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永懷「寶島歌王」文夏(上):一生被禁99首歌,〈黃昏的故鄉〉唱出「台灣人看不到光明」的苦境

永懷「寶島歌王」文夏(上):一生被禁99首歌,〈黃昏的故鄉〉唱出「台灣人看不到光明」的苦境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寶島歌王文夏的創作路線被二二八事件深深的影響,「有文史工作者分析文夏台語片隱藏的「反抗情結」,其實去看文夏的諸多歌詞,特別是他被禁的最經典歌曲〈黃昏的故鄉〉,都可看出一種「身為台灣人,在台灣卻看不到光明」的苦境。」

台灣歌王文夏,本名王瑞河,生於1928年,於2022年4月6日逝世,享年94歲。他出生台南麻豆,為5、60年代台灣知名台語歌手、作詞家、演員。一生灌錄超過1200首台語歌曲,有「國寶歌王」、「寶島歌王」之稱號,同時因為被禁了99首歌,也被稱為「禁曲歌王」。

文夏可謂台灣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早在四零年代,就籌組台灣第一個樂團,戰後初期,成為台灣第一位偶像歌手。他縱橫歌壇超過六十年。一般的前輩歌星如林英美,早已銷聲匿跡,洪一峰晚年因身體因素,也成退休狀態。唯有文夏至九十歲高齡時,還每年都出來走場、辦演唱會。

像這樣國寶級的人物過身,自然蓋棺論定。以文夏對台灣音樂與台灣文化的歷史意義,有太多可談。因曾與他有些交陪,可談些我所知的部分。

文夏_明星照[by-nc-nd]
Photo Credit: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16年,民進黨籍的蔡英文選上台灣總統,實現台灣第二次政黨輪替。彼時我在壹週刊擔任人物記者,藉台北電影節放映1962年文夏主演的台語片《再見台北》之便,趁機採訪文夏。故有幾面之緣,也從他口中得聞他的諸多人生事蹟,與他的看法。

文夏作為一個時代象徵,是種種必然的聚合。他的一生都跟音樂有關。他對於童年講了不少,大多於府城有關。他說:「我是在麻豆出世的。老家的斜對面就是廟口,晚上都會有一個乞丐佇在那兒,拿著一把月琴,翻來覆去唱著《乞丐調》這款哀怨的歌曲。我常跑去聽他唱歌。」

文夏小學時,母親經營的「文化洋裁店」,是府城最高級的服裝店。他的家境可說不錯,家裡有留聲機放唱片來聽。後來聽出興趣,就遠赴日本,跟名師學習音樂。回台後開始籌組樂團,踏上音樂之路。對於成名之前的細節,文夏並未著墨太多。

他說,日本時代,像他這樣受日本教育的台灣人,從殖民者的菁英身上,都會學到真正的教育。他的老師相當嚴格,授予他全套的樂理與聲樂練習。他之所以到8、90歲還能唱歌,還屹立不搖,就歸功於他從20歲開始,每日清晨必做聲樂的腹式呼吸與聲帶訓練,這不但讓他養生長壽,同時可常保丹田之力與嗓音狀態。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