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產險突發公告「殺個大家措手不及」,防疫保單續保爭議申訴專線被打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金管會表示,產險防疫保單為一年一約且不保證續保,保險公司對是否同意續保有主動權;不過,目前富邦產相關爭議為民眾反應業務員先前有允諾續保、承諾卻跳票,針對相關招攬爭議,已請富邦產查明並盡快回覆金管會。
隨著國內疫情升溫,許多防疫保單進行止損,但是否與民眾溝通清楚也成問題,富邦產險的防疫保單便出現續保爭議。
(中央社)富邦產險保戶控訴,辦理信用卡自動扣款的防疫保單,遭富邦產通知不續保,有違先前業務員續保承諾;金管會晚間表示,針對相關爭議,已請富邦產查明並盡快回覆。
本土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急速升溫,富邦產險4月18日傍晚緊急宣布,原有防疫保單收件至當天傍晚5時30分為止,今(2022)年5月到期的續保件則收件至今年4月20日傍晚5時30分為止,並同時宣布自18日起,今年6月以後到期的續保件將不予受理。
不過有網友質疑,富邦業務員原通知辦理信用卡自動扣款的續約件沒問題,不受4月20日最後期限限制,卻在近日收到富邦產險簡訊通知無法辦理續約並會寄送不續保通知書,富邦產險官方臉書被灌入大量抱怨留言。
《蘋果新聞網》報導,不少網友在《爆料公社》、PTT等社群發文,抱怨富邦明明4月都已經向去年5月的承保戶發出續保簡訊,讓大家以為在家中坐等信用卡扣款就能續約。沒想到又突然發公告「殺個大家措手不及」,變成有收到續保通知提早用現金繳費者,獲得續約資格,但錯信可以直接用信用卡扣款者,卻收到的是「不續保通知」,讓不少網友氣到跳腳。
《經濟日報》報導,除了富邦產險外,包括泰安產險突然通知保戶舊版防疫保單不接受續保、若續保僅能選擇新方案;旺旺友聯產險的防疫保單5月16日起到期的自動續約信用卡扣款件,將不進行信用卡續保扣款等,也引起許多網友討論。
《ETtoday新聞雲》報導,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表示,最近中心因防疫保單的議題諮詢、申訴量倍增,「尤其1998專線被打爆」,以昨天早上9點到下午1點來說,就湧進將近600多的來電,與平日一天200多通相比,簡直3倍起跳。
金管會官員昨(25)日晚間受訪表示,產險防疫保單為一年一約且不保證續保,保險公司對是否同意續保有主動權;不過,目前富邦產相關爭議為民眾反應業務員先前有允諾續保、承諾卻跳票,針對相關招攬爭議,已請富邦產查明並盡快回覆金管會。
富邦產險昨天上午曾發布聲明回應,由於防疫措施持續調整,原防疫商品危險發生率大幅上升,且國際再保市場條件緊縮,防疫商品已達風險胃納量,相關作法是到最後一刻作出的不得已調整。
富邦產險表示,先前已於21日發布新聞稿對外說明,4月20日(含)收到公司寄發續保通知書且公司已收取保戶保費者,保險契約即為成立,除此之外,其餘續保案件均停止受理,因此公司須於保險到期前儘速通知客戶。
新聞來源
- 富邦產防疫險續保跳票惹議 金管會要求限期查明(中央社)
- 富邦防疫險續約竟變「先繳先贏」!民怨炸鍋卻有人驚爆「小道消息」聽到賺到(蘋果新聞網)
- 防疫保單之亂/富邦產續保反悔「投訴電話暴增600通」 金管會點出關鍵問題!(ETtoday新聞雲)
- 防疫保單不再續約 惹議(經濟日報)
延伸閱讀
- 防疫保單10大權益問答:居家照護是否能領住院日額保險金?從國外回來檢疫符合承保範圍嗎?
- 李貴敏:防疫保單「陪小孩隔離」不理賠?政府應加強監管合約內容,並從寬認定
- 金管會拍板無症狀、輕症居家照護防疫保單須理賠,隔離期間認定為實際住院天數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楊士範
最新發展:
-
高嘉瑜再批富邦產險「獲利比誠信重要」:5月至今只核保15萬件,要求2週內核保剩下的100萬件 1月前
-
(更新)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親上火線喊話奏效,全台12家防疫險業者均同意採納數位證明 1月前
-
COVID-19若從第5類「降級」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防疫險理賠最多將縮水95% 1月前
-
金管會強勢通過「數位健康證明」可替代醫師診斷證明,產險業者反彈「難以接受」 1月前
-
防疫保單4大亂象難解,業者:COVID-19若降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理賠壓力將減輕 1月前
-
「快篩陽性視同確診」估5月中旬上路,產險業者傾向防疫理賠需附醫師診斷證明 1月前
-
李貴敏:防疫保單續約頻喊卡,是業者拒絕為中央防疫政策買單的徵兆 1月前
-
產險業近年最大財務危機:防疫險狂賠恐掀增資潮,金管會核准動用481億準備金彌補虧損 2月前
Tags:
【一分鐘講堂】不只控糖護腎保心!放寬糖尿病藥物「腸泌素」給付,為什麼能減少健保支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糖尿病人口超過250萬人,每年健保支出近310億元,衍生的慢性腎臟病、心臟病等共病,每年健保負擔費用也名列前茅。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呼籲,若能早期介入使用適當藥物控制血糖並保護器官,不但可降低糖友發生心腎病變的風險,長期還可大幅減輕健保負擔。
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統計,2000至2014年全台第2型糖尿病人口由84萬人逐步上升至220萬人,且以每年約15萬人的速度持續增加。若以此成長趨勢來看,保守估計台灣目前糖尿病人口約有250-300萬人左右,數量相當驚人。
而台灣糖尿病人口逐年攀升的結果,也反映於國內健保給付支出上。根據健保署統計,2019年用於糖尿病的醫療費用,包括藥物、總診療費、住院費、其他醫材等治療費用,總支出近310億元,名列健保十大支出第二名。

血糖失控影響全身器官!糖尿病心腎共病增健保財務負擔
除了糖尿病本身健保支出醫療費用極高外,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李弘元醫師表示,「糖尿病同時也是很多疾病的根源,若血糖控制不佳,將進一步影響全身血管與器官。」
尤其糖尿病引起的腎病變,可謂造成國人洗腎最大元兇之一,而腎臟病更是健保「最燒錢」的疾病,根據健保署2019的統計,慢性腎病治療費用高居「10大燒錢國病」之冠,全年度支出高達533億元。
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三成的糖尿病患者同時併有心血管疾病,健保署同年統計也發現,慢性缺血性心臟病治療費用全年度達122.66億元。綜合上述可知,光是將糖尿病與慢性缺血性心臟病、慢性腎病的健保支出加總,費用就相當可觀,足見糖尿病防治刻不容緩!
