許多人上班、購買食物或接受治療。截至25日,上海有41家主要醫院因防疫措施暫停部分門診和急診服務。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患者需要治療,但其他患者呢?這些都是生命。」其他人回憶起,1月份在西安的一名婦女在等待COVID-19病毒檢測結果期間,被拒絕就醫數小時後在懷孕8個月失去了未出生的嬰兒後,引起了全國的強烈抗議。
上海居民在2020年和2021年期間的生活相對不受干擾,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上海被認為具有更周到的COVID-19肺炎政策。對於許多人來說,本月實施的全市測試居家令,是他們第一次遭遇封鎖。
該市十多個地區現在處於「嚴密管理」之下,居民不得離開他們的社區,必須依靠快遞員購買雜貨。
當局表示,他們將繼續逐區檢測病毒。官員們再次呼籲居民繼續戴口罩,接受加強注射並接受檢測。
「我們希望公眾在上海最困難的時期與我們合作」、「中國可以戰勝疫情,但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上海疫情工作組負責人的傳染病醫生張文宏這麼說。
香港解除9國航班禁令,縮短檢疫期
香港COVID-19疫情嚴峻,嚴格防疫策略逼走外商。《中央社》報導,香港歐洲商會調查,近5成外商確定或正在規劃搬離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認為,企業一旦走了,回來機會不大。
陳智思今天在電台節目上表示,一些在香港設立亞太區總部的跨國企業,因疫情、檢疫安排遷離香港,轉往新加坡、杜拜等,搬回來的機會不大;但若主要業務在大中華的公司,則仍有機會重返香港,香港能否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要視後續事態發展。
陳智思認為,符合科學的防疫安排是可接受做法,但能否使香港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要看往後發展,長遠來看,香港不能持續現行隔離檢疫的做法。香港很多業務要與國際接軌,但更大的經濟活動須與中國進行,不信中國永遠關閉。
《聯合新聞網》報導,香港歐洲商會24日發布COVID-19疫情對於商業群體的衝擊影響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想搬離香港的公司裡,有25%表示會在未來12個月撤走所有業務和人員,24%說至少遷出一部分,只有17%沒有任何搬遷計畫。
稍早之前,美國商會1月也發類似報告說,44%的外籍商務人士可能離開香港,理由是COVID-19疫情相關的限制。美國的報告說,「香港仍有商機,但也有系列問題,特別是嚴格的旅行限制和惡化的美中關係。」
因應外國公司撤離警訊,《衛報》報導,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將解除對來自九個國家的航班的禁令,並減少酒店隔離,同時制定「政策路線圖」以放寬限制,表明該地區背離了清零的政策。
4月1日起,對9個國家實施的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取消,海外人士抵港檢疫期可縮短至7天。林鄭對媒體表示,這九個國家不再需要「熔斷飛行禁令」,因為那裡的情況並不比香港更糟,並承認限制措施已導致滯留海外的香港人。
林鄭表示,我會敦促公眾對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更加耐心,只要這種趨勢在四個星期後下降,我們就應該能夠恢復正常生活。
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今天在電台節目上說,香港是外向型經濟,絕對不能成為「孤島」,只有維持金融發展穩定,才能保持獨特性,香港要「恪守本分」,做好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角色,在第5波疫情逐漸緩和時,爭取對內、對外通關。
新聞來源
- 上海不能封城 專家:因為影響中國甚至全球經濟(中央社)
- 嚴格防疫逼外商出走 香港正在失去金融中心地位(中央社)
- 將近一半的歐洲企業想走人 香港「清零」清掉吸引力(聯合新聞網)
- Hong Kong eases travel rules in apparent shift from zero-Covid policy(The Guardian)
- Shanghai Nurse’s Death Fuels Skepticism Over Cost of China’s Covid-19 Measures(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羅元祺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2-03-27 今日本土新增83例,其中50例為新竹宿舍群聚;特定娛樂場所新規,沒有3劑接種證明不得進入
- 2022-03-27 為何Omicron在香港、韓國造成重災?台灣放寬檢疫如何在防疫與民生之間取得平衡?
