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他的個人崇拜包裝會被上海疫情撕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經濟下滑、民生維艱的當下,政績乏善可陳的習近平需要在黨內營造備受擁戴的氣氛和景象,以加強二十大連任的合法性。廣西區委的「永遠擁戴領袖、捍衛領袖、追隨領袖」,深圳書記的五個「始終感恩感懷總書記」,便由此而來。
文:鄧聿文(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距離中共二十大還有半年左右,地方黨委陸續在「造神」比賽中語不驚人死不休,其中以廣西區委的表態最為諂媚。其近期召開的第三次全會強調,要盡職盡責,以高度的政治自覺錘煉黨性、忠誠核心,永遠擁戴領袖、捍衛領袖、追隨領袖。
經歷過文革或熟悉文革歷史的的中國人,對上述話中的「永遠擁戴領袖、捍衛領袖、追隨領袖」定會感慨萬千,不錯,這是典型的文革語言,是專門用來對「偉大領袖」表忠的。
自習近平在十八屆五中全會成為中共核心後,官方雖始有意識地在全黨大搞個人崇拜,黨的文件開口閉口「習核心」、頌揚習對中共和中國的貢獻,但最肉麻的,也不過像浙江省委十四屆十次全會所說的這樣——學深悟透、對標對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充分展現省委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緊跟核心的鮮明政治態度,堅定不移做「兩個確立」忠誠擁護者、「兩個維護」示範引領者。
廣西區委的表態與之比起來,又創造了中共表忠文化的一個新高度。
然而,廣西區委的這個效忠絕不會是最後一個。隨著地方黨委全會的相繼舉行以及中共二十大代表遴選工作的結束,如果再有其他省市黨委和官員發出這種表忠,將一點都不奇怪。比如,日前在深圳主要領導幹部調整大會上,已經履新廣東省長的前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一連用了五個「始終感恩感懷總書記」來表達他在深工作五年期間,習對廣東和深圳的「山高水長的關懷厚愛」,把習描繪成一個「慈父」般的領袖。雖然在表忠上沒有廣西區委那麼赤裸裸,可拍馬屁的技巧也是不輸後者。
權力腐蝕人,絕對權力絕對腐蝕人。在一人獨裁體制下,「腐蝕」有兩層含義:一是對官員來說,由於其晉升和政治前景取決於權力最頂端的那個「獨夫」的個人好惡,從而使得他們有動力去巴結討好奉承獨裁者,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不惜扭曲自己,鮮廉寡恥,出賣靈魂。在這種官場文化中,一個正直的人要想不被逆淘汰,就得同流合污,加入表忠潮流。
二是對獨裁者而言,哪怕他開始有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那樣對權力的高度警覺,然而一旦嘗到權力的甜頭,便欲罷不能,難以抵禦權力的誘惑,被各種花言巧語包圍,從起初的排斥慢慢地適應接受,到後來的暗示和鼓勵,認為個人崇拜無傷大雅甚至搞點個人崇拜也沒什麼大不了。毛澤東就曾理直氣壯地說,共產黨應該搞個人崇拜。
集權與個人崇拜
習在政治上師法毛。雖然中共黨章明令反對個人崇拜,但是他的制度設計和政治宣傳,個人崇拜的味道非常濃厚。很難說習近平不知道他的下屬和宣傳機構在為他造神,把他塑造成中國人民的「英明領袖」,這即使不是出自他的指令,也是他默認的。
一般來說,集權和個人崇拜間的界限是很模糊的。也許習集權的目的確實想做點事,然而漸漸地,他會覺得權力不夠用,因為自我認為要做的事太多,這樣就需要集中更多的權力,這樣在做更多事的藉口下,集權的過程本身變成了目的,到最後大權獨攬。此時離個人崇拜只有一步之遙,但這個界限太難把握,很容易在集權的過程中滑向個人崇拜。事實上,事情到這個地步,獨裁者常常主動搞個人崇拜,以此來鞏固權力。
二十大不只是一次權力的重新洗牌,還是一次國家走向的選擇。習要確保他的政治路線在二十大後得到延續並強化,就不能推出代理人,而必須連任。因為推出一個傀儡總書記,鑑於總書記這個職位本身的正當性和權威性,習至少在形式上要屈居第二;另外,就算代理人是習的影子,兩者也無法做到完全同步,代理人會有自己的想法和盤算,不想長時間在身後有一個督軍,從而久必有異心。故對習言,最好還是自己在二十大名正言順地繼續掌舵,做總書記。
當然,習要二十大連任,不會在他上台初期就已規劃好,其時他的權力基礎非常不穩固,其目標和之前的胡錦濤一樣,應該是做滿兩屆交棒退休。可隨著權力穩固,他的政治野心也跟著膨脹起來,最晚在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成為核心,他已經把眼光瞄準二十大。之後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二十大順利連任做鋪墊和佈局。
大體說來,過去九年習執政還比較順當,雖有美國的圍堵,特別又加上疫情的爆發,對他的權力提出了挑戰,可在強力防疫下,有驚無險地渡過了過去兩年。北京冬奧會在部分西方國家的抵制下也順利舉辦。俄烏戰爭則至少現在沒對中國帶來直接的負面衝擊。社會的反習勢力特別是他的政敵,都被他清洗得無招架之功。在外界看來,他的連任沒有問題。
但是獨裁者始終難以放下一種不安感。習在過去九年中,將中國最有勢力的五股人馬都得罪了,將他們中的大部分推到自己的對立面:太子黨和紅二代、以平台經濟為代表的資本和資本家、落馬的腐敗官員、右派知識集團、堅持正統或原教旨馬列毛思想的極左。這五股力量,外加美國和西方的圍堵以及國內和海外的反共勢力,讓習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覺得有無數暗影躲在看不見的地方,伺機反撲和製造事端。
所以當局早早宣稱,今年要把維護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為的就是防微杜漸,確保二十大如期順利召開,不出任何差錯和意外。

開歷史倒車的改變
“中共二十大”的相關議題
- 2022-06-24 北戴河會議前夕出現特斯拉上路禁令,中共在擔心什麼?
- 2022-05-17 中共新文件規範退休老幹部,特別是「曾任領導者」不得妄議黨中央
- 2022-04-28 習近平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他的個人崇拜包裝會被上海疫情撕毀
- 2022-03-16 俄烏戰爭下的中國兩會:低調求穩只為確保秋季二十大習近平順利連任
- 2022-03-05 【逆滲透中國】中共二十大前是「反腐高峰期」,劍指江派元老,成為習近平續任掌權之敲磚石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