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俄烏戰爭下的德國:政府表態要為民主價值而戰,但是能源上卻不能沒有俄羅斯

俄烏戰爭下的德國:政府表態要為民主價值而戰,但是能源上卻不能沒有俄羅斯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看烏克蘭抵抗俄國挺了好幾個星期未敗,德國政府表態要為民主價值而戰,援助烏克蘭的代價是要不計一切地反制俄國,但是德國的能源不能沒有俄國,至今現在的德國民眾雖沒有戰爭搏擊,在經濟上卻是一片創傷。

文:劉威良

德國車站迎接難民與學校的烏克蘭新同學

在德國看到最多烏克蘭國旗黃藍標誌的地方,就是各個大大小小的火車站,上面註示著註冊登記的方向。烏克蘭居民本來就可以無簽證來德國90天,現在戰爭的緊急情況,讓他們來到德國可以馬上允許工作,無須像其他地方來的難民必須透過嚴格審查。其他難民在尚未被承認之前,如阿富汗或中東來德國的難民即使他們有職訓,有學校就讀或是有工作,他們只要審查資格未通過,隔天就都會被驅離送走。

烏克蘭來的難民同樣與中東一樣經歷戰爭,他們可以無條件停留90天之外並保證延簽一到三年不等,有強烈的差別待遇。不過即使德國接收烏克蘭難民的條件優厚,這次湧來德國有註記至少37萬絕大多數為女性及未成年的烏克蘭難民,其中三分之一多認為戰爭是短暫的,不久之後她們將再重回烏克蘭。

俄烏戰爭在千里之外煙囂塵上,德國這邊有了過去的接收難民經驗,面對這波的烏克蘭難民潮,長期從事志工的組織與相關機構都漸漸上了軌道,顯得井然有序。4月初的某一天,本地的德國小學開始有了第一名從烏克蘭來的小學生來到二年級的班上。一早來到學校,看到他沉默地坐定在班上,一身拘謹的白襯衫,好像故意給他換上上層階級家庭來到班上的感覺,相較於原來班上男同學都穿著隨意簡便,他外觀衣著被大人們打扮地整齊得突兀。

突然之間,我想到前個周末老師接到校長通知,要老師在周末準備好三個書包及文具用品,因為會漸漸有烏克蘭學童到校,這些文具就先讓老師自己去張羅。個人突發奇想建議老師,為什麼不問班上同學,讓同學家中有多餘的文具捐出來幫忙?老師的回答讓我有些錯愕,她說班上同學不應該知道烏克蘭來的學童是貧窮的。

這個同學小小的身軀,顯然承載著沉重的壓力,來到二年級的班級,他沒有笑容只有聽命大人的安排。兩位成年女性帶他來學校班上,她們一個翻譯,一個跟老師交談。他搓著雙手,似乎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顯得有些緊張。

老師安排好同學之後,也特意讓早些年前來德國移居的德裔俄語家庭學生坐在他身旁當翻譯。俄語是同學家中的母語,用俄語翻譯給烏克蘭學生的安排絕對是好意,不過也聽說烏克蘭學童被俄語家庭學童霸凌的非常嚴重。或許是接受俄語訊息的家庭得到的普亭大內宣所形成的價值觀與西方國家天差地別。

RTS7B1DP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在德國的烏克蘭人慶祝復活節

德國年輕人觀點

德國年輕人歷經這幾年來的上百萬不同宗教種族的難民接收,大多對各國難民不陌生,但這些決策都不在他們手上。這次的俄烏戰爭來得太突然,過去根本不可能想過在自己所住幾近1000公里外的地方會爆發真槍實彈的戰爭,畢竟這樣的戰爭已經離他們的年代很久。此次戰爭對大多數年輕人的情緒波動都很大,他們難以消化也無法面對。

因為他們幾乎不敢相信戰爭的爆發如此貼近又真實,許多人選擇刻意不談。有人自認沒有能力談不知如何談,問他們接收烏克蘭人來家中住的可能,他們多搖頭。有些則是認為普亭現在根本不可信,對於戰爭心中充滿害怕,但因日常瑣事的繁忙也就轉移懼怕而自然淡忘。

這當中也有少數人認為美國的錯最大,挑撥德國或歐盟與俄羅斯分裂,因為地緣的關係歐俄是一體的,彼此的利益相關綿密。歐洲國家因為地緣關係和俄羅斯友好是必須的也是自然的道理,不應該彼此有敵意而是互補所需。而近年來美國在後面推動烏克蘭親北約的種種動作,根本就是挑釁俄羅斯。

反美的年輕人認為,烏克蘭應該完全中立或是最好偏向親俄,這才是歐洲共同利益的王道,因為這可以讓俄羅斯的危機感減到最低,唯有這樣才是對歐俄最大的安全保障。

對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德國年輕人來說,烏克蘭民主不民主根本不重要,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因為利益相關而與俄羅斯維持良好的關係,才是長久之道。在這些人看來,德國不過就是美國的小兄弟,因此不能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而必須在美、俄兩大霸權之間犧牲自己的利益。

當然這之中也有比較有世界觀而人道的年輕人會認為,德國雖然有民生的危機,但因為有錢的關係,這些浮在檯面上的問題都可以解決,比較受到嚴重影響的是那些需要烏克蘭農產輸出的非洲國家,因為戰爭他們的農糧可能受到極嚴重的減縮而加重飢荒。

另外也有人認為雖然身邊人開始厭倦烏克蘭撐這麼久,讓人民失去和平,但她個人身為西方國家的子民,不應該只追求自己的舒適與利益,更應該尊重別人為自由而戰的決心,希望更多人聽到烏克蘭的聲音與花一點力氣去了解什麼是在獨裁體制下的生活。雖然戰爭的畫面非常可怕,但她認為如果不阻止普亭侵略行為,那麼他的野心會更大,所以她支持全力支援烏克蘭奮戰,甚至希望德國軍隊可以協助烏克蘭多一些。

RTS7A3ZT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前兩總理親俄,鎖住德國咽喉

德國在這次的俄烏戰爭中,衝擊最大的當然是天然氣還有原物料的石油,接續引發的還有電價。自從發動戰爭之後,隔天起的天然氣的價格就上揚三分之一。價格上揚之外,最擔心的是,如果不用盧布付款自4月起就沒有足夠的天然氣了。

現在不是歐盟要打擊俄羅斯的問題,而是俄羅斯完全可以反制。如果俄羅斯一不做二不休,根本無須射什麼核彈只要把天然氣的管路轉緊,從此不送天然氣給歐洲,那麼工業停擺的嚴重損失、挨餓受凍得可是歐洲老百姓。

之前要反普亭的德國民眾曾自發性發起停電行動,這根本只是部分西方人士做給自己看得,感覺好像有與烏克蘭站一起,實際上任何的反制俄羅斯都是自斷生路,有如嬰兒斷絕母奶般地斷絕自我生存一樣可笑。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