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眼中盯】對於18歲公民權,國民黨仍有人認為:反正他們又不會投我,為何要支持?

【關鍵眼中盯】對於18歲公民權,國民黨仍有人認為:反正他們又不會投我,為何要支持?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反對而反對一直都是藍綠兩黨的通病,3月25日這109票是個可貴而稀有的改變,政治人物的歷史性表態也會讓選民記得一輩子,而那些只想著「反正他們也不會投我,何必要支持」的保守世代若不及時收手,都將成為把國民黨帶往消零的推力。

2022年3月25日,總是藍綠水火不容的立法院,少見出現了跨越藍綠黃白109位立委,在處理18歲公民權的修憲提案時全部投下贊成票的狀況,全場只有立法院長游錫堃與李貴敏、高金素梅、鄭麗文三位委員未投票,幾乎前所未見。

雖然立法院表決過後,該修正案還得在年底的九合一選舉交由公民表決,能不能得到965萬張同意票仍還是未知數,但國民黨內部的保守派卻已經這有如「背叛」國民黨的行為按耐不住,紛紛發難。

害慘國民黨的思維:「反正他們也不會投我,何必要支持?」

例如長期反對下修公民權年齡的名嘴陳揮文,就在廣播節目裡重申他對國民黨的不滿,一方面表示民進黨下修年齡是在為台獨修憲準備,同時也大力支持不投票的幾位國民黨與無黨籍委員。

節目尾聲,陳揮文也秀出他YouTube直播的投票結果,裡頭1542個投票者中,有77%認為國民黨即使支持十八歲投票的修憲案,年輕人也不會因此投藍,還是會繼續支持民進黨。

aa
截圖自飛碟聯播網YouTube

雖然這樣的網路投票並不能反應台灣民眾整體意向,但至少可以稍微端詳出這些保守派藍軍的想法——國民黨支持民進黨的提案,年輕人也不會因此投國民黨,所以應該要跟民進黨對著幹,才是國民黨內核心強大的表現。

這樣的想法,其實就是近年國民黨逐漸走向衰亡的原因:覺得反正民眾也不會因而投自己,所以當面對一件該做的,或至少屬於民意普遍意向的議題時,便選擇為反而反,最後也因此離主流民意越來越遠。

而當像陳揮文這樣的人們聲音越大,也是越大力的將國民黨推向消亡之墓。

當時藍委「挺同」被罵翻,今日都成了政治資本

不論那些機構效應無限大的網路民調、同溫層超厚的留言反應如何,許多政治人物的歷史性表態都會讓選民記得一輩子,而有遠見——或至少有心要永續經營——的政黨若只以「討好基本教義派」為理由和此款時勢巨浪對作,完全不明智。

例如在2019年的同婚戰場,當時與反同團體策略結盟的國民黨中央反對同婚合法化,甚至考慮對跑票者祭出懲處,不過當時包李彥秀、柯志恩、蔣萬安、陳宜民、林奕華、許淑華等七位立委,在壓力之下仍然投了贊成票,表態支持婚姻平權。

當時他們受到黨內的批評、訕笑,甚至受到反同團體「選票下架跑票者」的威脅。但時至今日再回頭看,這些國民黨委員當時的表態,皆成了他們永久的政治資產——同婚運動先驅祁家威就在當時堪稱逆風的呼籲同志支持上述藍委,而在當時反對「進步思維」的激情隨著時間逐漸消退成自然時,這些表態的民意代表欲攻大位時,再也沒人能拿這件事說嘴。

立院三讀通過同婚專法 支持者開心眼泛淚光
Photo Credit: 中央社
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會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

當然,那時投下反對票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也會被歷史和立法院議事錄永遠記得,甚至成為民進黨的累贅。

不去思考一件事情該不該做,而只想要反對對方、討好自家的「死忠」支持者,一直以來都是藍綠兩大黨的通病。就算要功利主義而論,今天的國民黨就是不像民進黨已站到民意上風,陰德值已先天不足,完全沒有和民意對著幹的政治資本。

3月25日這109票是個可貴而稀有的改變,能否延續尚未可知,但如果國民黨未來又走回委屈於保守派的老路,延續「只想抓極端者」的思維,在年輕世代紛紛跳船之際,國民黨勢必將跟著那些上不了岸的少數人,一起凋零在灘頭上。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