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BMW執行長反對棄守燃油車:不僅限制消費者選擇空間,電動車原物料還可能受制於中國

BMW執行長反對棄守燃油車:不僅限制消費者選擇空間,電動車原物料還可能受制於中國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說:BMW去年推出的純電動休旅車iX(左)與跑車i4(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去(2021)年中國出口將近50萬台電動車,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1年乘用車出口相較2020年大幅成長了2.6倍。

各國都訂出禁燃油時程;各大車廠也亟欲邁向電動車市場。不過近日BMW執行長Oliver Zipse卻一反常態表示,反對政府訂出禁燃油時程,並且宣稱轉型電動車計畫是錯誤策略,不僅讓消費者喪失選擇燃油車的空間,還可能在原物料上受制於中國。

全球電動車總數,中國囊括57.4%

去(2021)年中國出口將近50萬台電動車,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1年乘用車出口相較2020年大幅成長了2.6倍。

與此同時,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和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德國的電動車出口量翻了一倍,達到23萬輛,而美國下降30%至約11萬輛,日本則是成長24%達到2.7萬輛。

但是這些國家全部加起來,都還比不上中國出口量。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中國占全球電動汽車產量的60%,正在成為世界電動汽車工廠;同時中國還擁有佔全球產量的近70%的智慧型手機產量;全球60%的液晶顯示器產能。未來在自駕車的發展上具有一定優勢。

其中,中國電動車出口成長最高的地區是歐洲,2021年成長幅度為5倍。該地區吸納了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總量的一半,又以比利時進口8.7萬輛,英國進口了5萬輛,意味2國是中國在歐洲的主要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2021年出口將近50萬輛的電動車中,有10萬台是來自於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一家中國電動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的官員告訴《日經亞洲》:「在中國由於採購效率更高,生產成本比世界其他地區低約50%。」

從另一個數據來看,英國研究公司LMC Automotive公布研調顯示,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有399萬輛,中國占總數的57.4%,歐洲和美國分別佔22%和12%,而日本僅佔0.9%。

這意味著,中國已經掌握了全球過半數的電動車車主,並以採購優勢擴大全球的市佔率。這樣極其快速的擴張,引起了BMW執行長Oliver Zipse的注意。

BMW執行長反對訂出禁燃油時程,原料將受制於中國

由於不少國家也訂出禁燃油時程,許多車廠都已展開轉型電動車計畫。Oliver Zipse卻認為,這是錯誤的策略,因為這樣不僅會使消費者沒有選擇空間,而且原物料還會依賴受限於部分國家,尤其電池材料是由中國控制。

雖然BMW雖然也有推出iX、i4、iX3等電動車,但並未捨棄有利潤且還有成長空間的內燃機。他進一步解釋,若電動車原料過度依賴某個國家,將會有原物料供給受阻或斷鏈的風險。

Oliver Zipse強調:「如果有人因為某種原因不能購買電動汽車,但需要傳統燃油汽車,你會建議他永遠繼續駕駛他的舊車不換車嗎,如果你(BMW)不再銷售內燃機,其他人(業者)會。」

他指出,無論是從利潤角度,還是從環境角度來看,提供更節能的內燃機汽車都是關鍵,尤其在「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和電動汽車的高昂的情況下,傳統汽車仍有一定的需求。

其實中國和德國汽車零件商於去年曾有嫌隙,北京當局施壓著名德國製造商馬牌輪胎(Continental AG)要求其停止使用立陶宛先進工廠生產的零組件,包括控制車門和座椅的設備。這件事情還牽扯上了德美中三方的政治角力。

目前BMW最大的市場就是中國,藉由此次Oliver Zipse的公開發言,似乎暗示了未來BMW的策略,將邁向多元化經營,一反各大汽車業者的電動化態度,日後也將在保留傳統內燃機的前提下,尋找企業的利基市場。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