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稱總病例數可能破百萬,專家預估未來4至5個月國內將有1萬多人中、重症

陳時中稱總病例數可能破百萬,專家預估未來4至5個月國內將有1萬多人中、重症
圖為台北市西門町商圈往來人潮。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針對指揮官陳時中總病例數破百萬,不是不可能之說法。專家洪子仁則根據日本染疫率估算,未來台灣總病例數可能逼近百萬人,且流行期長達4至5個月。

國內疫情多點爆發,中央指揮中心昨(15)日公布新增本土確診病例達1209例,創下疫情以來單日新高。指揮官陳時中昨稱「總病例數破百萬,不是不可能。」專家表示,依日本染疫率估算,台灣總病例數可能逼近百萬,且流行期長達4至5個月,若再以歐美千分之10來推估,則國內將約有1萬多人會中、重症。

以日本染疫率4.3%計算,專家估未來4-5個月將逼近百萬人染疫

《聯合報》引述陽明交通大學醫管所兼任副教授、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法指出,以日本染疫率4.3%估算,台灣總人口2387萬,估計可能有98萬9000人染疫(2387萬x4.3%),逼近百萬人,並從鄰近國家流行曲線觀察,韓國從流行到病例數下降,約經歷3個月,香港2個月,日本5個月,以台灣防控疫情速度,應可控制在4到5個月。

洪子仁也向《三立新聞網》表示,以國內目前Omicron的中症率千分4來推估,這波疫情將有3956人中症;以國內目前重症率千分之0.3來推估,將來這波疫情將有297人重症,中、重症合計推估約有4253人。 但由於輕症患者也可能轉中、重症,實際數字有可能還會比這數字來的更高,若以歐美千分之10來推估,則國內將約有1萬多人會中、重症。

外界憂醫療量吃緊,洪子仁:除控制患者人數,分流也很重要

外界憂心疫情升溫恐會導致醫療崩潰,《聯合報》報導提到洪子仁說法,除了盡量控制患者人數,分流也很重要,若輕症患者大量湧入醫院,讓真正需要醫療資源的患者無法進來,就可能影響治療效果。

加上,總病例數98萬9千人染疫,洪子仁表示,這些患者不是同時出現,可能分布在3到5個月間發生;估計全台重症患者人數約5000人左右,若平均分配在120天內出現,平均每天重症患者約4至5人,應不至於造成醫療崩潰。

至於致死率,洪子仁估計,台灣致死率應在南韓和香港之間,即0.12%到0.7%,主要是看疫苗覆蓋率,我國低於南韓但優於香港。以此推估,國內死亡人數約1200人到7000人。

兒童確診數提升,李秉穎籲5-18歲族群應盡速接種第3劑

本土疫情達到新高峰,隨著染疫人數增加,兒童確診數也隨之提升;根據《中國時報》報導,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台大醫師李秉穎認為,台灣不曾有過大規模感染經驗,多數的小孩沒有抗體,加上不能接種疫苗,若爆發大規模感染,台灣將付出巨大社會成本。

李秉穎說,即使Omicron是輕症,只要兒童累積確診數增加,死亡率就會提高,在疫情已經擴大情況下,接種疫苗還是較為可行的方式,包含5~12歲族群接種,以及12~18歲青少年,都應盡速接種第3劑。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藍妮蒨
核稿編輯:翁世航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