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獨教父」彭明敏今晨辭世,絕筆呼應《台灣自救運動宣言》:一中一台早就是鐵一般的事實

「台獨教父」彭明敏今晨辭世,絕筆呼應《台灣自救運動宣言》:一中一台早就是鐵一般的事實
Photo Credit: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彭明敏當時參選總統,提出獨到的見解,認為台灣是日本投降美國後由國際法交由美國託管,中華民國佔領台灣在國際法上未必享有領有權,台灣地位不確定論因此產生。並成為日後台獨追隨者主張台灣不屬於中華民國的理論,也是「台獨精神導師」。

有「台獨教父」之稱的彭明敏今(8)日清晨過世, 享耆壽98歲。根據訃告指出,彭明敏已於2022年4月8日清晨5:55安詳離世,謹遵遺囑,一切從簡,不辦任何形式的喪禮。入殮火化後埋葬於高雄鹽埕教會的鹽光墓園。彭明敏一生致力於台灣的民主運動,曾因為《台灣自救運動宣言》流亡海外二十餘年,返台後曾參選總統,奠定台灣不屬於中華民國的獨派論述,被視為台獨教父。

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總統,彭明敏出任總統府資政;蔡英文當選後,彭同樣出任資政,並對時政提出建言。2018年他出書《給台灣的備忘錄》,稱自己已經做好離世準備。

和謝聰敏、魏廷朝共同起草《台灣自救運動宣言》,流亡海外20年

彭明敏生於日治時代台中,家裡是醫生世家,大學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攻讀政治科,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4年,彭轉往長崎投靠長兄,沒想到途中,搭乘船隻遭到美軍轟炸,彭明敏因而失去左臂,後來更直接目睹了長崎遭原子彈轟炸的歷史事件。戰後,彭回到台灣經歷了二二八事件,父親彭清靠是高雄市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委員,因看到國府軍隊濫殺無辜,自此對國民政府再無好感。

彭明敏後來出國深造,畢業於法國巴黎大學博士班,並曾任最年輕的台大政治系主任、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顧問、1963年當選首屆十大傑出青年。

1964年與謝聰敏和魏廷朝共同起草著名的《台灣自救運動宣言》,主要內容為「反攻大陸」是絕對不可能,並要求制定新憲法,建立責任政府,保障基本人權,實現真正民主,並以新國家身份加入聯合國。並總結不要國民黨極右的黨綱,也不要共產黨極左的教條。

彭明敏在參與這份宣言之前就曾在雜誌投稿文章〈自由的滋味〉中闡述了自己的想法,

沒有人相信「反攻大陸」。大家都認為,政府揚言代表中國是荒唐的,蔣介石對新疆、外蒙古和西藏的主張也是荒謬的;對沖繩和琉球群島企圖作類似的宣稱,更可笑的。我們感覺更嚴重的是政府對台灣本身所做的不切實際的宣稱:它代表中國和「自由世界」,以及島上人民一致支持「光復大陸」。雖然沒有公開談論「獨立」,但是大家都認為:政府如果堅持其立場和政策,它有一天必會從聯合國被驅逐出來;所以,最基本的問題是改革和重組,藉以創建一個與現實切合的政府。

彭明敏等三人當時印製一萬份宣言寄給台灣各界領導者。他們認為油印是不切實際的,決定採印刷方式。印好一萬份後,三人於1964年9月20日被捕。

三人被捕後,彭明敏在中被不眠不休審問72個小時以上。當時安全單位懷疑這是大規模案件,並懷疑三人背後有美國政府支持,由於他們在宣言中誇口他們有普遍支持,有個擴大中的秘密組織。反而使安全單位要他們說出細節。他們又懷疑文章寫得太好了,一定有中國籍人士參與其中,他們至少懷疑彭的兩個朋友:台大哲學系教授殷海光以及作家李敖。但彭在回憶指出這根本是冤枉。

1965年2月三人被正式起訴,4月2日審判,彭明敏被判八年有期徒刑,謝聰敏十年、魏廷朝八年。彭案的爆發也引起海外台獨運動的注意與救援,日本的台灣青年社隨即發出大量英文信至各國大使館及聯合國要求救援,得到美國副總統韓福瑞(Hubert Humphrey)的回信,表達他對「彭案」的關心。彭明敏後來於1970年在特務的監視下逃離台灣、抵達瑞典,在海外流亡了二十餘年。1992年台灣民主化後返台。

和李登輝是好友,曾在總統選戰中對決

彭明敏在台大時期,與同樣自日本帝國大學肄業的李登輝、楊鴻游成為密友;畢業後,彭明敏出國留學後返台任系主任,李登輝出任農復會技正,三個好友還是常聚餐。

1988年1月,蔣經國逝世,彭明敏在台大時期的好友李登輝繼任為首位台灣人總統。1990年2月,當李登輝正在面對國民黨內保守勢力反噬所困時,彭明敏於紐約召開記者會,呼籲大家支持李登輝。

1995年2月28日彭明敏在辜寬敏等人的推薦下加入民進黨,並且於3月20日宣佈正式參選總統,後來在民進黨內初選擊敗許信良等對手,獲得提名。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由於中共發射飛彈的影響,國民黨提名的李登輝支持度上升,最終成功連任,民進黨提名的彭明敏與謝長廷只得到21.4%的選票,為民進黨歷次得票最低的一次。

李登輝過世時彭明敏曾投書媒體,寫下兩人點滴回憶,並感念老朋友。他表示,有兩個互相矛盾的身分在李登輝的身上結合在一起。一是作為台灣人的李登輝,另一是作為中國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前者要保護和伸張台灣人的政治權利即民主化,後者則為了「統一」中國,一些基本人權必須犧牲,他在此兩種立場上掙扎,天人交戰。

彭明敏的「台獨教父」身份

彭明敏在諸多著作論述中,很早就有台灣獨立的想法,早在1972年,就曾提出「獨立政治實體」這一概念。1975年6月,他在接受《華盛頓明星報》記者訪問問時說:台灣人未來應「選擇建立自己的政治實體,同中國分裂。」彭明敏也強調所謂「主權在民」,就是「台灣屬於台灣人民」、「台灣人民有權對外獨立」等。

彭明敏當時參選總統,提出獨到的見解,認為台灣是日本投降美國後由國際法交由美國託管,中華民國佔領台灣在國際法上未必享有領有權,台灣地位不確定論因此產生。並成為日後台獨追隨者主張台灣不屬於中華民國的理論,也是「台獨精神導師」。

其實在他參選總統後的1996年4月,彭明敏也成立建國會並自任會長,喊出「台灣要建國,不能寄望民進黨」。12月主辦「台灣國家發展會議」同年,他也出席建國黨建黨大會,總統敗選後,1997年彭明敏就退出民進黨,只有兩年的黨員身份。1998年9月18日,建立新國家陣線改組為新國家連線,彭明敏出任新國家連線榮譽會長。

彭明敏最後的文章《絕筆集》自序中,最後一段寫著:

在奧運中,台灣選手不管名稱如何,跟全世界各國選手代表們公開、平等、公平、國際的競爭中,如此加強台灣住民對本土的認同。中國以及全世界政府和人民也證明不管名稱如何,已經接受一九六四年「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的開頭第一句,作為我絕筆的最後一句:「一個中國,一個台灣,早已是鐵一般的事實」。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