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示警莫斯科擬「合理化侵烏」在俄占領區辦假公投,大基輔地區已發現1150具平民屍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超過兩個月,諸多城市被夷為平地,但俄軍未能拿下首都基輔(Kyiv),現正試圖攻占烏國東部兩個州。西方認為這次戰役將是戰爭的決定性轉捩點。
(中央社)德國國會28日通過決議,要求政府軍援烏克蘭重型武器,改變長年來不出口武器到衝突地區的立場;俄方宣布,由俄軍占領的烏克蘭南部赫爾松(Kherson)地區,自5月1日起將開始使用俄羅斯盧布。
德國會決議提供烏克蘭重武器,籲中國支持停火
德國執政的社會民主黨(SPD)、綠黨、自由民主黨(FDP)與最大反對黨基民/基社聯盟(CDU / CSU)28日聯手在國會通過決議,強調為捍衛歐洲的和平和自由,要求政府繼續提供烏克蘭需要的軍備,包括重型武器和複雜系統。
決議中並支持德國政府交換武器的變通做法,由中東歐國家先供應烏克蘭士兵熟悉的前蘇聯和俄羅斯坦克,德國事後再補償這些國家西方的武器系統。
德國國會在決議中還要求政府向中國表達德國和歐盟的期待,放棄「支持戰爭」的態度,主動支持停火的努力。
加拿大國會通過動議,認定俄在烏克蘭種族滅絕暴行
加拿大國會27日一致通過動議,認定俄羅斯「對烏克蘭人民的種族滅絕暴行」,並認可「系統性和大規模戰爭罪和人道罪」的證據。
這項動議由加拿大左派新民主黨(New Democratic Party)議員麥佛遜(Heather McPherson)提出。
「大規模暴行」包括「蓄意殺害烏克蘭平民的系統性案例,褻瀆屍體」、酷刑、強暴,以及「強行將烏克蘭兒童帶到俄羅斯領土」。
根據文件,加拿大下議院藉由通過這項動議,認定「俄羅斯正在對烏克蘭人民犯下種族滅絕罪行」。
UN秘書長造訪基輔,呼籲俄配合國際刑事法院調查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28日訪問基輔時呼籲俄羅斯當局配合國際刑事法院(ICC),調查是否於入侵烏克蘭時犯下戰爭罪。
古特瑞斯表示,「我完全支持國際刑事法院,而且我呼籲俄羅斯聯邦接受並配合ICC調查。但當我們談到戰爭罪的時候,切莫忘記最糟糕的罪行就是戰爭本身。」
這是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古特瑞斯首次造訪飽受戰火蹂躪的烏克蘭,他之後將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會談。
大基輔地區已發現1150具平民屍體
烏克蘭警方28日表示,俄羅斯入侵以來,大基輔地區已經找到1150具平民屍體,其中五到七成的屍體上可見槍傷彈痕。
大基輔地區警察局長涅比托夫(Andriy Nebytov)在上傳推特的影片中表示,其中在布查鎮(Bucha)發現的屍體數量最多。當地在俄軍撤離後,已尋獲數百具屍體。
俄羅斯否認入侵烏克蘭後鎖定平民攻擊,並稱對俄軍在占領期間處決布查鎮平民的指控是「駭人聽聞的捏造」,目的在詆毀俄軍。
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區,5月1日起使用俄盧布
俄羅斯新聞社(RIA)28日報導,一名官員透露,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地區自5月1日起將開始使用俄羅斯盧布。
根據俄新社,來自赫爾松區的「軍政局」官員斯特雷穆索夫(Kirill Stremousov)表示,使用盧布的過渡期將達4個月,在這段期間烏克蘭的官方貨幣荷林夫納(hryvnia)也能流通。
若干預對烏軍事行動,普亭揚言立即做出軍事回應
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27日警告,若有任何國家干預莫斯科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俄羅斯將立即做出軍事回應。
普亭對國會議員說:「如果任何人開始從外部干預目前的事件,對我們構成無法接受的戰略性威脅,他們應該知道我們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做出回應。」
普亭說,俄羅斯軍方將會毫不猶豫地使用最現代的武器。
美示警莫斯科擬在俄占領區辦假公投,藉此合理化侵烏
美國28日指控俄羅斯打算在烏克蘭境內的俄軍占領區就獨立議題舉辦假公投,藉此合理化攻奪烏克蘭領土的行動。值此之際,俄軍正在加強攻擊烏國東部。
