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復工重啟供應鏈:中國公布666家企業白名單,再向市場輸血5300億元人民幣

上海大復工重啟供應鏈:中國公布666家企業白名單,再向市場輸血5300億元人民幣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圖說: 4月15日,中國上海,一名身穿防護服的工人守在封鎖區域的畫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666家企業中,有不少台廠入列,包含台積電、日月光等台廠外,還有中國許多知名半導體企業,如中芯國際、中芯南方、華虹、中欣晶圓、中微半導體等,海外企業則有ASML、應用材料等。

近日以中國上海為主的大都市疫情延燒,中國百大城市中已有近八成城市對人員出入做出封控管制,為緩解經濟下行的壓力,北京當局公布白名單有「666家企業」,預計大規模復工,並拋出人民幣5300億元(新台幣2.4兆元)到市場緊急輸血。

上海疫情持續嚴峻,加劇全球通貨膨脹

受到疫情復燃影響,上海正面臨最嚴格的封鎖,過去幾周以來上海市民承受食物短缺、醫療資源不足等問題。其中一位上海34歲的創業人士Liu Yun告訴《華爾街日報》無止盡的封鎖,已經對未來感到失望。

Liu Yun說,他和妻子還有2名孩子被困在家中,飽受糧食短缺之苦,並表示自己已經開始考慮移民新加坡,他還說越來越多的精英階層將開始重新評估他們與上海和中國的關係。

據研究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估計,中國東北的長春到南方都市廣州地區中的100個大城市,已經有87個城市對人員出入做出管制,這些城市無論是總人口,還是經濟產出都占全中國一半以上。

上海自3月下旬開始封控,主要的經濟指標逐漸衰退。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數據,3月份全國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0%開始緩步走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的可能性較大,面臨經濟下行的壓力劇增。

過去幾周,中國官方堅持「動態清零」的政策,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上周還強調,呼籲公眾在困難情況下「增強大局意識」,並引用習近平的話說:「堅持就是勝利」。

然而北京當局可能小看了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變異株傳染力,動態清零為中國經濟造成巨大影響。

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 Herrero強調:「除了對於從中國進口的需求減少之外,考慮到全球對中國中間產品生產的依賴,一個更直接的影響就是通貨膨脹。」

上海方艙不夠用 官方加速解隔與擴大徵用因應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上海方艙醫院的收治情況吃緊,官方以擴大徵用範圍,以及縮短隔離時間試圖改善情況。圖為14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方艙醫院首批322名患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順利出艙。(香港中通社提供)中央社111年4月17日

經濟下行壓力大,中國公布白名單666家企業,上海大規模復工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部門負責人餘承東(Richard Yu)坦言:「5月份之後,所有科技和工業產業涉及上海供應鏈的,都會全面停產,尤其汽車產業,代價將會很大。」

而上海市經信委4月16日公布最新企業復工復產指引,強調優先保障半導體、汽車製造,還有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恢復生產,官方將致力維護其穩定生產。

根據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報導指出,工信部近日已派出工作組調研,選定666家重點企業列入保障名額,確保供應鏈生產無虞。

666家企業中,有不少台廠入列,包含台積電、日月光等台廠外,還有中國許多知名半導體企業,如中芯國際、中芯南方、華虹、中欣晶圓、中微半導體等,海外企業則有ASML、應用材料等。

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透露,全球知名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今(18)日正準備恢復生產,目前特斯拉計劃先恢復1個班次,並爭取在4月底前增加到2個班次。

而本次影響最大的產業就是汽車業,中國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3月汽車銷量相較於去(2021)年同期下降了10.5%。《華爾街日報》引述分析師預計4月銷量進一步下滑。

顯然地,北京當局已經感受到「動態清零」所帶來的經濟傷害,中國央行釋出訊息,將於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也就是將釋放「長期資金人民幣5300億元到市場緊急輸血」。

另外,多家中國銀行業業內人士告訴中國媒體《中證報》,北京當局打算召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鼓勵中小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下調10個基點(BP)左右,被市場視為「另類降息」措施。

最後,《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有關單位已制定目標,要求上海必須在4月20日之前實現社會面清零,意味確診、無症狀感染都是於封控區內發現,並進一步恢復正常生活。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