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解結構的翻轉教育,只會累死老師,對學生幫助也不大

不拆解結構的翻轉教育,只會累死老師,對學生幫助也不大
Photo Credit:COSCUPCC BY SA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翻轉教育可以翻到哪?筆者是認為,大概可以翻轉到教育部又換好幾個部長,總統都換兩輪,結果我們還在吵。

最近很夯的翻轉教育,筆者因為現在處於其中,感觸真的是深刻,然後很好笑的是,究竟是要翻轉大學還是翻轉中學,還是想去翻轉小學,似乎都沒個標準。

筆者的想法是,大學想怎麼翻就去翻,拜託別拿那一套看來超有水準的方法到中小學來,真的會害死無數學生。這篇筆者不想寫十萬字的教育現場血淚抱怨文,只打算稍微提幾個概念讓讀者去想就可以。

翻轉教育並沒改變當前台灣教育根源的問題

首先,歷史不是連續的過程,教育的理念再怎麼偉大,都必須根據現實去解構。而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從專制到民主,政治權力如何從君王下放到平民,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如果對教育史有一點概念的,會很清楚知道,教育向來是為了統治階級服務的,直到近代民主化夠多了,我們才看到許多偉大的教育家提出各種教育方法,真正的站在人民的需求出發。

雖然直到今天對教育的看法還是很亂,但至少現在你隨便問個路人,告訴他中華民國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合格的反共復國青年,成為一個承繼中華文化的愛國公民」,當你是神經病的應該佔絕大多數。

但這一點也不好笑,幾十年前的教育體制,就是為了滿足統治者想要反共復國的目的,保障其專制統治而設立的。別的不說,高中軍訓就是這種為了培養士兵而留存的概念,直到今天還在體制內,想去掉都很難。

筆者要說的是,教育本身就是一種階級再複製的機構,利用教育將特定的思想跟教材放入學校內,讓白紙一張的幼童可以藉由教育的過程,染成所需要的顏色。所以筆者認為翻轉教育會失敗,理由就在於我們並沒有改變這個當前台灣教育根源的問題,只是想藉由教學方法跟考試方法去扭轉,幻想可以成功。

讀者不要以為教育很單純,最近的課綱爭議,還有每年就會出現一次的搶救國文聯盟,這些事件跟這些人,在在顯示過去的統治階級,對於失去權力與話語權有多焦慮,他們認為只要教育這一塊可以牢牢抓住,就能夠成功的複製過去的經驗,再造那個適合他們的黃金年代。

今天若不正視教育現況,就是過去國民黨為了遂行其殖民統治,透過教育機構去階級再複製的事實,然後去打掉這個過去的殖民結構,你我怎麼可能藉由單純的教育現場改良,去翻轉這個結果?每次講到事實,總會有一堆人跳出來說不要講政治。馬英九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證明,就算台灣史學界不分藍綠統獨,幾乎一致反對這個爛透的歷史課綱,他還是要透過各種方法硬幹到底。這難道就是回歸教育專業,敢這樣說的人還有臉嗎?

我們以為改變了考試方法,修正了課程內容,就可以解放學童,讓他們自由快樂的學習。我們以為當階級不存在,有個考試制度可以篩選,就是公平公正的社會。我們以為當歷史沒發生,當過去沒有黨國不分的愛國教育,現在就一切都可以重來。

天真的可以。

教育就像軍備競賽:父母武裝兒女,來複製自己階級

把話說白一點,所謂的教育就跟軍備競賽很像,將門之子總是比較有軍事概念,跟老爸是教授所以自己比較會念書的結果一樣。過去的聯考,是不管你家庭背景,通通用同一份考卷來測試,看起來很公平。這在戰爭上的說法就是,我們把拿竹竿綁菜刀的戰士,丟到戰場上去跟拿機槍的、跟開戰車的,還有坐飛碟用外星科技的一起廝殺,再說大家機會一樣,超級公平的。

講這話的人不羞恥嗎?結果我們的社會,把那些家裡資源低到可以,也就是那種不知道為何,拿一把菜刀上戰場,最後竟然活下來變成勝利者的故事,天天在電視上宣傳。你我真的相信拿菜刀砍爆戰車的故事天天發生嗎?

這些軍備競賽,說穿了就是父母武裝兒女,來複製自己階級的結果,不然為了公平起見,把兒子六歲開始丟去做童工,跟那些貧民區的小孩一樣,豈不是更加公平?現實我們也知道不可能,但台灣現在是連承認這點都不肯,拼命地鼓吹現狀良好,極力抵制一切的改變。

筆者再講一次,當今的教育繼承歷史,是為了黨國統治的延續而設立的。這個統治結構把台灣所有人分成各種階級,聯考以來的考試制度,制度向來對特定的族群有利。而我們為了維持這個虛假的公平,每次考試都要找那些狀元特例來說服自己,把離群值當平均值是合理的。

一個依循殖民統治,對特定族群有利的制度,其競爭基礎會是公平的嗎?在不公平的基礎上大談自由競爭的好處,不是無知就是臉皮夠厚。

要改變考試領導教學,就必須拆解這個複製的結構

所以回到翻轉教育,當前的翻轉教育有好幾種作法,不管是要分組合作還是共同學習法,其目的都是要把學生的魂魄叫回教室,希望他們可以喜愛上學習。但這是沒有用的,成功的比例極低,而且根據學校的區位不同,效果或多或少也有差。

而就實際狀況來說,我們的前測後測,都只是一個短時間內的學習成效評估,最終還是要依靠升學大考來做評斷。若這幾年翻轉結果,對升學沒有有效的幫助,之後又會如何?

用膝蓋想也知道,只要台灣階級再複製的現狀沒改變,最終都要回歸到高中職的分流上,入學方式最終會決定中學以下的教學方式。

要改變考試領導教學的狀況,就必須拆解這個複製的結構,所以筆者想問的是,台灣家長做好一切都不確定的心理準備嗎?現有的結構極不公平,但至少結果是在一個可以預測的範圍,家長可以接受嗎。

真的要替孩子好,筆者建議不要開那麼多英數理課程,把這些數理課程拉出,想要升學的再來念,不願意的就去學基礎課程就好。然後社會科從中學開始,全部改成翻轉教法,天天在那邊分組討論跟寫報告,拿議題深化學習。下午三點之後就放學,全體參加體育社團課,學生一定要加入某項體育活動鍛鍊身體。請問讀者,現在的家長敢不敢玩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