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德里再爆宗教衝突,外媒批總理莫迪是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緊張加劇的罪魁禍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位於印度新德里的印度教徒在4月16日慶祝猴神哈努曼(Hanuman)誕辰遊行期間,爆發宗教暴力衝突。面對國內反伊斯蘭情緒日益高漲,近期不斷有公民團體於首都新德里抗議,批評當局已將穆斯林群體當作暴力衝突的攻擊目標。
文:張瑞邦(Tucker Chang)
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New Delhi)西北部的賈漢吉普里區(Jahangirpuri),於2022年4月16日在慶祝印度教猴神哈努曼(Hanuman)誕辰遊行期間,爆發宗教暴力衝突。根據《路透社》報導,該衝突的事主為印度教教徒與穆斯林,事件至少造成9人受傷送醫,其中包括8名當地警察。
據《印度教徒報》(The Hindu)轉述德里警方於4月17日晚間的說法表示,目前初步以涉犯縱火、暴亂及共謀罪逮捕與此案有關的21位嫌疑人,其中更在2名遭逮捕的未成年人身上搜出槍械,警政單位目前仍在持續調查該起宗教暴力事件的始末及發生原因。
《印度電視新聞台》(India TV News)於事發後彙整了印度教團體及穆斯林的雙邊說詞,企圖找出衝突起因,部分印度教信徒宣稱,有穆斯林在遊行期間不斷揮舞利劍,並高舉「真主至大」(Allahu akbar)的標語,穆斯林隨後開始向參與遊行的印度教教徒丟擲石塊,雙方的混戰也在此時爆發。
然而穆斯林群體也有話要說,一些當地的穆斯林商家告訴《印度電視新聞台》,會造成此次事件的根本起因是印度教信眾先挑釁,有印度教人士在慶祝哈奴曼誕辰的當下,故意爬至鄰近的清真寺頂部,試圖升起印度教旗幟,才會造成之後的爭端升級,更有穆斯林店主聲稱,遊行期間有不法份子闖入其經營的商店,趁亂洗劫了錢財及商品。
《新印度特快報》(The New Indian Express)提及,在該暴力衝突發生後,德里境內的警政單位便將賈漢吉普里區升級成高度戒備狀態,所幸後續幾天的印度教慶典活動並沒有再發生任何衝突,甚至還有伊斯蘭團體向印度教徒提供了飲品、飲用水,供其在慶典時飲用。
雙方並非首次爆發衝突
儘管部分印度教及穆斯林展現「共榮共好」的社群關係,但近十年來雙邊的衝突依舊不斷,其中衝突最嚴重的莫過於「2020年德里騷亂」(The 2020 Delhi riots)。
2019年12月,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公布印度《公民身分法》(The Citizenship Amendment Act)修正案,隨即引發國內穆斯林群體的眾怒。
據《德國之聲》(DW)闡釋,該法案同意「2015年入境印度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教徒、錫克教徒、耆那教(Jainism)、帕西族(Parsi)及基督教移民,皆能快速入籍印度」,然而該修正案中卻不包含穆斯林,這讓在印度仍佔總人口比14%的穆斯林大感不滿,諸多穆斯林認為此法破壞了印度當今的憲法,亦有聯合國的專家表示該法律「本質上具有歧視性」。
儘管總理莫迪對此澄清:「該法案『1000%』沒有問題!不會對任何宗教及其信眾產生任何影響,無論是印度教、穆斯林、錫克教還是基督徒皆不用擔心。」
諸多反對派團體及穆斯林維權人士對於莫迪的說法並不買單,其在後續幾個月內開始進行和平抗議活動,然而部分的抗議活動卻演變成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相互攻擊的暴力衝突,新德里東北部更成為流血衝突的熱點。
卡達《半島電視台》(Aljazeera)表示,該衝突最終造成53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其中大部分受害者為被印度教人士襲擊的穆斯林,當局甚至逮捕了許多穆斯林維權人士。
德里騷亂過後,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的雙邊衝突仍不斷發生,光是在今年4月,便發生了數起宗教衝突。據印度《西亞薩日報》(The Siasat Daily)及《今日印度》(India Today)報導,印度拉賈斯坦邦(Rajasthan)卡拉烏里市(Karauli),於4月2日發生超過40多人受傷的宗教暴力事件,起因是部分宗教激進份子刻意攻擊印度教徒的宗教遊行活動,在暴亂後卡拉烏里市也有約40家穆斯林商店遭到破壞,當地警方也在事後增派警力預防類似事件發生。
4月3日,同樣位於拉賈斯坦邦的阿傑梅爾縣(Ajmer district),一名55歲的穆斯林蔬菜批發商薩利姆(Mohammad Saleem),不明原因遭到市場內的其他民眾以宗教歧視字眼辱罵,最後竟遭私刑重傷,送醫後薩利姆仍因傷重身亡。
《路透社》亦提及,4月10日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中央邦(Madhya Pradesh),也發生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互相攻擊的衝突,古吉拉特邦有一名民眾在參與印度教的宗教遊行慶典時遭石塊擊中死亡,此外也有包含9名警察在內的10位民眾受傷;中央邦則有超過35人在類似的宗教衝突中受傷。
另外,根據《路透社》提供的資訊指出,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警方於4月15日逮捕了9名激進印度教民族主義份子,其涉嫌毀壞、焚燒一名與印度教女性結婚的穆斯林男子住所。
總理遭批加劇宗教衝突
印度的宗教衝突自1947年英屬印度解體後便屢見不鮮,然而《德國之聲》與《美國廣播公司》(ABC)皆認為,印度總理莫迪自2014年執政後,印度國內宗教分化問題加劇,對於少數宗教群體的包容性降低,並加深了宗教間的緊張關係。
尤其莫迪所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本身就具有鮮明的印度教民族主義立場,雖印度人民黨近幾年來否認在各宗教社群的衝突中扮演幕後影響的角色,但部分人士仍認為,印度人民黨鼓舞了該國境特定的印度教團體,導致宗教衝突不斷呈現上升趨勢。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