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賢賢:錯上加錯、火上添油,華視跑馬燈風暴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沒有證據,無法斷定兩次跑馬出包是不是「故意」的。我試圖開展新聞播出的流程,讓大家看到,華視出狀況,似乎是系統性的崩壞。
文:馮賢賢(媒體工作者)
4月20日,華視晨間新聞在早上7點多出現驚聳的跑馬假訊息,包括「新北市遭共軍導彈擊中…」、「板橋車站疑似遭敵特工縱火及施放爆裂物…」、「受戰爭影響,各地爆發民生用品搶購潮…」、「中共備戰頻繁,總統發布緊急命令…」等。
華視新聞出錯震驚全國
經媒體報導後,華視說明,跑馬文字是新北市消防局提供,用來製作防災演習影片,但因工作人員「誤植」,才會出現在新聞中。
這個「誤植」是怎麼回事?原來華視替新北市錄製防災演習影片,使用新聞的橫式跑馬版面,錄影時畫面底下跑馬說明災害情境,但錄影結束後,A導播沒將這些跑馬內容刪除,就電腦關機。4月20日,負責晨間新聞的B導播重新啟用橫式跑馬,但是他沒有在事前檢查內容,值班的編輯也沒確認內容,導播就按鍵讓恐怖假消息跑馬出去了,而且8分鐘之後才由主播說明道歉。
電視新聞是以秒計算的,八分鐘算天長地久了。
新聞傳開後,舉國譁然,陰謀論四起。很多人無法相信這樣的錯誤不是故意的。華視公布懲處名單,包括兩位導播、編輯、晨間新聞製作人等共八人。
代總經理陳雅琳於4月21日請辭,被陳郁秀董事長慰留。但接近午夜時,又傳出華視跑馬在4月20日早上其實出包不止一次。9點多的時候,新聞跑馬二度出現嚇人的假消息:「大屯火山爆發,岩漿滾滾而下」、「台北凌晨下起拳頭大冰雹,市區交通大亂」、「巴士海峽發現石油,預估蘊藏量100萬桶」。

