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堅持清零還扯到「台灣人能吃什麼」,上海市民淪為中共「圍魏救趙」的鬥爭工具

堅持清零還扯到「台灣人能吃什麼」,上海市民淪為中共「圍魏救趙」的鬥爭工具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原本一心想透過這波疫情來樹立防疫有成的威望,獲得社會認同也為自己「入常」的仕途加分,但此一心思也泛起中共政治鬥爭的引信,而2400多萬的上海市民則因此淪為鬥爭的工具,化為中共二十大前的前哨戰。

近日,中國官媒《中國新聞社》專文指出台灣民生物價攀升的情形,還故意引用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的發言,暗諷「台灣人還能吃什麼?」看似要圍魏救趙轉移目前上海疫情肆虐所引發的民怨,這種粗糙的宣傳手法,不知道看在上海市民眼中會作何感想,難道又是對中南海防疫失策的高級酸、高級黑?

有趣的是,台灣民眾也發揮創意反諷,紛紛貼上美食照反擊,反問「上海人最近都吃什麼?」其實,中國大可不必這麼拿實頭砸自己腳,倘若自認上海物資無匱乏之虞,如今把歪腦筋動到台灣來,恐怕問題沒那麼簡單,顯然上海疫情失控所衍生的問題,不僅是經濟、社會失衡,可能還暗藏著政治風暴。

上海疫情亂象的深層是政治鬥爭

上海在三月底、四月初爆發確診人數急升的現象,原本一開始要採取「精準防疫」的「共存路線」,技巧性的轉為限時分區的「鴛鴦鍋防疫」,表面上這打臉中央「動態清零」的防疫原則,實質上卻成了內部政治鬥爭的出口,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南巡上海,劃下「堅決統一思想」的「清零」總方針。

自此開始,上海全城進入封控階段,讓這座全中國最富裕的城市,市民「足不出戶」、企業「停工停產」,完全沒有封城準備的上海市民,落得「由奢入儉難」的窘境,諷刺的是,中央的「動態清零」不但沒有產生具體的效果,確診人數不減反升,上海市民怨聲載道,屢屢傳出社會與政府對立的亂象。

smd450bjanhosj8te17rkuty2e71mu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值得留意的是,上海市委書記的角色最為尷尬,原本一心想透過這波疫情來樹立防疫有成的威望,甚至以「與疫情共存」的防疫模式建立全國典範,這樣一方面可以為老長官習近平穩步「延任」抬轎,另一方面「精準防疫」又可以維持上海經濟動能,獲得社會認同也為自己「入常」的仕途加分。

不過,李強的心思也泛起中共政治鬥爭的引信,這位被視為習近平的得意親信,據傳是二十大政治局常委的熱門人選,更被視為可能接手李克強卸任後的總理一職,政治前途被看好也成了許多人的假想敵,上海疫情失控便成了「非習」勢力的反撲機會,一手削弱李強的政治氣焰,另一手掐住習近平的提拔計畫。

防疫政治秀,市民淪為鬥爭的工具

不久前,李強營造體察民情的姿態,卻遭到市民無情的痛罵,扛下「愧對國家」的罵名;而出手領銜中央「清零指令」的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也沒好過到哪裡去,刻意清空街口還是引來民眾痛批不聞民間疾苦,就連刻意低調安排在大樓頂樓上聽取簡報,巧妙的另有畫面揭露是在「擺拍作秀」。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