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哥哥張國榮》:我希望可以找尋他的始與終,並撫摸他留下的每一個痕跡

《永遠的哥哥張國榮》:我希望可以找尋他的始與終,並撫摸他留下的每一個痕跡
Photo Credit: 尖端出版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熱愛且孰悉香港電影的韓國知名電影記者朱晟徹,將從業逾20年間數十次訪港追尋張國榮足跡的珍貴資訊、曾與張國榮合作且關係密切的相關人員訪談,與張國榮的音樂、電影作品交織並串起張國榮的一生。作者在此過程中「學會了如何道再見」,完成此部對哥哥張國榮的致敬之作。

文:朱晟徹

如果那天一起唱那首歌

三月三十日,我去了張國榮生前最後居住過、位於旺角嘉道理道32A的住處(32A Kodoorie Avenue)。雖說是巨星居住過的地方,但看上去卻極為平凡。我突然想起《金枝玉葉》(1994)中,Sam(張國榮飾演)被困在電梯裡的那場戲——高級公寓的電梯頻頻故障,著實惹惱了Sam,因此被困在電梯裡的他怒喊道:「喂!你們有沒有搞錯啊!我一個月繳給你們四千塊,為什麼還天天故障啊!趕快給我開門! 我最討厭被困在電梯裡了!」

在狗仔隊拍攝的照片裡,經常可以看到嘉道理道——每年的四月一日,這裡也會被白百合染成一片白色。據說到這裡來的粉絲常「不由自主地想去按門鈴」或是「好奇現在誰住在裡面」。二○○三年,張國榮走後,唐鶴德和他們一起養的愛犬「Bingo」一直住在這裡。

Bingo是林青霞送給張國榮的狗,這是他養的第三隻狗。現在回想起來,比起養貓,感覺張國榮更適合養狗。我曾見過他和Bingo的合影,Bingo似乎不喜歡拍照,一直東張西望;在張國榮身邊還能表現得若無其事的「生物」,恐怕地球上也只有Bingo了。

二○一一年,Bingo死後,唐鶴德也搬離了旺角。據附近的鄰居透露,唐鶴德經常會在晚上帶Bingo出來散步。也許直到張國榮生前細心飼養的狼犬Bingo死後,唐鶴德才算是真正送走了張國榮吧?沒有了唐鶴德,也沒有了Bingo,我也該與這個能夠懷念張國榮的地方告別了。

為了拍照,我在房子周圍徘徊了半天,始終沒有看見半個人影,只有一隻面無表情的貓悠閒地經過。沒過多久,只見遠處走來一群香港年輕人,我心想他們看上去年齡都很小,怎麼會知道這裡呢?但很快地,我便看到他們手裡拿著巨大的反光板和照相機,原來他們只是一群拍攝網拍的模特兒和攝影師。

我莫名地萌生出上前挑釁的衝動,想問問他們知不知道這裡是張國榮曾住過的地方,但轉念又想起了張國榮對房子並不執著的事實——眾所周知,張國榮經常搬家。在訪談節目中,主持人也問過他為什麼經常搬家,而他的回答是:「我對人和朋友很好,但對房子和物品沒有感情。」張國榮很重視朋友和家人,但對物品則沒有什麼執念。

張國榮在幽靜的富豪區淺水灣住過一段時間,那是一棟從大門到家還要走上好一段距離的豪宅。之後,他才搬到二○○○年代後變得繁華熱鬧的旺角。他覺得無論自己住在哪裡都會成為狗仔隊跟蹤的目標,因此沒有必要過隱居的生活;加上如親哥哥般的周潤發也一直很擔心他,並一再地勸他搬到旺角,只不過諷刺的是,搬家後他的憂鬱症變得更加嚴重了。

周潤發和張國榮看似是大哥和幼弟的關係,但事實上,一九五五年出生的周潤發僅年長張國榮一歲。張國榮在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的演唱會上,特別向觀眾介紹了周潤發,稱呼他是自己「尊敬的前輩和大哥」。

當時,周潤發害羞的表情令我永生難忘。

極為害羞的周潤發,因為「身為音癡」而沒有坐在觀眾席中跟著大家合唱。我的腦海中交錯浮現出那時他不知所措的笑臉和出席張國榮葬禮時的悲痛表情——他沒有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一臉悲痛欲絕的表情,猶如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因為SARS,全體記者都配戴了口罩,但周潤發連口罩也沒有戴。說不定他也很後悔,當年沒有上台和張國榮一起演唱那首〈當年情〉吧。

014-048_頁面32_影像001
©김선태Kim Seon-tae。Photo Credit: 尖端出版
一臉悲痛地出席張國榮葬禮的周潤發。

965室695號

三月三十一日,我分別去了位於鰂魚涌、曾舉辦張國榮葬禮的香港殯儀館和位於沙田寶福山的靈骨塔。殯儀館是舉辦葬禮的地方,從北角站或鰂魚涌站出來,沿大路走到三岔路口就可以看到。從那裡再過一條街區就是《無間道》拍攝屋頂場景的政府合署。

二○○○年四月十九日,張國榮曾為出席梅艷芳姊姊梅愛芳的葬禮來過這裡,然而三年後,他卻如此冰冷地來到了這裡。

我在電視上看到張國榮的出殯儀式。此時,在這裡工作的人悠閒地依靠的那根柱子周圍,在葬禮當天則是堆滿了百合 花。唐鶴德被人攙扶著站在那裡,周潤發、鍾楚紅、梁朝偉、劉嘉玲和洪金寶等圈內好友都是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而聚集在附近的粉絲也都揮淚為他送行。

沙田寶福山是建在一座小山上的大型靈骨塔。從沙田站下車後,沿標示牌走十分鐘左右,便可以抵達寶福山。由於有很多人會來祭拜張國榮,因此從入口到供奉張國榮牌位的地方乾脆加設了一部電梯。張國榮的牌位供奉在寶禪堂965室695號,這兩組數字很容易搞混,感覺就和「愚人節之死」的措辭一樣。

走進965室,張國榮的照片首先映入眼簾,那張照片正是他出殯當天的遺照。

在香港供奉張國榮牌位的地方不只一處,他的家人在跑馬地雅靜的東蓮覺苑也為他準備了一處安息之地。東蓮覺苑的氛圍隱密,不適宜拍照,而寶福山則開放給粉絲得以隨意拍照追憶他。

如果是不了解張國榮的人,一定會很好奇在他牌位左邊的兩個人是誰——他們分別是張國榮生前關係特別要好的羅文和沈殿霞,三個人的牌位就像一家人般一起被供奉著。

014-048_頁面36_影像001
Photo Credit: 尖端出版
供奉張國榮與友人牌位的寶福山965室。

一九四五年出生的羅文(原名為譚百先),有著「粵語流行音樂教父」的美譽。在譚詠麟和張國榮閃亮登場前的一九七○年代,他以華麗的服裝和舞台風範引領了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他不僅獨攬當時的各大音樂獎項,還以香港歌手的身分首次登上了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和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