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俄烏戰爭映照出東盟的「不干涉主義」自欺欺人?

俄烏戰爭映照出東盟的「不干涉主義」自欺欺人?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說,東盟真正看重的是「以東盟為中心」的區域國家集體主導權,那麼去年各成員國對於緬甸軍事政變的懦弱反應,是證明了它不過是言過其實?今天的俄烏戰爭遠在天邊,更難奢想有哪位成員會對這些原則認真了嗎?

文:羅金義(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說東盟(ASEAN,台灣稱「東協」)是反共尖兵,已經是上個世紀的傳說。今天大家可以看到的東盟在踐行、守護着什麼國際關係原則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舉世震驚,「以東盟為中心」(ASEAN Centrality)的「東盟方式」在這個考驗上為什麼又一次各散東西?它們曲不離口的「不干預原則」如何再一次荒腔走板呢?

早在東盟成立之初,「安全不受外來干涉」原則就已經在1967年的〈曼谷宣言〉特別提出;1976年〈東南亞合作友好條約〉作為東盟的里程碑也明言「每一個國家都擁有免受外來干預、顛覆、強迫的權利」,「不干預原則」在東盟政治精英的頭腦裏彷彿已經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連中國的專家也提出質疑:當年印尼吞併東帝汶、越南侵佔柬埔寨,絕大部份東盟成員都沒有仗義執言,難道「不干預原則」就可以讓這些事霸凌行為變得合理合法嗎?

如果說,東盟真正看重的是「以東盟為中心」的區域國家集體主導權,那麼去年各成員國對於緬甸軍事政變的懦弱反應,是證明了它不過是言過其實?今天的俄烏戰爭遠在天邊,更難奢想有哪位成員會對這些原則認真了嗎?

RTXBQ9SW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普京是「佛地魔」?

本月初在聯合國大會召開的緊急特別會議上,有關要求俄軍「立刻、徹底、無條件」撤軍的無約束力決議,以141票贊成、5票反對及35票棄權得以通過。 當西方輿論大多認為這場戰爭是黑白分明之際,中國網紅就提醒大家,在當前的國際氛圍中,能投棄權票的已經很不容易,「棄權」就是強烈表態了;當中,有兩張棄權票來自東盟的越南和寮國。

將聯大決議的用詞放一邊,東盟各國如何各自表述?在戰爭爆發之後數天,輪任主席國柬埔寨的政府聲明清楚表明要保持「中立」,不會譴責俄羅斯,甚至不會用「入侵」一詞去為俄軍的行動定性;同日,美國駐柬埔寨大使在推特促請東盟成員因應俄羅斯危險地莫視國際法和主權予以譴責。畢竟不論俄軍行動是基於什麼原因,也難以駁倒它明顯違反了聯合國在1970年10月通過的《關於各國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係及合作的國際法原則宣言》,當中有關「不干涉原則」是這樣定明的:「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均無權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間接干涉任何其他國家之內政或外交事務。因此武裝干涉及對國家人格或其政治、經濟和文化要素之一切其他形式之干預或試圖威脅,均係違反國際法。」

東盟外長對戰事的回應聲明只是弱弱的呼籲雙方克制。泰國和馬來西亞的話語異曲同工,聲明只是關切烏克蘭緊張局勢/衝突,不但沒有用「譴責」和「入侵」字眼,甚至沒有直稱俄羅斯名諱;菲律賓、印尼和汶萊外交部有用譴責性措辭,但同樣沒有提及「俄羅斯」 ——其實,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國際輿論以小說《哈利波特》中「那個名字不能說出來」(He who must not be named)的大魔頭「佛地魔」來諷刺俄羅斯和總統普京;克里姆林宮的頭號異見者納瓦爾尼也是這樣稱呼普京的;俄烏戰爭開打之後,烏克蘭官方IG網頁也轉載了一個塗鴉作品,將普京描繪成「佛地魔」,總統澤連斯基是哈利波特。東盟諸國官方聲明的語言藝術,算不算是在官方層面曲筆「和應」了這一種文化政治想像?

RTS5XZ27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緬甸軍政府就「理直氣壯」得多:支持俄羅斯的行動,認為它一直在努力維護主權,今次做法正確,也展示了俄方在維護世界和平上扮演重要角色。新加坡展示的是另一種理直氣壯,外交部聲明強烈譴責俄軍入侵之後數天,宣布聯同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部長維文在國會上說:「強權就是正確」、「強者為所欲為,弱者吃盡苦頭」的世界秩序,徹底抵觸了小國的安全和生存。這種制裁行動是新加坡數十年來的首次,對上一次是1978年制裁越南入侵柬埔寨,清楚地偏離了東盟的主流態度,但也明確守護着上述的聯合國宣言。

值得一提的是,上月25日87個國家聯署要求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嚴厲譴責及制止俄軍入侵烏克蘭,還未正式成為東盟成員的東帝汶是其中之一,也是唯一一個東南亞國家參與聯署。

俄羅斯在東南亞的虛火

如果上述的東盟原則不用當真,那麼應該如何理解各國的態度?現實政治(realpolitik)管用嗎?作為東盟的貿易夥伴,俄羅斯幾近微不足道——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東盟秘書處資料透露,俄羅斯排名遠在第8位(之後更跌至第9),雙邊貿易額只有200億美元,佔前者總額0.7%,歐盟和美國跟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分別是俄羅斯的14倍和13倍有多;俄國在東南亞也幾乎沒有直接投資。國際輿論經常提及的是軍火生意,多年來俄羅斯一直是東南亞最大的供應商;不過這些軍火是整個東南亞總進口量的26%,但單是越南一國就佔了六成。

美國國家戰爭學院教授Zachary Abuza也認為,說俄羅斯軍火左右「東南亞」的外交取態,容或誇大;莫斯科當然希望藉此擴大自身的長遠影響力,但不見得從心所欲,加上2018年華盛頓通過《美國敵對國家制裁法案》,俄羅斯跟其他國家的軍火生意難免被綁手綁腳。20年前莫斯科就開始經營推銷戰鬥機給印尼和馬來西亞,但一直沒有長足發展,反而上月下旬瓦加達消息確認兩宗總值超過200億美元的訂單,目標是法式42陣風戰鬥機和美製F-151D軍機。2006年反他信總理政變以還,莫斯科一直希望打開泰國這個軍人干政國家的軍火市場,但「大茶飯」始終欠奉,主要是一些直升機銷售而已;對菲律賓也好不了多少,不外是少量直升機和步槍交易。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