想減少健保負擔?糖友控制血糖更要盡早保護器官預防共病
有鑑於此,想要減少健保負擔,及早介入糖尿病患用藥與治療,避免血糖失控引起後續共病的發生非常重要。李弘元醫師指出,「近年來國際上對於糖尿病治療觀念有大幅度的轉變,不再是單純控制血糖,更要盡早保護器官。」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最新公布的治療指引,便建議醫師應從糖尿病患者治療初期就評估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病等共病風險,而腸泌素(GLP-1 RA)與排糖藥(SGLT2抑制劑)即為指引建議優先考慮使用的藥物。
腸泌素不只穩定血糖、體重,研究:更能減少心腎共病風險
其中,腸泌素在穩定血糖、減重、減緩共病上都有優異表現。但到底什麼是腸泌素呢?李弘元醫師解釋,腸泌素是人體腸道原本就會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能促進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並抑制升糖素分泌,達到調控血糖的作用。
腸泌素同時還能進一步作用在人體胃部,抑制胃的排空(胃的排空速度變快便容易產生飢餓感);並促進大腦中樞神經產生飽足感,對於體型較胖(糖胖症)的糖友也有輔助控制體重的益處。
且國外大型研究數據顯示,在血糖控制相同的狀況下,相較其他控糖藥物者,選用腸泌素治療可減少14%的心血管疾病風險、21%的腎病變發生及12%死亡率。因此,腸泌素自然也成為近年來全世界的各大糖尿病學會指引建議的優先治療選擇。
台灣腸泌素藥物健保給付有多嚴格?為何糖友看得到用不到?
雖然腸泌素在臨床益處顯而易見,可受到健保財務吃緊,2019年起健保給付限縮影響,目前國內腸泌素健保給付僅限於糖化血色素達到8.5%,且時間持續長達6個月;或已發生如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等重大心血管疾病者。
但因為多數醫師不會眼睜睜看著病人血糖持續居高不下,大部分在糖化血色素超標但未達8.5%之前就會調整藥物,導致健保給付門檻和臨床狀況有極大落差,使糖友們看得到卻用不到。
糖化血色素換算平均血糖值
- 正常血糖控制目標:空腹血糖130 mg/dL、餐後血糖160-180 mg/dL、糖化血色素7%以下(根據不同年紀與臨床狀況,控制目標會有些微差異)。
- 糖化血色素8.5%時:平均血糖在200 mg/dL以上,相當於空腹血糖接近200 mg/dL、餐後血糖250-260mg/dL,而這樣的數值離建議目標有一段距離。
李弘元醫師指出,如不符合上述健保給付標準者須自費使用腸泌素,每個月平均要花上3000至4000元的藥物支出,還不含門診掛號、診療、照護等相關費用,長期累積下來金額相當可觀。
因此在現行健保給付條件下,造成很多糖友即使血糖控制不佳,卻因經濟不允許,無法及早使用腸泌素治療,進一步增加衍生心腎共病的風險。此一結果不僅對糖友病情控制是一大打擊,長期也反而更無助於降低整體健保財務支出。
3年就回本!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盼下修腸泌素健保給付條件打造雙贏局面
而對於此一現況,李弘元醫師強調,雖然他認同為維持台灣醫療體系長久運作,健保財務考量有其必要性。但就長遠目標來看,腸泌素現有的健保給付標準不僅在臨床實務上有違常理,更不符合國際現況。
李弘元醫師進一步分享,綜觀亞洲地區鄰近國家的藥物給付標準,在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都沒有針對腸泌素訂定類似的使用限制;全世界目前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台灣一樣,必須糖化血色素超過8.5%以上,且持續長達半年才能開立。
同時,李弘元醫師表示,根據糖尿病學會與醫療經濟學專家的計算數據顯示,若能將腸泌素給付標準從糖化血色素8.5%下修到7.5%,雖然短期內藥費支出會增加,但在第三年起即可因減少重大心腎併發症支出,減輕約2300萬點健保支出,相當於前兩年增加藥費支出的總和;且於第四年與第五年分別可節省約6800萬與1億2400萬點,長期下來,有望減少的健保支出花費將相當可觀。
總結來說,如未來相關單位有機會放寬給付標準,幫助糖友盡早使用腸泌素介入治療,不僅有助節省健保開銷,對糖友來說也有器官保護、降低死亡率的益處,是患者與社會皆能受惠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