錯上加錯,火上添油
華視解釋說,第二次的錯誤跑馬,是因工作人員以「無意義之錯誤文字」測試跑馬系統,但未正確關閉模版,才會再次播出假消息。
所謂火上加油,大概就是這情境。
4月22日凌晨,華視又發聲明,宣布董事長陳郁秀辭華視與公視董事長,代理總經理陳雅琳也辭職。
此事的政治究責部分,似乎已經落幕,但衍生的問題才開始。第一,華視和公視要怎麼辦?第二,民進黨政府有沒有學到一點教訓?兩件事是合而為一的。有學到教訓,未來才有可能改進公廣的治理。
看問題,要能掌握細節。我們先從華視的新聞工作現場來看。
發生錯誤完全是系統崩壞使然
電視新聞是高度勞力密集且環環相扣的產業,新聞播出,涉及新聞產製、棚內錄影、工程傳輸、資訊支援、美術動畫、新聞資料庫等龐大的專業系統同時啟動,還有廣告業務和宣傳。
一則新聞的誕生,從採訪主管下指令、文字/攝影記者採訪、文字看帶寫稿、文稿經製作人審核、文字跟攝影過音剪輯、主編將所有新聞排序下標、導播組人員在副控管控畫面聲音及標題和跑馬、主播進棚播報、棚內現場指導和多機攝影作業、工程人員傳輸訊號、資訊系統負責網路作業等等,沒有一個環節可以出紕漏。
4月20日早上,華視第一次跑馬出包,前後兩位導播都沒有做該做的動作。已錄完的跑馬資料沒刪除,將播出的內容沒檢查。編輯也失職,而所有的現場工作人員都對於假訊息的播出毫無警覺,把關機制每一關都失守。
第二次出包,竟是為了更正前次錯誤,測試跑馬時再度犯錯。
令人無法理解的是,為何測試的文字內容,不是「四月天氣不穩定,請大家出門前先看氣象預報」這種就算不小心播出,也不會有事的內容,而是上述驚悚假訊息。那些奇怪的假訊息並非唾手可得,在廣告時間緊急作測試,怎會生出如此奇怪的內容,也難怪陰謀論更加滿天飛。
我沒有證據,無法斷定兩次跑馬出包是不是「故意」的。我試圖開展新聞播出的流程,讓大家看到,華視出狀況,似乎是系統性的崩壞。
如果這個判斷成立,原因當然很複雜。紀律不彰,很久了。鐵飯碗造成的怠惰,可能更久。昔日威風八面的老三台影響力不再,債臺高築,設備老舊,組織死氣沈沈,也很久了。新聞台開播後人力不足,人員疲憊,士氣低落,長官未積極解決問題,都可能是出包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烏鴉建言從不被當一回事
從2016年底至2019年夏天,我曾出任華視董事,對於此次「出包」,有一種既視感。結構性的問題,必須從組織再造、加強財務紀律、掃除積弊、改良工作文化、內容創新等各方面著手。
我曾在董事會不斷提醒,但意見經常被冷處理。陳董事長似乎對於自己指定大戲題材、直接插手屬於總經理職權範圍裡容易得到掌聲的業務,以及其他一些不足與外人道的事最感興趣。對於無法立竿見影、又要得罪既得利益者的改革,例如弊案的追究、人事的改革、財務的健全化,她顯然無心著墨。
如果她有心改革,華視不會債臺高築、積弊深重到幾乎已看不見爬出深淵的路徑。它唯一能繼續借到錢的憑藉,就是那價值數百億的土地資產。這些老本,一年一年被負債侵蝕掉,以債養債,反正是納稅人的錢,誰也不痛。
這是我在董事會開了幾十次會之後觀察到的心得,也是最後我決定辭職的主要原因。辭職那年,華視的負債終於超過資本額,寅吃卯糧,但公司既不做人事改革,也不圖內容創新跟上時代,沒有任何償債脫困計畫。記得我在董事會上說,身為董事,我對於替這樣並非投資於未來的債務背書感到非常不安,我反對繼續舉債。但說也是白說。
陳郁秀在辭職後寫給華視員工的信裡說:「可惜組織、設備及部分同仁心態的老舊,跟不上新興媒體轉變的速度與潮流,而導致公視、華視近期錯誤不斷…身為董事長的我請辭,是為了負起最後的行政責任…」。
上廁所這樣的日常小事,其實是真正的人生大事—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呵護男性下半身的幸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說到男性如廁的問題,其實還真不少,像是便秘、擦拭不乾淨、甚至碰瓷等衛生問題,讓不少男性為之困擾。這次就讓我們透過醫師的角度來看看,面對這樣的問題可以如何解決?
根據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的統計,人一生大概要花三年的時間坐在馬桶上,而每一次上廁所時的體驗和品質,更是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我們的情緒和身體健康狀況。
男性如廁的三大問題,你中了幾個?
對大部分的現代男性來說,好好上廁所幾乎算得上是種挑戰。舉例來說,便秘和痔瘡這兩大國人常見的問題,來自於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焦慮、飲食失調等生活習慣。但這些生活習慣,同時也是每天趕著通勤、開會,時常熬夜加班的男性們,必不可免的工作樣貌。在日積月累之下,便秘和痔瘡的困擾,常常就這樣默默地出現,想上不敢上,或者想上又上不出來,讓如廁成為生活中隱性的壓力來源。
此外,腸躁症也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問題。由於腸躁症有可能出現腹瀉的情況,也往往讓人擔心自己擦不乾淨、污物沾染到手上,留下令人不舒服的異味,成為許多男性的困擾。但是,如果因此以大量衛生紙反覆擦拭,除了留下垃圾,造成環境負擔之外,更有可能傷害脆弱的肛門肌膚,紅腫、破皮,甚至發炎、疼痛,同樣影響了生活的品質,造成心理壓力。
除了排便,男性排尿的問題也不少,例如近年來引起不小討論迴響的議題——男性尿尿,站著好還是坐著好?站姿的支持者認為,坐下的時候生殖器容易撞到馬桶圈,感覺很不乾淨,也不舒服;但是站著尿尿所造成的大量噴濺,不只沾染馬桶圈,甚至周遭的地板也要遭殃,最終需要花費更多心力去維持廁所的清潔與衛生,有些時候還因此造成家中成員的爭執。而且噴濺出來的尿液,也是細菌繁殖的最佳環境,如果不小心摸到加上抵抗力差,可能就會讓表皮有傷口的地方感染,實在令人頭痛。

