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關鍵眼中盯】柯文哲「不清零、不公布足跡」是絕妙的政治押寶,但「完全執政」就得「完全負責」

【關鍵眼中盯】柯文哲「不清零、不公布足跡」是絕妙的政治押寶,但「完全執政」就得「完全負責」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柯文哲宣布「不再清零」讓台北市真正「與國際接軌」,確實台北市有盡速「與病毒共存」的必要,但這背後其實也包含柯文哲想和藍綠做出「市場區隔」的精算。但你說柯文哲是用台北人的生命,來賭自己的政治地位嗎?是也不是。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420的下午突然宣布,因為防疫量能有限,為簡化疫調程序將停止公布確診者足跡、不再發送細胞簡訊,未來疫調和匡列的範圍也會縮小,將不再以清零為目標。台北市終於「接軌國際」。

仔細思考,柯文哲下這步防疫險棋有兩個很好的理由:一個為公,一個為私。

台北市確實需要與病毒共存,但柯文哲也是在與藍綠做市場區隔

執行面上,因為台北市人口非常密集,當確診數不斷上升,若使用過去的匡列方式,受到影響的人數也將成指數上升。

若用同樣防疫表現屬於前段班的紐西蘭數據來看,15%染疫率在台灣大約等於350萬人,其中大部分應該會集中在人口密集的雙北,如果醫療指引再不進行調整,將確診者乘上接觸者的規模套用在台北市,那樣人數的人受命居家檢疫或不敢出門,放下手中的工作,城市的機能就會被破壞。

因此身為台北市的市長,這或許真的是柯文哲必須要做的決定。

不過再進一步看,這項「超前超前部署」政策的宣布,或許也是為了突顯民眾黨與藍綠傳統官僚的差異。

若無突發狀況 指揮中心傾向緩坡降級(2)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事實上,台灣很早就已經有許多專家呼籲不要再清零,但中央微調規範之餘卻始終不說破,讓台灣在思想上與中國並列世界唯二還在清零地方的原因,就是人死要負責

因為不管Omicron重症率再低,一旦確診基數變大,染疫身亡的人數一定會增加。不願放棄清零的政府其實就是不想在政治上承擔這些人命,用清零作為來展現自己至少很努力,沒有放飛沒有草菅人命。享受人治的華人社會選民,其實很吃這一套。

但疫情下除了確診數,維持產業運作和商業交流也很重要、人的情緒和對自由移動的需求也需要關心,而柯文哲這次突然宣布「不再清零」,其實就是把他的政治籌碼,下在總說著「我們正積極想辦法來取得一個平衡」的藍綠傳統政黨不敢碰的地方,以展現自己和那些彆扭政客不同,同時超前了一直把「超前部署」掛在嘴上的衛福部。

脫離中央堪稱有擔當,但後續柯文哲也得「完全負責」

這的確是傑出的一手,只要死亡率不大幅提升,台北市的商家、疫調人員、醫院甚至是保險公司,應該都會感謝這個政策。但這個險棋的副作用,就是當北市府在防疫層面上脫離中央「完全執政」,當然也就得為台北未來疫情走向「完全負責」。

接下來,台北市的確診數會持續提升,死亡數跟著全國比例增加——就和世界上99%的其它地方一樣。柯文哲可能會因此被罵,但至少他讓台北變得和上海更不一樣一些。

台北市即起不公布足跡、不發細胞簡訊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所以你說柯文哲是用台北人的生命,來賭自己的政治地位嗎?或許也沒錯。但我相信他在精算後決定與中央對做的同時,一定做好了承擔的準備(畢竟如果失控,他還可以怪誰?)。從這個角度來看,柯文哲至少比大部分在清零和開放之間閃閃躲躲的政治人物,都還要有肩膀。

況且政壇上誰又不是在押寶呢?民主國家的政策本來就是在押注民意,剛好抓到民眾想要的東西就能獲得支持,正如民進黨一直站穩的抗中,國民黨逢綠必反的定位,姑且不論執行成效,其實都是在抓自己的客群,差別只是抓得對不對,有沒有說服力而已。

柯文哲一個政策,讓台北市真正「與國際接軌」,後續能不能提出有效的居家照護和更精準的匡列系統,讓他「不清零」更像是戰術而非向病毒投降,並確保疫苗效力避免發生過去歐美國家的慘劇,都將影響台北人的生命財產與民眾黨的形象和選情。成功與否,就看其團隊如何控制調度了。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關鍵眼中盯”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