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從蔡進國山難事件,看「獨攀」的意義與條件

從蔡進國山難事件,看「獨攀」的意義與條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然,無論再怎麼準備,登山還是免不了遇到突發狀況,這時完善的裝備就顯得彌足重要了。除了大眾熟知登山鞋、登山杖外,登山必備的保命工具還包括摸黑用的「頭燈」、防風防雨的「雨衣雨褲」、補充能量的「行動糧」,及基本的醫療包,像是生理食鹽水、透氣膠帶等。

文:Drizzle

3月30日上午,登山失聯4天的和碩前副總裁蔡進國,在座標「24.8354262 121.437127」被尋獲,發現當下已成一具冰冷遺體。

現年64歲的蔡進國,於26日獨自駕車前往三峽區滿月圓山區[1]登山,但在27日凌晨,家人發現其仍未返家,立即前往派出所報案,並懸賞100萬盼各路山友協尋。接獲報案後,新北市消防局出動165人入山救援,來自捷克的登山Youtuber跑山獸[2](Petr Novotny)也在隔日加入搜救行動。

根據跑山獸描述,蔡進國在雙溪山跌落50公尺、約16層高的溪谷,背包與遺體分離。消防局長黃德清則指出,蔡進國原本計畫到滿月圓步道登山,但可能因為不熟悉路線走錯岔路,加上當時下雨而滑落山壁,實際原因仍有待釐清。

隨後,蔡進國女兒將懸賞的100萬捐予新北市政府,並在IG限時動態發文感謝搜救人員,同時呼籲山友不要獨攀(獨自登山)。

這令我開始思考獨攀的適當性。

獨攀應該被譴責嗎?

作為一個愛好登山、有些百岳經驗的登山新手,私以為,獨攀可以是享受山林的方式之一,卻也絕非拿來炫耀的資本。

選擇獨攀的原因很多,有人是因為獨攀的自由度較高,不用考慮他人日程,可以說走就走,且行進速度亦能依自身腳程為主。此外,獨自行走在山林間的滿足感也是團隊登山無法比擬的,誠如著名登山家黃魏慶在《一個人的中央山脈》中寫道:「一個人走中央山脈,中央山脈為我一個人獨有,這將是何等快意!」

的確,獨攀存在更高的風險,一但遇險只能自救。但我認為,一名真正的登山者必須具備獨攀的能力,畢竟登山這件事不能總想著依靠他人,最須仰賴的莫過於自身的體能及應對能力。

不是人人都適合獨攀,出發前要評估哪些條件?

1. 天氣狀況

此次蔡進國的進山時間正逢大雨,極有可能因避雨或是視野模糊離開主要道路,加上大雨導致山徑溼滑,跌倒、墜落的風險也隨之提高。

因此,天氣好壞對於登山相當重要,登山前兩天一定要記得確認天氣狀況,盡量不要冒雨進山,尤其是獨攀!

如山友常說的:「山永遠都在那,不必急於一時。」即便雨勢不大,也要記得多帶替換衣物,以免淋濕導致失溫。

此外,若是前幾日連續大雨,就算登山當天天氣晴朗,也要留意路況是否有坍塌、倒木等情形,且雨後路面多半泥濘難走,最好穿著雨鞋防滑。

2. 個人能力

在沒有嚮導的狀況下,獨攀需要自己找路,可能會經常折返耗費更多體力,因此一定要考量體能選擇路線。體能上至少要求自己能每日能負重移動10km為佳,並優先選擇曾經去過、或是人多的熱門山徑。

除了體能要求,心理素質也要足夠鎮定,遇到摸黑、迷路等狀況切忌慌亂,若容易恐慌、怕黑的人最好還是找人同行。

3. 行前準備

獨攀唯一能依靠的人就是自己,事前一定要做好完善規劃,並下載GPS離線地圖,知悉自己應走的路線、有哪些岔路、花費多少時間、可以撤退的地點等資訊。

當然,無論再怎麼準備,登山還是免不了遇到突發狀況,這時完善的裝備就顯得彌足重要了。除了大眾熟知登山鞋、登山杖外,登山必備的保命工具還包括摸黑用的「頭燈」、防風防雨的「雨衣雨褲」、補充能量的「行動糧」,及基本的醫療包,像是生理食鹽水、透氣膠帶等。

根據登山嚮導吳旭昇的建議,也應準備在野外過夜的工具,如直刀、打火棒 (或打火機)、指北針、雨布 / 外帳、繩子,遇到來不及下山或等待救援的情形,方能支撐較長時間。

不幸遇險應如何求救?

在訊號良好的狀況下,優先撥打110或119,由救難單位直接接通。但高山上往往訊號不良,此時可撥打全球通用的緊急救難號碼112,該號碼不用SIM卡,只要手機有電、且在基地台信號涵蓋範圍內均可撥打。

如果完全沒有訊號,必須透過無線電對講機或衛星電話求救,這兩種裝置無須依靠基地台,在獨攀或是長程縱走時尤其重要。

聯繫上救難人員後,須告知自己所在的座標位置以便救援,此時可使用GPS定位器或是手機定位。為增加定位準確度,手機應開啟設定裡的定位服務或GPS,接著透過Google Map地圖進行定位,iOS系統亦可使用內建的APP指南針。

若真遇上無法求救的境地,只能等待留守人發現並報案,故行前至少要告知一位家人或友人自己的登山路線和返家時間,遇險時才有可能被及時發現。

以謙遜的心走進山林

縱使擁有傲人體力、做足準備,登山依然伴隨既定風險。

像是綽號G哥的比基尼登山客吳季芸,獨攀經驗相當豐富,卻在2019年獨攀中央山脈南三段時,失足墜落30公尺深山谷,當下意識清醒的她即時撥打衛星電話求救,並用棉被裹住身體,但因下半身無法動彈,加上氣候嚴寒,最終仍因失溫喪命。

可見身在山中,再厲害、再有經驗的人都可能遭遇危險,因此千萬謹記,在挑戰自我的同時,應時刻抱有對山的敬畏、謙卑之心,不要小看任何一趟旅途,畢竟,登山從來只有挑戰,沒有征服。

註釋

[1]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位於新北市三峽區,海拔高度介於300至1700公尺,是台北近郊瀑布最多的森林浴場,途經滿月圓瀑布、處女瀑布、銀簾瀑布、小妮瀑布,適合從事登山、賞楓、賞瀑、賞鳥等活動。

[2] 羅培德(Petr Novotny),在2013年從捷克來台交換,因而愛上台灣山林,不僅跑遍台灣百岳,與南投賽德克族的妻子羅勃‧依婉(Eva)成婚後更定居台灣,兩人共同創立Beast Runners「跑山獸」網站,積極推廣台灣山林美景、建立GPS路徑資料庫,也接受山友家屬委託的尋人委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