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之八王之亂(四):晉惠帝「大顯神威」背後,是能征善戰的長沙王司馬乂

魏晉風雲之八王之亂(四):晉惠帝「大顯神威」背後,是能征善戰的長沙王司馬乂
《全軍破敵・三國》資料片〈八王之亂〉,SEGA發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d

就在司馬乂擊殺齊王後三個月,四川革命領袖李特也戰死了。可革命的浪潮,已經不會停歇,李特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志業。而在季漢起家地轟轟烈烈革命的同時,東漢起家地也不甘寂寞了。

荊州北部的義陽,過去叫做南陽的地方,展開了劉氏起義。起事者本名張昌,趁著益州李亂吸收了一些人馬,自己改名李辰,扶助南陽劉氏起義。這劉氏也是改名的,沒有漢室血統,但不妨礙在這個自由的傳奇時代,再一次開啟「李助劉興」的東漢光武傳奇。

司馬乂自然是要派兵剿匪的,但張昌也是一個天生神力若有神助,傾朝廷與荊州之力,都無法打敗他……。這對於司馬乂的統治,自然是一大致命傷,更不要說,河間王就是負責對付李特那邊的將軍。你去探討細節,關中部隊跟益州李特的僵持,可以說嘴的事蹟不會比丟臉的多。但群眾永遠只關心結果,還不是最後的,只是目前的結果。

河間王部隊斬殺叛軍首領,朝廷執政部隊兵敗如山倒。

天高氣爽,正是革命時節。河間王重施故技,讓司馬乂殺害了3名大臣後,順理成章的興兵了。為了爭奪執政權,連民變都可以利用進去,八王之亂的失心瘋,就是這麼在中國歷史上寫下新高度。

1564587910_783298
《全軍破敵・三國》資料片〈八王之亂〉,SEGA發行
擔任征西大將軍的河間王司馬顒

前面說過,司馬乂是很懂天子重要性的親王,也為這次兵變,增添了全新風采。

帝旋軍于宣武場。

帝次于河橋。

甲申,帝軍于芒山。丁亥,幸偃師。」

帝旋于宮。石超焚緱氏,服御無遺。丁未,破牽秀、范陽王虓于東陽門外。戊申,破陸機于建春門,石超走,斬其大將賈崇等十六人。

有沒有感受到,晉惠帝司馬衷調兵遣將,運籌帷幄,衝鋒陷陣的熱血畫面呢?看上去如此神勇無敵,甚至大敗敵軍,斬殺數將的晉惠帝,怎麼可能會輸?但史書也表現出,等到司馬乂被「內部刺殺」之後,晉惠帝就無法大展神威了。

沒錯,一對照司馬乂傳就會知道,從頭到尾能征善戰,以百擊千,無所畏懼的一直是司馬乂。(這個完全用原名,因為讀起來跟司馬懿一樣,有莫名的快感)但司馬乂也僅僅是自己會打仗而已。上面大破敵軍之後,司馬乂要求晉惠帝發出詔書,讓各地支援士兵糧草,結果只有一座城接令。

原來不是司馬懿,是關羽啊。跟著天子與司馬乂一起行動的小朝廷,知道就算司馬乂再能打,這樣下去也是死路一條。這時,父親是賈后時代大宗師(宗室導師)的第八王「東海」登場了。

東海時為三公之一,聚集了3000人,總算將這個萬人敵版本司馬乂擒住。

以少數兵馬制住趙國,參與三王伐趙。又憑百人之力,逆轉壓倒齊王,奪下執政大權。最終更以朝廷禁軍,頑抗兩大軍區侵攻……他,就是八王之亂的第五個攝政王。

長沙厲王司馬乂。

八王之亂,逐漸的接近尾聲,而西晉這個王朝,明顯也要差不多了。荊州的叛亂,延燒至徐州跟揚州,朝廷依舊內鬥不休。面對這樣的局勢,成都王司馬穎對於洛陽也完全沒有興趣了,他想要回去根據地鄴城當他的山大王。

當個廢物。

為什麼原本號稱最優秀的成都王司馬穎,這時候完全成了一個廢宅?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魏晉風雲之八王之亂(五):六王內戰進入下半場,堪比東漢末年的亂世再臨
  • 魏晉風雲之八王之亂(六):僅剩東海王司馬越獨掌大權,但他真的笑得出來嗎?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