路透社報導,美國駐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使團指出,克里姆林宮可能企圖運用「從歷史黑暗篇章竊來的陳腐劇本」,在俄軍占領的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地區舉辦「假公投」。
美國使團表示:「這類偽造的、非法的公投,無疑將伴隨一波虐待行徑出現,對象為試圖反對或破壞莫斯科計畫的人。」
「國際社會應弄清楚,永遠不能視這類公投為合法。」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超過兩個月,諸多城市被夷為平地,但俄軍未能拿下首都基輔(Kyiv),現正試圖攻占烏國東部兩個州。西方認為這次戰役將是戰爭的決定性轉捩點。
雖然俄軍上月被趕出烏克蘭北部,但烏東有牢固的親俄勢力,莫斯科支持的分離主義者2014年起就占領若干土地。此外,俄軍也握有3月在烏克蘭南部攻占的大片領土。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2022烏克蘭危機:普亭警告他國勿干預,馬里烏波爾軍民懇求「敦克爾克撤退」模式救援
- 英國外交大臣點名俄軍「全數撤出」烏克蘭,一改過去怕激怒普亭的鴿派態度
- 借鏡烏克蘭如何建立敵我意識,突顯台灣母語教育正是對抗中國的重要武器
- 俄羅斯回擊「不友善國家」,歐盟國家波蘭、保加利亞遭斷供天然氣,希臘承諾伸援鄰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 2022-04-30 馬斯克動搖了俄羅斯的石油經濟,進而觸發普亭入侵烏克蘭?
- 2022-04-29 「奇異博士」班尼迪克康柏拜區收留烏克蘭難民,表示:「希望我的家,能夠帶給人們安定力量」
- 2022-04-29 美示警莫斯科擬「合理化侵烏」在俄占領區辦假公投,大基輔地區已發現1150具平民屍體
- 2022-04-29 與俄羅斯友誼不再:烏克蘭467個地點考慮改名,甚至出現以英國首相命名的「強森街」
- 2022-04-28 英國外交大臣點名俄軍「全數撤出」烏克蘭,一改過去怕激怒普亭的鴿派態度
好想住桃園!市民最有感的「宜居智慧城市」發展秘辛大公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城市該如何串聯企業、社會及公民組織,創造永續價值?依據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市調結果,帶大家一窺國門之都「桃園」,為了宜居智慧城市付出哪些努力。
桃園作為臺灣與世界接軌的第一站,面對永續未來的國際共識也採取了諸多措施,期盼能藉此逐步實踐「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
城市宜居的關鍵是什麼?過半民眾認為「交通運輸」政策影響最有感
這次問卷中,我們以「城市居住的理想藍圖」為題,詢問網路民眾最重視城市發展的哪些面向。結果發現,不分年齡性別,多數民眾對「宜居城市」都有相當類似的想像,最重視的三個方向分別是「大眾運輸與交通便利性」(52.9%)、「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38.8%)及「社區安全與治安狀況」(33.7%)。
不論上班通勤、日常生活,還是旅遊觀光,「移動」都是行動的必須過程。一座城市是否宜居便利、能否永續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整體運輸系統的設計規劃、市政措施完善與否。這次市調也發現類似的結果,像是談到近期桃市府讓民眾最有感的施政項目時,有將近四成的民眾選擇了「基北北桃通勤月票都會通」以及「鐵路地下化工程及捷運路網建設」等交通相關的政策。
另外,根據本次調查顯示,16-40歲的族群較為重視「教育資源的質量與分配」、「政府服務的效能」以及「文化節慶與娛樂活動的豐富程度」;41-60歲的桃園民眾則較為重視「醫療服務與設施品質」、「居住環境周邊設有公園綠地」以及「友善高齡者、身心障礙等群體的設施」;而詳加檢視近一年來桃市府所推出的政策或活動,許多也正好對應到前述的需求,例如「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結合科技執法的「靜桃專案」、舊城區改造、參觀人次破千萬的「世界客家博覽會」、擴大肺癌篩檢、加速設立市立醫院及特色診所、興建7座旗艦型公園與推動「高齡友善換居社宅專案」等,是桃園民眾除交通類別以外的有感施政措施。

