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號稱達成全面脫貧的「人間奇蹟」,農民收入增長率卻未超越胡錦濤時代

習近平號稱達成全面脫貧的「人間奇蹟」,農民收入增長率卻未超越胡錦濤時代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當前部分脫貧地區群眾收入,其水平仍較低,脫貧基礎較脆弱,一旦遇到自然災害、疾病、意外事故等情況,極有可能產生返貧致貧現象。

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旨在全面脫貧,避免再返貧

2022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及2021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同時宣稱,高度重視脫貧後再返貧問題。

早在2021年2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宣布,在迎來中共黨成立100週年的重要時刻,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艱鉅任務,創造「人間奇蹟」。

然而,外界批評中國政府此脫貧攻堅戰,是針對「絕對貧困」,即年收入低於2300元人民幣的民眾,所以「相對貧困」的問題並未妥善處理。而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2021年中國政府宣稱全面建立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且近70%的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其餘人員均已落實幫扶措施。

2021年為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投入1561億人民幣,比2020年增加100億元,其中用於產業發展的比例超過50%。幫扶脫貧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3145萬人,比2020年增加126萬人。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人民幣1萬2550元,比2020年增加1810元。

黨國體制宣稱在2020年底完成全面脫貧,並在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表示,要針對擺脫貧困的縣設立為期5年的「銜接過渡期」,繼續幫扶政策。2021年中國提出鄉村振興政策作為脫貧攻堅的延續方案,撤銷原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國家鄉村振興局,統籌全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具體任務。同時在「十四五規劃」及「2035遠景目標綱要」同樣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避免脫貧再返貧,完善農村低收入人口及落後地區幫扶機制。

為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黨國出台一系列配套機制

中國政府宣稱「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必須要精準確定監測對象,將有返貧致貧風險和突發嚴重困難的農戶納入監測範圍;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支持力度。這需要透過財政專項資金、金融帶寬方式,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財政力度。為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中國政府建立以下機制:

(一)完善監測幫扶機制。將有返貧致貧風險和突發嚴重困難的農戶,全部納入監測範圍。對及時發現的住房、義務教育、就業等苗頭問題,落實幫扶措施。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TNL+ 首月體驗價 1 元,
加贈 LiTV 首月免費(見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