好好上廁所不難,靠這招就夠
要改善這些男性如廁的問題,家醫科洪暐傑醫師認為,溫水便座是個好方法!以痔瘡為例,在臨床上的治療方法之一就是溫水坐浴,因為溫水可以很好地促進肛門口血液循環、減輕壓力,讓脫出的內痔回縮。而在如廁後,利用溫水便座來沖洗肛門,就如同溫水按摩般,一方面改善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同時減緩便秘、痔瘡帶來的問題。
至於如廁後的清潔,洪醫師則有「衛生紙乾擦不如濕紙巾擦,濕紙巾擦又不如使用溫水便座清洗」的建議。因為溫水沖洗,一來可以避免衛生紙反覆摩擦肛門所造成的傷害,二來也不怕糞便沾染到手,更不會造成後續環境衛生問題,一個動作就能擺脫令人不適的擦拭問題,真是要幫溫水便座拍拍手。
那麼男性尿尿是站著好還是坐著好?洪醫師建議道:「坐著尿尿除了避免尿液噴濺之外,其實好處很多,比方男性尿尿的時候,容易因為血壓改變而出現頭暈的狀況,站著很有可能因為頭暈而跌倒,但坐著的風險就相對低了許多。」但如果已經很習慣採取站姿,又不想因為尿液噴濺而造成家中成員困擾的男性,可以考慮裝設能在馬桶中生成泡沫的溫水便座。除了利用泡沫破壞水的表面張力之外,泡沫也能直接擋住反彈濺起的尿液,大幅阻止噴濺的情況。尿液不再噴得到處都是,廁所就可以更長時間的維持乾淨、衛生的狀態,同住的家人使用起廁所也更愉快。

在潔淨的溫水中,找回如廁的幸福感
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是解決男性如廁問題的專家,更是一家人廁所的守護者。360度噴灑泡沫所形成防護圈,包覆了馬桶內壁,能夠阻隔髒污、減少附著,讓尿尿的噴濺問題成為過去式,打掃起來更輕鬆。
既然說到打掃清潔,就不能不提到Panasonic貼心設計的一體式無縫不鏽鋼噴嘴,在使用者「著座後」、「使用前」,「使用後」等三個階段,都會自動進行清潔,從根部到前端徹底除污,強效抑菌高達99%;再加上與肌膚接觸的便座表面採用Ag+銀離子抗菌,符合日本SIAA嚴格的抗菌標準,即使是多人共用也很安心。

在使用者體驗上,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採用先進的日本瞬熱技術,以快速節能省電的方式、提供不間斷的溫水,更設計了高達25種的洗淨模式,從水溫、水速、出水方式等,都能依照個人喜好調整,讓那些因為痔瘡、便秘或者腹瀉所帶來的疼痛、壓力,在自己喜好的溫水水流沖洗之下獲得改善,得到療癒的感受。

從裡到外,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的體貼設計,就是要為所有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舒適感。不想再讓上廁所成為困擾的男性朋友,請讓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呵護你的需求,用全新的如廁體驗,扭轉你下半身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