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累計虧損650億達資本額一半,傳考慮調漲天然氣10%,預計台灣15家排碳大戶將受影響

中油累計虧損650億達資本額一半,傳考慮調漲天然氣10%,預計台灣15家排碳大戶將受影響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經濟部統計扣除教育、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等用電事業後,約有300多家企業,包含石化、半導體、鋼鐵、電子等工業用戶居多。

台灣中油新任董事長李順欽昨(12)日指出,由於國際油價高漲,中油已經虧損達台幣650億元,相當於目前中油資本額一半。為了彌補虧損,將在5月董事會上評估調漲天然氣10%及相關燃油價格,而台灣前15大排碳大戶是否受影響備受矚目。

中油虧損650億元,考慮調整天然氣10%及相關燃油價格

國際油價在去(2021)年12月時開始升溫,受惠歐美各國疫苗覆蓋率提升,各大城市打開邊境,帶動消費市場活絡,拉抬了低迷許久的油價。

布蘭特原油(Brent crude)來說,去年12月在波段低點,每桶71.9美元,此後一路攀升至今年2月逼近每桶100美元,讓各國通膨貨膨脹居高不下。

隨後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進一步推升油價每桶12.8美元新高,逼得美國日前宣布,每日釋出戰略儲油100萬桶,為時6個月,總計相當於1.8億桶,這才使油價壓低回到每桶100美元附近。

然而,在這段日子裡頭,中油為穩定民生物價,除了啟動雙穩定機制吸收成本外,天然氣和桶裝瓦斯凍漲,帶來巨大虧損。

4月12日李順欽指出,今(2021)年首季累計虧損新台幣620億元,如果再加上4月虧損金額,可能高達650億元相當於目前中油資本額一半。

李順欽解釋,天然氣才是形成虧損主因,目前累積未調漲差額仍相當大。

他強調,為了彌補虧損,中油將評估針對「電業大戶」進行天然氣、油電調整。根據《工商時報》報導,中油已提出方案向經濟部報告,價格漲幅在10%以上,但是最終還需要5月中油董事會決議,且由經濟部裁量。

預計台灣15家排碳大戶將受影響

鑑於中國疫情復燃,各地傳出封城,導致布蘭特原油一度跌破百元大關,讓各國得稍微喘息,不過油價回跌和天然氣調漲,仍難以彌補虧損。

《工商時報》估計,目前天然氣每立方公尺成本約20元,但中油銷售價格才13元,這代表電業大戶調漲10%讓中油可少虧137億元,但是仍未完全反映成本,導致相較於去年仍虧損達新台幣1048億元。

目前若因能源調漲可能受影響的用電大戶數量約506個大戶電號,根據經濟部統計扣除教育、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等用電事業後,約有300多家企業,包含石化、半導體、鋼鐵、電子等工業用戶居多。

經濟部能源局公告,《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俗稱用電大戶條款,用電大戶定義是指與台電公司簽訂供電契約容量在「5000瓩以上的用戶」。

雖然台灣用電大戶名單仍未完全透明,但是用電和排碳息息相關,再生能源推動聯盟於2021年發布名單顯示:台積電、台灣化學纖維、台灣水泥、亞洲水泥、台灣中油、群創光電、友達光電、中石化、長春石化、中國鋼鐵、台灣塑膠、中龍鋼鐵、台塑石化、大連化工、南亞塑膠共計15企業上榜,未來是否因能源調漲而有影響待後續評估。

經濟部長王美花於今(13)日,就中油虧損回應,經濟部會密切關注,也會了解整個中油的油和天然氣售價情形,她並重申,「政府絕對不會讓中油倒」。

至於,天然氣價格及相關燃油調漲一事,王美花則未過多表示,強調中油每個月會做討論,且經濟部會客觀評估引應局勢變化。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