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進口葵花油99%來自烏克蘭,俄烏戰爭將如何影響台灣食用油市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俄烏衝突的影響是,烏克蘭的穀物油籽商品大部份均由黑海出口,港口封鎖對許多糧食進口國造成極大威脅,因而此次俄烏衝突才會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危機,這樣看來,烏克蘭的出口中斷似乎會對我國葵花油產品供應造成很大的影響。
文:廖倍妤
烏克蘭除了是全球主要糧倉之一,也是葵花油的重要產地及主要出口國,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2020年烏克蘭生產全球29.12%的葵花油,葵花油出口量在所有出口國中占比43.96%,因此除了小麥及玉米,烏克蘭也是全球食用油的關鍵來源。
2月24日俄烏戰爭開打後,黑海港口隨即封閉,不僅海上有商船遭到砲火攻擊,烏克蘭黑海沿岸的穀物生產設備及倉儲設施亦遭受損害,該國穀物生產及出口頓時間幾乎停擺,也讓依賴自烏克蘭進口穀物及糧油的國家面臨糧食危機。而我國大宗穀物如小麥、玉米主要自美洲進口,但進口葵花油卻有九成以上來自烏克蘭,俄烏戰爭對我國食用油市場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影響?
葵花油為我國家庭用油最常見油品
2019年食品工業研究所調查顯示,整體受訪者中對食用油之偏好程度以葵花油(43.9%)、橄欖油(43.6%)及麻油(37.2%)最高,而國人最常食用油品排名前三大則為麻油(55.6%)、葵花油(55.1%)及橄欖油(48.2%),顯示上述三種植物油為目前國人偏好消費之品項,且消費者對葵花油和橄欖油的喜好程度接近,僅相差0.3%(如表1)。
- 表1:2019年國人對各類食用油脂喜好度及食用率排名

上述調查結果顯示,葵花油為國人偏好及常用油品,尤其人們對健康及精緻飲食的日漸重視,以及2013年大統混油、2014年頂新劣質油品,及國內一連串食品造假及安全疑慮事件,對於國人的消費行為造成一定影響,進而使得高單價的純種油及進口油品銷售量逐漸提升,葵花油和橄欖油的市場銷量因此逐年成長,成為目前最受國內消費者歡迎的主流食用油之一;在這之前,價格相對便宜且油質穩定的大豆沙拉油及各種調和油,較受消費者青睞。
而消費者的食用油消費習慣、業者推出的商品種類也與政府的飲食指南有關,由於健康飲食中,每日的油脂攝取量應含有適量的飽和脂肪酸、單元不合脂肪酸(Omega-9)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及Omega-6),而國人飲食中較缺乏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因此政府亦鼓勵應適量增加食用油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攝取,可減少冠心病死亡的機率。
因此,在訴求健康飲食的趨勢下,葵花油及橄欖油已成為我國消費者的心頭好,但葵花油仍相對受歡迎,雖然橄欖油無論在穩定度、發煙點的表現都相對葵花油來得好,但消費者主要考量葵花油富含的營養價值,因而其在家庭食用油市場的普及度,還是略勝於橄欖油,這從國人消費習慣調查中的食用率排名即可窺知。
台灣的進口葵花油幾乎來自烏克蘭
台灣以進口葵花油進行生產的廠商主要自烏克蘭進口,雖然進口總值不大,但現在烏克蘭出口中斷,市場上的商品供應到底會不會受到影響?由國內通路觀察,以葵花油領導品牌「得意的一天」而言,其隸屬的佳格食品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產製的葵花精煉油就是自烏克蘭進口葵花油原油,再將原料油進一步經過脫膠、脫酸、脫色、脫臭、冬化等流程後包裝販售。
以粗製葵花子油(Crude sunflower-seed oil)而言,進一步觀察我國海關資料可發現,我國於2012年開始自烏克蘭進口葵花油,該國自2014年起連續成為我國首要進口來源(如表2),在此之前則以阿根廷進口葵花油為大宗,且烏克蘭葵花油占我國所有進口來源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目前有99%以上都是自烏克蘭進口。
俄烏衝突的影響是,烏克蘭的穀物油籽商品大部份均由黑海出口,港口封鎖對許多糧食進口國造成極大威脅,因而此次俄烏衝突才會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危機,這樣看來,烏克蘭的出口中斷似乎會對我國葵花油產品供應造成很大的影響。
- 表2:台灣2014~2021年葵花油前三大進口來源

俄烏戰爭中斷烏克蘭糧油出口、降低農業產能
由供應鏈角度切入,進一步觀察我國近月自烏克蘭進口的葵花油數量:今(2022)年1月的505萬噸及2月的940萬噸進口量,相較歷年進口確實處於低點,在生產環境、市場需求等其他客觀條件沒有明顯變動的情形下,進口量降低與黑海封鎖的關聯性就大幅提高。
而關於接下來出口障礙對於葵花油供應的影響,戰爭使原本經由黑海的航運都需改道或取消航程,以運輸穀物、食用油等大宗原物料的散裝船運而言,由於黑海運輸風險大增,運價和保費都呈現走揚,許多糧食進口國的貨主已規劃採取異地替代品採購的方式,例如增加自美洲進口小麥和玉米,而戰事若持續下去,船公司也會將原本自黑海的出口拉到波羅的海港口,確保商品順利出口。
事實上,烏克蘭政府也正試圖擴大陸路運輸能量,增加其他的出口替代路線來分散原本黑海的出口量能,因此穀物貿易的航運改道、停航、轉換進口來源等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進口商的負擔勢必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由出口國的生產情形觀察,近月烏克蘭出口的葵花油商品主要是去(2021)年9、10月間收成的農作物,目前庫存尚足,但原訂今年4、5月的播種工作,受到戰事打亂已影響烏克蘭農業產量,該國國內有高達三成的農地都面臨停耕,根據烏克蘭穀物協會的最新預估,今年的向日葵產量預計僅980萬噸,相較去年降低超過七成,可預見今年底至2023年初的葵花籽商品出口量將近一步緊縮。
戰爭對台灣葵花油市場的可能影響
最後,回過頭來看台灣的進口情況,可預見若戰爭持續下去且黑海港口持續封閉,短期內船運繞道、油料成本的增加推升運價,將有可能進一步反映在商品價格上。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 2022-04-20 俄烏戰爭使IMF下修今年全球預期經濟成長率為3.6%,台灣小降至3.2%「影響最大在物價」
- 2022-04-20 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糧價上漲,暴露歐盟農業系統的根本弱點
- 2022-04-20 台灣進口葵花油99%來自烏克蘭,俄烏戰爭將如何影響台灣食用油市場?
- 2022-04-20 俄稱馬里烏波爾受困烏軍「繳械投降」就能離開,美英加承諾增援烏克蘭更多武器
- 2022-04-19 烏克蘭擊沉俄羅斯以首都命名的戰艦「莫斯科號」,能給台灣國防什麼啟示?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