- 2022-03-26 上海、香港疫情嚴重該不該封城?專家稱將重創中國與世界經濟
- 2022-03-26 保護力高、副作用低的Novavax疫苗將入台,施打資訊7個QA一次看
- 2022-03-26 上海無症狀感染者爆增,中國宣布「動態清零」政策不變找出隱形傳播者
最新發展:
-
疫情燒到天子腳下,北京會「被上海」?習近平正面臨「封或不封」的兩難 1年前
-
堅持清零還扯到「台灣人能吃什麼」,上海市民淪為中共「圍魏救趙」的鬥爭工具 1年前
-
從鴛鴦鍋到一刀切,上海「動態清零」追求的已不是科學,而是「習政治正確」 1年前
-
上海疫情失控,汽車業減產10.5%、161家上市櫃台商停工,李克強示警「清零」傷害經濟 1年前
-
中共在上海、香港堅持「動態清零」侵犯人性尊嚴,台灣CDC應引以為戒 1年前
-
上海封城物資短缺:每日早起刷手機搶菜,住戶吐槽「等了一早,等個寂寞」 1年前
-
上海封城居民斷糧求救,抗疫醫療量能過載、「次生災難」頻傳 1年前
-
中國為何出現大量無症狀感染者?恐怕與官方的「確診定義」有關 1年前
-
上海單日確診飆破1萬例,6日展開新一輪檢測、陽性者轉運恐引發集體感染 1年前
-
上海展開全市2500萬人核酸檢測一日內完成,專家分析:中共20大之後,也不會輕易調整清零政策 1年前
-
上海宣布「全域靜態管理」、堅持動態清零,中國學者:封城與普篩是壓制病毒唯一手段 1年前
-
上海宣布28日起浦東、浦西先後封控至4月5日,超市出現搶購潮,台商出貨可能受影響 1年前
Tags:
從影業小編到台灣變色龍,UG is hot with Photoshop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做最精彩的你自己」的白靈、跨年大唱 First Love 主題曲的白冰冰、手機桌面幸運女神美輪明 —— UG is Hot,那個總是出現在大樓屋頂上的人緊追時事梗,彷彿他的衣櫃裡有無限的道具隨手捻來都能搭上。充滿 B 級感的變裝加上高超的 Photoshop 技巧,讓一個人以千百種人設亮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平時身為平凡上班族的 UG 是怎樣煉成社群百變女王的,而他最愛用的 P 圖小撇步又是哪些呢。
從「過氣網紅」到「最快的變裝民眾」
許多人認識 UG 是因為他 2009-2010 年 cover 少女時代的精湛模仿,當時甚至受邀上韓國綜藝節目《Star King》與偶像相見。在 15 年前,所謂「網紅」一詞還未被廣泛使用的時候,那年還只是個大學生的 UG 用他的熱情示範了追星的極致,並在社群網路上發酵。不過 UG 並沒有選擇走上演藝之路,如今回看往事直笑說自己是「過氣網紅」,他反而在近年不斷透過變裝「成為」各種偶像,反映時事的速度堪稱「最快的變裝民眾」。
「我變裝的故事要從小時候說起,」小學時迷戀美少女戰士華麗的變身,加上看綜藝節目中反串藝人帶來的娛樂效果,「我覺得這個東西我好像做的來,而且與其被大家說你『有點娘』,不如把它轉換成一個表演的形式,就會變得很光明正大。」UG 不只自己表演,也帶著同學在兒童節大會上跳徐懷鈺,從小就展現自信光芒。
社群在走 Photoshop 要懂
若從很早就在 Instagram 上追蹤 UG 的朋友,應該會發現他從某個時期開始,照片中的場景從居家環境大量轉換到一個大樓的頂樓——那正是 UG 任職電影發行公司的頂樓。「我剛進公司老闆就知道我會變裝,有次《穆荷蘭大道》特映會老闆就提議我扮成電影中的角色,讓觀眾可以來合照,」UG 聊到公司很支持讓他很合理地時常扮裝,「讓我覺得哇原來這在一個 30 幾歲的上班族身上是件被鼓勵的事。」也因為如此他對變裝愈來愈認真,也開始用變裝的形式參加同志遊行等等的公眾活動。
平時的 UG 除了經營自己的社群平台之外,也時常利用 Photoshop 製作工作所需的宣傳素材、電影周邊等,「我們三不五時就要拍一些商品照,公司頂樓剛好很漂亮就會上去拍。」雖然從大學時期就學了各種影像處理的軟體,「Photoshop 還是最直觀的!」UG 說在電影發行公司當小編,幾乎每天都會用到 Photoshop,不管是 banner、gif 動圖還是小型印刷品通通都可以用 PS 搞定。
看我 Photoshop 三十六技
社群上火熱起來的事件通常是沒有預告的,但 UG 總是能抓住這些時事梗的精髓,他對於挑選變裝的角色也有一套自己的邏輯,「通常以我自己喜歡的影視或音樂作品為主,時事的話,除了社群上的熱度之外,我也會選擇有很明顯特徵的,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仔細看 UG 每次扮演不同角色,神情絕對都是最到位的。
不僅變裝角色多元,UG 的 P 圖技巧也是三十六技各種搭配!在這次採訪中 UG 回歸初心,化身成他的變裝啟蒙「美少女戰士水手月亮」,並且首次公開分享了幾個在後製變裝照片時最愛的 PS 祕技!

首先是修圖最經典招式:去背!Adobe 推出了「物件選取」工具讓去背變得超簡單,只需要開啟圖檔點擊「物件選取」,Photoshop 就會自動辨識畫面中的關鍵物件,不到 10 秒就幫水手月亮去背完成。接著 UG 使用「色相/飽和度」調整功能,增加漸變疊加與外光暈,把水手月亮變得閃閃發亮。下一步在背景加上星空圖案與不同 pose 的水手月亮之後,UG 到圖層區調整不同物件的「混合模式」,選擇「濾色」然後調整「透明度」,只要簡單拉動一下就能讓水手月亮與星空自然地融合
Everyone can Photoshop!百變人生沒有侷限
在今年大港開唱的演出者介紹裡,UG 被以「台灣變色龍 aka 屋頂皇后 aka 變裝民眾」這個串超長的頭銜介紹,這三個稱號似乎點出了他被大家記憶的不同面向,包括從最早 cover 少女時代紅到韓國,一直到公司頂樓的精彩變裝。
這些年來 Photoshop 陪伴著 UG 不斷超越,不斷成為那個最精彩的他自己,「變裝對我的人生帶來的改變,除了成就感之外,最重要的是創造了更多的連結,」如同在性別運動中的站在最前排、最吸睛的變裝皇后們,「變裝可以是一種溝通的工具,鼓勵很多可能到很多對自己的狀態還不是很了解的人。」採訪尾聲,我們問 UG 下一個角色會扮誰?他笑說還不知道,「但一定是好玩的!」

Everyone can Photoshop!百變無法侷限,Photoshop提升你的創意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