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之竹林七賢(二):嵇康所修的已經不是單純的老莊之道,而是「修仙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死亡的只有嵇康跟阮籍,但隨著隊長逝去,這個偶像團體其實也結束了。晉朝就要當「單飛期」來看。嵇康之死,在當代為大案,後代為公案。
文:阿前
嵇康的祖先,本姓奚,居於會稽,因為避怨北上,定居在嵇山旁,故改姓。這種敘述,應該是發生在春秋戰國的事情了。嵇康還小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他們家雖然不像阮氏為大族,但嵇康的哥哥同樣十分能幹,一肩扛起了整個家。
兄代父職的家庭,特別容易出離經叛道的學者。不過要注意的是,嵇康的年齡比阮籍要小很多。他是曹丕黃初年間才出生的,正版「魏人」。阮籍的啟蒙教育,仍是以儒學為主。但嵇康就不是了。
竹林七賢的設定有很多奇妙之處,到最後能不能兜得好也是未知。首先的問題就是「時代」。除了阮咸的生卒年未知,其他六人都有推算值。山濤最老,阮籍大約小他五歲。劉伶跟嵇康次之,距離山老15歲左右。向秀再小五歲,王戎則是最後一名,比山濤小了25歲。
王戎出生,已經是曹叡末年了。也就是這個人要加入偶像團體,最快也要在正始末年,第一波夏侯玄主導的玄學思維差不多要政治垮台的時候。所以在魏晉玄學的分類上,竹林派作為主流的時間,就是第二期,高平陵之變五年後。或許我們可以更精準一點:高貴鄉公時代。
這些時間節點上有一些意義。首先,竹林派跟夏侯玄、何晏、司馬師這些人的學術跟政治理念,都是必然的不相同。雖然只是大概看一下,但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竹林派,是很明顯真正的「老莊」派系。夏侯玄等人則是在儒家思想中,尋求道家的導正。就是說,兩漢使用儒學進行了超大型的社會實驗後,發生了重大的混亂。而逐步削減混亂的魏朝,提出了加入道家思想來調整國策的概念。
實驗變因的添加跟控制是很麻煩的。治大國如烹小鮮,現在你決定加鹽,抹鹽靜置後煎,邊煎邊灑鹽,煎完起鍋自己沾鹽。這把道家之鹽要怎麼加,對於魏朝來說是非常重大的問題。竹林派表示,吃鹹魚。所有的「恰到好處」,在下鍋之前就已經完成。這就是儒道的完美結合。

嵇康所修的道,已經不是單純的老莊之道。這也是竹林派的另一個特色:修仙道。嵇康的知名著作是《養生論》。書名看起來沒什麼,但這或許是中國文學裡,關於武俠與仙俠最重要的起源了。
我們用金庸作例子,金庸小說算是相當常描寫「武功秘笈」內容的一個派別。最具體化的,莫過於《俠客行》。簡單說,所謂的秘笈,寫起來看起來就是一般的文章。但透過了解的人來詮釋,一個平平無奇的描述,可能就藏有一套功法在其中。不同的人來詮釋,就會變成全然不同的內容——這是《俠客行》要表達的,金庸有說過,他後來讀了《金剛經》,才知道佛教對於這個「名相」的了解透徹。
扯這個幹嘛?《養生論》就在說這件事。有人說修神修仙以不死是可能的,也有人說人類的年齡最高就是呷百二,超過都是妖。這兩種說法誰對?《養生論》就這麼開了頭。用比較現代科學的方式來說,嵇康認為過去的那些描述,是必然存在的事實。只是我們沒有辦法理解。所以嵇康要來理解一下。
照著《養生論》修行會不會成仙我不知道啦,所以我也不會去翻。武功秘笈這種東西就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兩字記之曰「專業」。但我們要注意的是,嵇康這本書大紅。人們不可能從「延年益壽」的角度來實際評估這篇文,但《養生論》只怕也非全然的打嘴砲。精神抖擻,手腳輕盈,千杯不醉…… 我們就從這可見「史實」來切入吧。
竹林七賢,除了向秀跟王戎這兩個小朋友,其他五個全都是當世大酒豪。酒量好,身體好,真男人,這樣的觀念一直在中國文化流傳著。曹丕好道,可能知道的人比較少。曹操好酒,大家應該就都略懂略懂了。孟蘭,不是,孟德不但文武雙全,自己愛喝酒,還要點評改良釀酒法。隨著時序進入曹魏,酒跟文人之間到底產生了什麼化學變化,我也很想知道。
不過還是看著嵇康吧。 嵇康身體好不好?好得很。《晉書》說他曾經跟向秀一起在大樹下打鐵。不過向秀年紀比較輕,通常應該是年輕人拿大槌,年紀大的拿小槌吧。可這段記錄並不是要強調竹林派身強體壯,而是鍾會又來了。我真的不是開玩笑,竹林七賢傳裡面,四個人都跟鍾會有交流的。
山濤跟王戎,與鍾會相善。交情不錯。至於阮籍跟嵇康?面對阮籍這種長輩,鍾會「鬥」得多了。本想要挑釁找話題駁倒阮籍,但阮老師來一招「喝酒宿醉,老子沒空」化解了攻勢。
上篇沒說清楚,剛好一併來說。這件事情應該就發生在高貴鄉公(魏帝曹髦)前期。 阮籍跟鍾會一樣都是曹髦的近侍。而曹髦對於辯證古典文學,非常的感興趣。(真的是用嘴巴辯)皇帝,竹林派之首,以及儒派士人第一青年才俊,在皇宮裡引爆了這個第二期魏晉玄學。

我現在看「玄學」都直接腦內翻譯成「爭辯」啦。要注意到的是,竹林派還是不想戰。就是說,有一派很會打筆戰辯論賽。也有一派不參戰,只是自己發表言論搞得像邪教一樣。如果你對於近10年台灣網路生態有點了解,應該不難發現是一樣的戲碼。以古證今,善戰的慢慢都被邊緣掉。避戰的則越來越強大——但未必有政治影響力。
韓非子在秦國也沒有政治影響力,可是李斯還是會怕。哲學思想的政治之戰,魏晉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但絕對是足以成為經典教案的一次。李斯要師兄韓非的命,龐涓要師兄孫臏的命。鍾會沒有師兄,但竹林派中,嵇康跟劉伶與鍾會的年齡最接近。劉伶就是傳說中在家裡都不穿衣服,別人看到罵他,他還說:「天地是我的房子,屋舍是我的衣服……你鑽進我衣服裡才是沒禮貌吧。」的那個酒空。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