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日本可以,為什麼台灣做不到?請將學生棒球賽事安排在周末進行

日本可以,為什麼台灣做不到?請將學生棒球賽事安排在周末進行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體育科班教育與一般教育體系相差甚大,許多家長因為害怕孩子選擇體育就只得放棄學業,所以從小就拒絕孩子從事任何「認真」的體育活動,只能抱著玩玩就好的心態。但真的是體育讓人無法念書嗎?林書豪似乎就是一個標準的反例。

長久以來,喜愛棒球運動的孩子,在台灣總是會被貼上「不唸書」的標籤。但,究竟是棒球孩子真的不愛讀書,還是因為台灣的棒球大環境不願意給他們接受正常教育的機會?將學生棒球賽事安排在不上課的假日真有這麼難?又為何人家日本做得到?

先談談社會上較有爭議的、屬於特殊例子的體育科班孩子。

因棒球訓練所需,半日上課、半日練球,其上課時數已經比同年齡的學生少了近一半;再加上需要多吸收比賽經驗,以及為了爭取獲選成為中華隊一員的機會,而在一年當中不斷的參加國內官方與地方性的各種棒球賽事。但這些賽事,通常都是在需要上課的日子進行,讓球員得犧牲已經少得可憐的受教育機會請假去比賽。

總聽到有人說:「科班的孩子追求的是與一般人不一樣的世界。」筆者覺得,不論追尋甚麼樣的世界,最起碼的國民義務教育,仍是政府、棒球主事者、老師、教練、家長們應該給孩子的。

再看看社團型校隊的學生,他們雖然能正常上課學習,但實際上也躲不過台灣專門在平日舉辦賽事的荼毒。

有棒球賽事時的狀況通常是這樣的,一般先需要請2-3天假進行預賽;如果實力強一些,運氣好一些,打敗對手晉級了,就需要繼續請假2-3天;而不論輸贏結果,最後所有人都得回家面對現實。缺了5天的課沒有上,老師一般不會補課,所以家長必須自己想辦法教;缺了5天的作業沒有寫,孩子自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把這些沒學到的功課儘快補完。

然後下一場賽事,再來一次這樣的循環。家長痛苦,孩子也痛苦。為什麼在台灣玩個棒球要這麼痛苦?不僅棒協、學聯、政府教育單位的賽事是如此,這陣子定位在交流、練習等級的一般小型地方賽事,竟然也堂而皇之的在上課日舉行。

國小的時候功課不重,還有轉圜空間;而台灣的國中卻習慣以2年多時間趕著教完3年的課程,在這樣畸形的教育現況下,少了這麼多天的課沒上,若說對孩子課業沒有影響是騙人的。

孩子開始有些科目落後,開始感覺跟不上其他同學的成績,也許就放棄課業上的掙扎直接躺平,然後就會有大人們說:「哈,你看,就說打棒球會影響功課吧。」

當然還是有能身兼球霸、學霸的稀有英才存在,但大部分的情況是,孩子就此放棄打球,因為不想再被壓著補功課、不想再被老師叨唸棒球花太多時間、不想再被家長吐槽功課退步,而不是他不愛了。

統計台灣三級棒球校隊數量,國小球隊可是國中的1.8倍之多(因為黑豹旗的影響,甚至高中球隊都已在2018年開始超過國中),將近一半的孩子升上國中之後就只能放棄打棒球!若是要怪罪是這些平日賽事造成的惡果,其實一點也不算冤枉。

由教育部主辦,學生棒球運動聯盟承辦,屬於國內年度重要賽事的全國學生棒球聯賽,其「競賽規程」裡針對比賽時間安排有如下這句話:

各縣市工作小組配合參賽學校考試期程,應以假日及週末安排賽事及場地為限,並於規定期限完成賽程!

寫是這樣寫,只是你知道、我知道、大家都知道,「學生棒球聯賽」從來都是在上課日舉行的。由於高中的相關資訊相對來說較易收集,故本文筆者以高中為標的,試著比較台日球員教育受球賽的影響程度。

台灣高中學制與主要賽事

學期制度

我國實行二學期制,一學年分為二個學期:

  • 第一學期:約從9月至隔年1月為止
  • 寒假:2月份
  • 第二學期:約從隔年2月至隔年6月為止,高年級畢業
  • 暑假:7、8月份
  • 新學年:8、9月新生入學,新學年開始

全國性賽事

  • 1月至3月:高中棒球聯賽
    • 由縣市預賽決定全國決賽隊伍
  • 3月至5月:王貞治盃全國青棒錦標賽
    • 由縣市選拔賽決定全國選拔賽隊伍
    • 為選拔美國PONY聯盟之帕馬級錦標賽的國家代表隊
  • 3月至6月:玉山盃全國青棒錦標賽
    • 由縣市選拔決定全國選拔賽隊伍
    • 為選拔世界棒壘球總會(WBSC)之U18世青賽的國家代表隊
    • 或為選拔亞洲棒球總會(BFA)之U18亞青賽的國家代表隊
  • 10月至11月: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
    • 由分區預賽決定全國決賽隊伍

