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防疫鬆綁戶外不強制戴口罩,公衛學者:鬆綁因疫苗覆蓋率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至於其他國家是否也應仿效新加坡擴大放寬防疫措施,古阿烈分析,新加坡進一步鬆綁防疫措施的考量包括COVID-19疫苗覆蓋率高及高齡族群接種追加劑的比例也高,加上歷經數波疫情後,群體免疫力增強。不過,像是台灣、中國等地,群體免疫力及疫苗覆蓋率相對較低,任何防疫措施的放寬都可能導致確診數上升。
(中央社)新加坡疫情趨穩,29日起擴大放寬防疫措施,包括戶外不強制戴口罩、社交聚會人數放寬至最多10人。有民眾表示,鬆綁防疫措施讓大家心情較輕鬆,但在戶外人多的地方,仍會繼續戴口罩。
新加坡Omicron疫情趨穩,單日新增確診人數持續下降之際,29日起進一步鬆綁防疫措施,包括放寬社交聚會人數從最多5人至最多10人;民眾在戶外可選擇不戴口罩,但在室內場所仍須強制戴口罩等。
記者觀察,新措施上路首日,雖然街上有些人沒戴口罩,但大多數民眾在戶外仍戴著口罩。有些到當地知名地標魚尾獅公園的民眾也只有在拍照時才脫下口罩,拍完照即重新戴上口罩。
新加坡民眾明永昌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身邊大多數朋友都傾向繼續戴口罩。他自己也會持續隨身攜帶口罩,去公園或海灘的時候,會把口罩拿下來,但如果在商場外或是街上人很多的地方,還是會戴上口罩。

旅居新加坡7年多的美國人Nicole認為,戶外不強制戴口罩是件好事,也是新常態生活的一部分。不過,考量進到室內還是需要戴口罩,為避免一下脫下口罩、一下又要戴上的麻煩,因此儘管人在戶外,她還是會選擇繼續戴口罩。
另一方面,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新加坡政府為了防疫需求,限制社交聚會及餐廳內用人數,這次放寬至最多10人一組,是2年來最寬鬆的一次,不少民眾對此都感到相當開心。
「這是大好的消息」,明永昌說,過去受到疫情限制,很長一段時間餐廳內用只能最多5人一桌,跟家人、朋友的聚餐都很受限。現在放寬措施後,相信很多餐館訂位滿了,「就是因為可以10個人一起吃飯」。
Nicole同樣也對社交聚會人數鬆綁感到開心,她受訪時表示,這樣一來,跟朋友聚會更加方便,「很開心現在可以最多10人一起聚在同一地點」,不像之前需要分批跟朋友聚會。
此外,29日上路的新措施還包括允許所有場所恢復現場表演,包括餐廳在內;解除餐飲場所晚上10時30分過後不得賣酒的禁令。
明永昌表示,這對酒吧等餐飲業者而言,是很好的消息,同時也會增加民眾「出去消費的意願」。
對於政府擴大鬆綁防疫措施,他認為,相信許多新加坡人都有「非常愉快、比較輕鬆的感覺」。先前受到防疫措施諸多限制,難免感到生活苦悶、行動不自由,但如今民眾外出可以不用戴口罩、不少措施都放寬,「大家心情應該是很快樂、很輕鬆的」。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古阿烈(Alex Cook)受訪時指出,在這波疫情結束前,星政府可考慮進一步鬆綁防疫措施,包括持續放寬社交聚會人數限制、鬆綁室內戴口罩等規定。
此外,至於其他國家是否也應仿效新加坡擴大放寬防疫措施,古阿烈分析,新加坡進一步鬆綁防疫措施的考量包括COVID-19疫苗覆蓋率高及高齡族群接種追加劑的比例也高,加上歷經數波疫情後,群體免疫力增強。不過,像是台灣、中國等地,群體免疫力及疫苗覆蓋率相對較低,任何防疫措施的放寬都可能導致確診數上升。
延伸閱讀
- 新加坡防疫措施將化繁為簡,因疫情而生的「安全距離大使」將何去何從?
- 新加坡疫情趨緩可望鬆綁防疫措施,將允許私人醫療業者申請引進獲WHO批准使用的疫苗
- 新加坡停止支付不願施打疫苗者醫藥費,疫苗接種差異化管理是否有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
GIMBA雙聯學位,跨界培養AI大數據人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WMU)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甚至學生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和國立中正大學於2020年開始合作雙聯學制,以培育高階企業管理人才為軸心,創造多元彈性的就學環境。全新的1+1碩士學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生可以在台灣奠定基礎實力一年,然後前往美國校本部就讀,或可以直接選擇在台北完成學位,取得美國校本部MBA碩士同等學歷。
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全球創新管理碩士今年邁入第四屆招生,推出了最新的BAGC(Business Analytics Graduate Certificate)大數據商業分析證照課程。學員可以取得證照後,銜接線上或實體MBA課程,並彈性抵免學分。透過七個月的實務主題包含商業分析、商業資料管理、視覺化分析、預測分析與資料探勘,讓專業工作者在未來虛實交互的商業營運模式中,找到最適決策。

今年五月初,西密西根大學商學院行銷學首席教授Kelley O'Reilly親自來台授課。接受中心採訪時,她談到對人工智慧如何顛覆傳統產業的樂觀態度:「我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對人類文明是有益的。我們不需要過度驚慌。人工智慧會進化,而人類當然也會。懂得運用就能截長補短,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Global Innovation MBA學員來自各方產業的菁英,現任仁寶電腦品管副理的第一屆校友黃先生特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回顧:
記得Kelley教授的跨國談判溝通課是場震撼教育;教授指派了一項任務,內容是和旅行社議價所有可能的旅遊方案,這對當時的校友來說是一項艱難的挑戰。Kelley教授在課程中說道,「談判最重要的是提供雙方所需的資源,創造互利共贏的長久合作關係,而非視對方為敵人。」在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有太多可運用的AI工具,幫助我們將數據影像視覺化達到更精準的預測。無論是在談判的過程或是向客戶提案,能看懂圖表的言外之意,將是一個能讓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專業技能。
校友黃副理也在文末有感而發:真心感恩,能在台灣完成我第二個碩士學位,而且是用相對低的成本體驗了國外的教學方式,兼顧工作與學業的方式,非常適合經理人的需求,藉此在這一新世代科技轉折「奇異點」中勝出。如果你正在考慮在職進修,想創造全英文環境並提升自己的英文口說與報告能力,那麼進入WMU GIMBA的西方管理科學碩士學程,將會是最適合你的選擇。

-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美國西密西根大學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 預約課程說明會:https://www.wmumba.com.tw/wmu_contact_me_tw/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