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為什麼受傷一直好不了?運動表現無法提升?物理治療師淺談「動作控制」

為什麼受傷一直好不了?運動表現無法提升?物理治療師淺談「動作控制」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動作控制」聽起來很抽象,什麼叫有控制的動作?動作控制很重要嗎?這篇文章用說明這項每個人必備的能力 ─「動作控制」,讓你學會正確的肌肉發力模式,不再反覆受傷。

「動作控制」是一個能力,這個能力時常決定了能不能從復健專業人員,接手給教練訓練。

原先的傷痊癒了,但「導致受傷的不良動作習慣、出力方式」如果沒有調整過來,受傷和不適就會反覆出現,甚至讓運動表現無法提升。

定義

用較簡單的語言,動作控制(Motor control)是「身體要做出一個動作所需經過的各個步驟,包括腦部下達命令、訊號經由神經傳導到肌肉、肌肉實際做動作等」。有些動作的產生是有意識的,意指你是能控制肌肉的收縮,而有些動作則是反射性/無意識的,像是覺得寒冷就會發抖,又或者緊張、壓力大時會不自主聳肩,頸部肌肉出力等。

怎樣是好的動作控制?

好的動作控制,或者說,身體要能做出一個完美的動作,需要每條肌肉在「對的時間、出剛剛好的力」。完成一個動作,例如漂亮的深蹲、抓舉、丟出最快的球速等,需要肌肉們各司其職,好比樂團一樣,每個角色、樂器要在適當的時機點發聲。

當一個人放槍或失誤,可能會讓整首曲子變得不和諧,而肌肉在錯的時間出力、出力過大或過小,可能會在身體埋下一個地雷。


Photo Credit: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動作控制能力不足時

(1)增加受傷機率

延續上述,每個肌肉都有對應到的功能,有些擅長穩定關節,有些擅長產生巨大的力量,當肌肉收縮的時間點不對,例如在還沒穩定關節前就產生很大的動作時,容易導致關節間的活動過大,而拉扯到周遭的韌帶、軟組織等,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韌帶撕裂、肌腱炎等,而問題的源頭其實是「不理想的動作控制」,肌肉出力的時間點不對。


Photo Credit: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2)降低動作效率、限制運動表現

不理想的動作控制就像是「讓廚師去收銀台,服務生去做菜,收銀員去服務客人」一樣,或者「公司實際上有十個員工,但七個在打混,三個人負責所有的工作」。這些狀況也會發生在身體的各個肌肉群,不管是大腦下達錯誤的命令、平時的習慣、沒有意識到的動作方式,都會影響動作的產生、效率。

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是肩頸肌肉過度使用,導致肩頸痠痛,對一個重訓愛好者,可能是硬舉時,深層的腹部肌群沒有活化,讓腰椎不穩定,最終導致椎間盤突出、韌帶扭傷、關節炎等。

什麼時候要進行動作控制訓練?

動作控制訓練(Motor control training)是透過有意識地控制不同關節、肌肉的動作,優化動作能力,讓身體達到用「最少的能量產生最大的力」。


Photo Credit: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假設0分是死亡、60分是健康、100分是頂尖運動表現,動作控制訓練適合給正在50-70分的族群,也就是曾經受傷過、正在復健中、或已經痊癒但要準備回去運動,而40-80分這段是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師所擅長的,因此若有反覆的疼痛、不適或者運動表現遲遲無法進步,動作控制訓練可能是適合的。

本文經運動視界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更多陳曉謙, PT, MSc, CSCS在運動視界的文章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