而針對整體都市發展,今年由張善政市長召集成立的「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也開始著手短、中、長期的舊城再生規劃,並布局城市大型公共建設,關注人行空間與城市關係的有序發展;搭配桃園現在進行式的鐵路地下化工程,進一步推動車站周邊產業轉型及土地活化,更將效法歐美成功先例,規劃興建長16公里的綠色廊道,打造回歸人本思維的城市空間,提供市民最宜居、舒適的生活藍圖。
傳產轉型、新創支持、文化深耕:城市發展的永續金三角!
不過,僅是安全完善的交通路網還不夠,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是攸關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調查指出,約三成民眾認為「提供傳統產業轉型的資源」(31.7%)、「支持產業創新發展」(31.3%)、「鼓勵農業轉型與特色觀光發展」(27.8%)是城市發展中相當重要的產業元素。

在青創產業的扶持上,桃市府近年設立了許多創育機構,例如專注孕育AI及智慧機器人等物聯網科技團隊的「新明青創基地」,及今年新成立、以整合電商平台資源為目標的「中路電商基地」。而未來更將成立「中路青創加速器基地」及「A8產業加速器」,分別催化能接軌國際的頂尖團隊,與協助傳產數位轉型。此外,桃市府也透過相關計畫提供創業辦公硬體、培訓資源,積極媒合青創團隊,並提供在地市場驗證機會,期待透過青創團隊產品規模化的過程,帶動整個桃園的產業升級。

此外,富有在地特色的人文觀光也是近年桃市府大力投入的領域,像是透過創新形式與傳統禮俗的融合「大溪大禧」,將關聖帝君聖誕遶境打造成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今年全新打造的觀光品牌「探索北橫」,推出數條能充分感受山水風光、體驗原民文化的主題遊程。不僅如此,桃市府也積極串聯周遭縣市的觀光資源,聯合推出整合了北北基桃共30處旅遊景點的旅遊套票,藉此導入更多的外部資源,促進桃園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

二度奪下永續城市特優獎!持續邁向更宜居、更智慧的桃園
針對「永續經營」相關作為的重要性認知,絕大多數民眾認為「大眾運輸路網的長遠規劃與建置」(40.3%)是落實永續的關鍵。桃園作為全台第一個符合聯合國推動「奔向淨零」(Race to Zero)倡議的城市,於今年3月29日率先發表桃園邁向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除規劃空氣品質淨化區、打造全齡友善的共融式公園綠地、協助企業產業轉型,更積極建置及完善市內捷運路網,全方位實踐淨零的永續目標;其中,桃捷綠線中壢延伸線綜合規劃,交通部同意捷運綠線從G01站延伸至中壢車站(桃捷A23),連結捷運綠線與機場捷運,形成桃園首條環狀捷運路網,而捷運三鶯延伸八德、棕線計畫,均已針對交通部審查意見提出修正,期盼今年底可獲行政院核定。

此外,桃園更再度榮獲今周刊「2023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的「永續城市特優獎」及「經濟力特別傑出獎」,展現桃園無論民間企業抑或政府機關,都將永續發展視為重要目標。而明年更將整合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及資訊科技局設立「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期盼藉由組織整改消弭隔閡,讓各單位的目標、任務都更加明確並發揮效益,並優化各項公共服務,為市民打造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使「智慧桃園」的目標更上層樓。

桃市府在都市景觀、城市機能、產業精進及施政效能等面向的耕耘,短期成效不僅為民眾所有目共睹,長期觀之,更是為桃園往後的蓬勃發展打下關鍵基礎,使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正實現。
【桃園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