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三接工作船2年前擱淺傷觀塘藻礁,中油改善對策通過環評審核

三接工作船2年前擱淺傷觀塘藻礁,中油改善對策通過環評審核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0年中油工作船東坪8號,斷纜流錨卡上了大潭藻礁,因未向外界告知即派出拖船將擱淺船隻拖離,造成該區藻礁受損面積0.58公頃。今(13)日中油承諾加強硬體等保育措施,環評大會通過。

(中央社)環評大會今(13)日審查2年前觀塘工業區東坪8號擱淺事件,造成藻礁受損因應對策,在中油承諾加強硬體、精進海象資訊,並強化藻礁、柴山多杯孔珊瑚監測、復育等,會議決議審核修正通過。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召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417次會議,審查「桃園市觀塘工業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東坪8號擱淺事件因應對策」。

事件始末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作船於2020年3月28日因海象因素,斷錨擱淺於大潭藻礁,造成約0.58公頃傷害,深度達30公分。根據調查結果,總結藻礁受損範圍內有5個區域20點位,其中11個點位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為配合能源轉型減煤增氣,台電桃園大潭電廠規劃2022年新增三座燃氣機組,而中油計畫在電廠外天然海岸上新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然而該基地緊鄰大潭藻礁及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而爭議不斷。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中油「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棧橋新建工程」為施作施工便橋,2020年3月23日,一艘用來裝卸材料的無動力工作船東坪8號,因海象不佳,造成斷纜流錨,而卡上了大潭的G1區藻礁。4月7日,中油又因未向外界告知即派出拖船將擱淺船隻拖離,遭保育團體質疑是故意行事、二度傷害,再引一波撻伐。根據研究員現場調查,遭剷除的藻礁深最達可50公分,要500年才能長回來。

根據環保署公布的環評會議通知單,海洋委員會提出的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造成該區藻礁受損面積0.58公頃,「顯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環保署在2020年4月底依《環境影響評估法》第18條第3項規定,要求中油對施工損害藻礁一事提出因應對策。

環評大會與中油從2020年7月至今(2022)年2月,共經歷3次會議後通過初審。《中華新聞雲》報導,中油表示,會針對船舶強化硬體設施,如增強抵抗風力、抗浪等,並投放具GPS衛星定位功能、且具備監測海象浮標,進一步彙整完整數據進行研究,持續監測藻礁生態及環境因子,如有異常會通知施工單位加強防護。

本案於今(2022)年1月通過初審,環評委員仍提出彙整近5年當地的環境特性,加強防災、減災對策等要求。

中油承諾加強硬體、強化藻礁監測與復育

中油表示,已向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採購精準小區域氣象預報資料,針對各船舶耐風浪特性制訂作業標準,船舶硬體部分也加強,船錨換裝成適用本地海床地質型式,部分船錨由3.5噸增加為5噸,纜線則由500公尺增長至700公尺。

中油指出,會於受損藻礁區設置一條垂直海岸線的穿越線,再於穿越線上設置上、中、下潮位的調查樣站,調查頻率則為冬、春兩季每月調查1次,夏、秋季則每季調查1次。

另外,中油提到,受損藻礁區內生長的柴山多杯孔珊瑚有8個群團,除針對此8個群團進行監測瞭解其生長狀況外,將與G1區其他未受損藻礁區內柴山多杯孔珊瑚,進行生長情形比較,以瞭解微環境因子改變對柴山多杯孔珊瑚生長的影響。

中油表示,已委請海洋大學團隊進行3年期殼狀藻生活史及生殖研究;另外已向海委會申請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利用同意核准,進行柴山多杯孔珊瑚室內養殖及觀察研究,瞭解其最適宜環境生長條件,並持續野外觀察監測。

會中各列席機關、環委也都不再提出意見,會議僅約20分鐘,本因應對策審核修正通過。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陳禹蓁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