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血色大地》前言:蘇聯與納粹的屠殺政策讓1400萬人淪為冤魂,沒有一人是沙場上的犧牲者

《血色大地》前言:蘇聯與納粹的屠殺政策讓1400萬人淪為冤魂,沒有一人是沙場上的犧牲者
1943年11月蘇聯收復基輔之後的城內廢墟。|Photo Credit: Arkadi Shaikhet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片處處冤魂的「血色大地」從波蘭中部往東延伸到俄國西部,南邊涵蓋烏克蘭,往北包括白俄羅斯與波羅的海三國。從德國國家社會主義與蘇聯史達林主義各自鞏固權力,德、蘇雙方共同占領波蘭,到雙方反目成仇的四年鏖戰,這片血色大地歷經了人類史上前所未見的大規模恐怖屠殺。

文: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

前言——歐洲

「這下我們不會死了!」飢腸轆轆的小男孩這麼告訴自己,他走過寂靜的街邊,或在杳無人跡的曠野上蹣跚前行。但他看見的食物只存在於自己的想像。小麥都被奪走了,而這毫不留情的糧食徵收也為歐洲的大屠殺年代拉開了序幕。時間是一九三三年,史達林正出手要刻意把蘇聯的烏克蘭人活活餓死。

小男孩死去,同樣命喪黃泉的還有三百多萬人。

「我將與她在地下重逢。」有位年輕的蘇聯男子這麼說。他說得沒錯:妻子遭槍決後他也步入後塵,他們跟其餘七十萬地底冤魂一樣,都是一九三七到三八年間史達林大清洗時期的恐怖統治受害者。

「他們要我交出結婚戒指,那戒指是我……」一位波蘭軍官在一九四○年寫的日記到這裡就中斷了,隨後就遭到蘇聯祕密警察處決。二次大戰剛爆發之際,俄、德共同占領波蘭期間,跟他一樣慘遭蘇聯或納粹政府槍斃的該國公民大約有二十萬。

一九四一年底,列寧格勒某位十一歲俄國女孩用淒涼的口吻在日記裡寫道:「存活下來的只有塔妮雅。」希特勒背叛了史達林,他麾下的德軍團團圍住列寧格勒,女孩的家人跟其餘四百萬市民一樣,因為德軍的圍城攻勢而淪為餓莩。隔年夏天,一位住在白俄羅斯的十二歲猶太女孩在給父親的訣別信裡寫道:「臨終前我寫這封信跟您告別。我好害怕死亡,因為他們把小孩丟進萬人塚裡面活埋。」遭德國人送進毒氣室處決或槍斃的猶太人超過五百萬,她是其中之一。


二十世紀中葉,慘遭納粹與蘇聯政權謀殺的中東歐人口估計約有一千四百萬。這片處處冤魂的「血色大地」從波蘭中部往東延伸到俄國西部,南邊涵蓋烏克蘭,往北包括白俄羅斯與波羅的海三國。從德國國家社會主義與蘇聯史達林主義各自鞏固權力(一九三三到三八年),德、蘇雙方共同占領波蘭(一九三九到四一年),到雙方反目成仇的四年鏖戰(一九四一到四五年),這片血色大地歷經了人類史上前所未見的大規模恐怖屠殺。

276238662_5347747325244983_2578444885822
Photo Credit: 衛城出版

受害者多為猶太人、白俄羅斯、烏克蘭與波羅的海三國國民,還有俄國人,都是這個地區土生土長的居民。一九三三至四五年,短短十二年間居然有一千四百萬人死於非命,他們都是史達林與希特勒掌權時的手下冤魂。的確,他們的家園在這時期的中後段淪為戰場,但事實上這些人並非死於兵戎之禍,而是慘遭政府刻意謀殺。

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軍事衝突,戰場上陣亡的士兵有一半也都是死在這個我們稱之為「血色大地」的區域裡。不過,前述慘遭謀殺的一千四百萬人裡面,沒有半個是正在服役的士兵,全為平民。大多數為婦孺與老人,所有人都是手無寸鐵,而且許多人的財產都慘遭剝奪,甚至被迫脫下身上僅存的衣物。

在這血色大地上,奧斯威辛集中營是世人最耳熟能詳的大屠殺發生地。如今「奧斯威辛」一詞已與納粹的「猶太大屠殺」(Holocaust)畫上等號,而猶太大屠殺可說是二十世紀人類惡行之最。不過,許多人被關進奧斯威辛,本來應該會做工做到死的,但終究卻得以倖存,而「奧斯威辛」的惡名之所以能讓世人知曉,都是因為有這些人寫的回憶錄與小說流傳後世。

在其他滅絕營死於毒氣室的猶太人遠遠多於奧斯威辛(他們大多是波蘭猶太人,倖存者少之又少),但那些地方卻比較少出現在人們的記憶中,像是特雷布林卡(Treblinka)、海烏姆諾(Chełmno)、索比堡(Sobibór)與貝烏熱茨(Bełżec)。還有更多的猶太人,無論來自波蘭、蘇聯或波羅的海三國,都是在溝渠與巨大坑洞邊遭到槍殺。大多數猶太人都是在住處附近喪命,包括蘇、德共同占領的波蘭,還有立陶宛、拉脫維亞,以及隸屬蘇聯的烏克蘭與白俄羅斯。

德國政府也把歐洲各地的猶太人運來血色大地處決。搭乘火車抵達奧斯威辛滅絕營的猶太人來自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法國、荷蘭、希臘、比利時、南斯拉夫、義大利與挪威。德國猶太人則是遭遣送到血色大地的各個城市,像是烏茨、考納斯(Kaunas)、明斯克或華沙,隨即遭到槍斃或死於毒氣室。寫書的這當下,我人正在維也納第九區的某條街上,想當年這街上的猶太居民都是分別遭遣送到奧斯威辛、索比堡、特雷布林卡與里加。

德國人並未在德國本土,而是在他們占領的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與蘇聯境內大規模屠殺猶太人。希特勒在德國從政時高舉反猶太大旗,但該國的猶太人口規模不大。在希特勒於一九三三年當上德國總理之際,猶太人僅占德國人口不到百分之一,到了二次大戰開打之際更是已降低為百分之零點二五左右。希特勒掌權的頭六年期間,對德國猶太人極盡羞辱之能事,用各種手段剝奪其財產,但畢竟仍准許他們出國移民。

見證希特勒贏得一九三三年大選的猶太人後來大多是自然死亡。殘殺十六萬五千名德國猶太人這件事本身就是令人髮指的罪行,但這僅是歐洲猶太人歷史悲劇的一小部分,在所有遭大屠殺的猶太人口中只占不到百分之三的比例。希特勒向來想要讓猶太民族在歐洲滅絕,但只有到了納粹德國於一九三九年入侵波蘭,還有一九四一年入侵蘇聯,他才有辦法遂行此一野心,因為這兩處才是歐洲猶太人的主要居住地。想要消滅猶太民族,他必須要掌控猶太人居住的歐洲各地才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