以上未列入台灣其他數十種區域性質、或邀請賽性質的大大小小賽事,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棒球維基館的台灣棒球賽事列表

日本高校學制與主要賽事

學期制度

日本多實行三學期制,一學年分為三個學期:

  • 第一學期:約從4月至7月為止
  • 暑假:8月份
  • 第二學期:約從9月至12月為止
  • 寒假:12月底至1月初
  • 第三學期:約從1月至3月為止,高年級畢業
  • 春假:3月底至4月初
  • 新學年:4月新生入學,新學年開始

高校野球賽事

  • 3月至4月:選拔高等學校野球大會(春之甲子園)
    • 只有全國決賽
    • 由高野連選拔去年秋季大會與明治神宮大會表現優異之32所學校參加
  • 3月至6月:春季大會(地方)
    • 由都道府縣春季大會(縣市預賽)決定地區春季大會(區域決賽)隊伍
  • 6月至8月:全國高等學校野球選手權大會(夏之甲子園)
    • 由都道府縣選手權大會(縣市預賽)決定全國決賽隊伍
  • 8至11月:秋季大會(地方)
    • 由都道府縣秋季大會(縣市預賽)決定地區秋季大會(區域決賽)隊伍
    • 地區秋季大會勝出的球隊,可獲得明治神宮野球大會的出場資格
    • 地區秋季大會勝出的球隊,與來年獲選參與春甲的機會
  • 9月至10月:國民體育大會高校野球競技
    • 只有全國決賽
    • 挑選夏甲名列前位的球隊參加
    • 獲選球隊多以應於夏季引退的3年級學生為主參賽
  • 11月:明治神宮野球大會
    • 由10個地區秋季大會冠軍隊伍參加

以上是所有日本高校野球的「公式試合」,與台灣不同的是,在高中硬式棒球的世界裡,日本沒有其他某縣市、某機關、某單位舉辦的所謂某某長盃、某某錦標賽了。

但對於許多在各大會第一輪就會被淘汰的弱旅,或是需要增加比賽經驗的豪門球隊來說,比賽機會太少,畢竟日本「公式試合」的單淘汰賽制實在太容易殘念。因此各隊會在高野連規定的期間內,自行邀約實力相近的學校進行所謂「練習試合」。

印象中這些「練習試合」也是有正式的裁判與記錄員,比賽的各項成績也會被記錄下來。

舉個熱門例子,大谷翔平後輩,今年被媒體譽為「花卷東怪物」的二年級生佐佐木麟太郎(嚴格來說,到了4月份才能算是二年級)。

只1年就累積到與大谷先輩3年通算一樣多的56本HR,不過在有打數的8場公式試合中,佐佐木「只」有3本的紀錄;也就是說,其他53本是在練習試合裡轟出牆的,這學校到底是打了多少場「練習試合」呀。當然,這些「練習試合」是在周末或假日舉行。

分析台日高中球員受教權的被剝奪程度:大阪桐蔭 VS 桃園平鎮

大阪桐蔭高等學校,與桃園市立平鎮高級中學,近年來各自在台日高中都屬於棒球豪強,因此筆者選擇此兩校做為參考,統計其在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的一年間,比賽日期落在非假日的比例,用以檢視高中球員受教權的被剝奪程度。

計算與檢閱此數據時有以下前提

  • 筆者對此兩校並無個人好惡,單純用以評估兩國高校棒球大環境的不同。
  • 由於氣候原因,日本各學校學期開始或結束的日期有差異,所以春、夏甲子園的舉行日程可能與部分學校上課日有重疊,如大阪桐蔭。
  • 大阪桐蔭賽事不計入練習試合,故實際影響數值應更高。
  • 桃園平鎮賽事不計入上列賽事的地區預賽(因為查不到,台灣棒球資料的收集真的不如日本便利),與這些賽事之外的國內各類盃賽,故實際影響數值應更高。
  • 桃園平鎮參與之玉山盃賽事,2021年因疫情影響,舉辦日期與往年不同,為避免數據失真,故比賽日程使用2020年玉山盃的資料替代。
  • 大阪桐蔭學期資料來源為學校官網;賽事日期資料來源為 Sports Bull;桃園平鎮學期資料為教育部公告;賽事日期資料來源為台灣棒球維基館。

計算結果

messageImage_1648672842700
製圖:運動視界

僅以非假日賽事來觀察,台灣高中球員受教權被剝奪程度十分嚴重,影響實為日本高校的4倍以上。

問題分析

試分析一下台灣就是做不到將學生棒球比賽安排在假日進行的原因:

我國賽事多以國際賽國家隊選拔為目的,而日本只為國內高校野球之推廣為宗旨

為選拔國家隊舉辦賽事,是台灣大環境長久以來的傳統,能披上國家隊戰袍出國奪牌似乎是一等一的大事,但是參加相同賽事的日本球界卻非如此,他們單純專注在高中棒球本身,甚至有許多年因世青賽與夏甲撞期,日本乾脆不派隊參加,WBSC只好在世青賽改制時把日期錯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