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歐美制裁漏洞:俄羅斯開設人民幣帳戶蔚為新趨勢,中國擴大國際儲備貨幣影響力

鑽歐美制裁漏洞:俄羅斯開設人民幣帳戶蔚為新趨勢,中國擴大國際儲備貨幣影響力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受到歐美國家的經濟制裁,人民幣可謂成為俄羅斯企業交易的首選貨幣,俄羅斯大型銀行早在3月湧現人民幣熱潮,開設人民幣帳戶成了新趨勢。

俄羅斯受到歐美國家金融制裁,導致當地企業紛以「人民幣」交易各種原物料,而莫斯科大型銀行早在3月湧現人民幣熱潮,開設人民幣帳戶儼然成為新趨勢,再加上俄羅斯央行轉向尋求人民幣和黃金為外匯存底,都進一步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中企以「人民幣」購買俄羅斯煤炭等能源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報告指出,近年境外投資者積極配置人民幣資產、證券項目下,成為人民幣跨境的主要推動力量,截至2021年6月境外投資人持有人民幣債券、貸款及存款,達到人民幣10.2兆(台幣45.9兆),相較上年增加42.8%。

2020年,中國和一帶一路國家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超過人民幣4.53兆(台幣20.3兆),同年也和22個廊帶上國家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並於8個沿線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機制。

央行告訴《關鍵評論網》,只要一國「經濟規模」越大,產出商品和貿易也越大,這是成為國際準備貨幣的重要條件。另外,央行出具報告指出,除了經濟規模,該國金融市場需對外開放、沒有任何管制,且市場還須有一定成熟度。

再加上足夠政治軍事等影響力,才能穩定其貨幣的通貨價值,這意味著必須有抑制通貨膨脹,穩定匯率的能力,除了以上條件外,才會討論到各國的使用慣性的問題。

央行強調,在多元準備制度下,不再是單一貨幣獨大,根據歷史經驗,1914年全球曾有3種主要國際貨幣:英鎊、法郎與馬克,而當前趨勢判斷,有更多國際貨幣出現的機率很高。

一帶一路國家大量使用人民幣外,大宗商品及東南亞國家也成為使用人民結算最高的市場和區域,還有俄國斯受到歐美各國影響,正逐漸擺脫美元計價,俄羅斯央行轉向尋求人民幣和黃金存底,都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地位。

據中國諮詢公司汾渭能源訊息服務,數家中國企業在3月用人民幣購買了俄羅斯能源,陸續將於這幾個月到達中國,後續還有相關物資進行鉅額交易,完全改變了過去的以美元為主的金融體系。

人民幣在俄羅斯「炙手可熱」

因為受到歐美國家的經濟制裁,人民幣可謂成為俄羅斯企業交易的首選貨幣。根據俄羅斯《生意人報》(Kommersant)報導顯示,俄羅斯大型銀行3月湧現人民幣熱潮,開設人民幣帳戶成了新趨勢。

報導稱,從年初起俄羅斯銀行包含:Tinkoff銀行的人民幣賬戶資金額成長7倍、MTS銀行成長3倍還有,莫斯科信貸銀行(Credit Bank of Moscow)的企業客戶也是數倍增加。

另外,中國已經開始用人民幣購買俄羅斯煤炭,而相關石油商、鐵礦石生產商也準備使用其交易,並逐一擴大規模。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報告指出,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存底中,由去(2021)年第3季的2.66%上升至2.79%,僅次於美元、歐元、日圓還有英鎊,是全球第5大貨幣。

不過,《香港01》報導分析,短時間民幣不太可能對美元的主導地位構成巨大挑戰,另據國際清算銀行(BIS),2019年全球外匯交易有88%使用了美元,使用人民幣的只占4.3%。

IMF首席經濟學家高萍娜(Gita Gopinath)也有不同看法,歐美對俄羅斯實施的前所未有的金融制裁,是可能逐漸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使國際貨幣體系更加碎片化,但是人民幣仍無法挑戰美元。

他說,因為人民幣需要完全可兌換,且擁有開放的資本市場,這些條件都需要時間。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經濟學教授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提到,從趨勢來看美元可能不會被人民幣擊倒,而是被一大群替代貨幣取代。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