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產險業近年最大財務危機:防疫險狂賠恐掀增資潮,金管會核准動用481億準備金彌補虧損

產險業近年最大財務危機:防疫險狂賠恐掀增資潮,金管會核准動用481億準備金彌補虧損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若以產險公司以「清零」為主要背景的防疫保單而言,保單承保量大,確診或居家隔離者越多,虧損則越高;而目前市場上,承保件數較多的公司,多為金控公司下的產險公司,有能力承擔因理賠而衍生的子公司增資需求。

近日台灣疫情又起,確診人數大幅攀升,導致產險業者掀起「防疫保單改版潮」,新推出的防疫保單不再針對隔離、確診者提供定額補償;而金管會也首度承認疫情風險轉變,保險公司「資本適足率」將面臨挑戰,代表各公司恐有增資壓力,並准業者動用準備金481億彌補虧損。

產險業者掀起「防疫保單改版潮」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目前防疫保單累計承保達1600萬件,倘若扣除疫苗險,還有1100萬件,再扣除到期案件,有效的防疫保單契約則是600萬件;另,尚未核保或在途保單約有100萬件至200萬件左右。

產險業業內人士告訴《中央社》,這是近年來面臨最大的財務危機。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對此回應,目前尚不能說有破產機率,但是要密切注意。

他進一步解釋,若以產險公司以「清零」為主要背景的防疫保單而言,保單承保量大,確診或居家隔離者越多,虧損則越高;而目前市場上,承保件數較多的公司,多為金控公司下的產險公司,有能力承擔因理賠而衍生的子公司增資需求。

施瓊華也於立法院會後解釋,日後隔離政策改變,匡列人數減少,加上產險公司動用特別準備金沖抵、大股東掏錢增資下,並不會有倒閉問題。

至於,外界關切獨立小產險公司是否破產,金管會回應小公司防疫保單出單量不多,影響也有限,有關部門也會密切注意。

根據情勢金管會將依照規定,要求業者增資時就會要求增資,且業者也會調整和改善。另外,金管會也告訴《關鍵評論網》,已成立之保險契約,權益不受影響,產險公司如已寄發續保通知書給保戶,並收取保費,就代表保險契約即為成立,強調讓民眾權益受損。

金管會坦承疫情擴大影響資本適足率

外界擔憂防疫保單影響資本適足率(RBC),也就是若發生重大事件時,保險公司能夠承受的比率。因此,為了不影響保戶權利金管會定調4大方向:

  1. 防疫保單核保、續保及理賠爭議,回歸各公司核保政策及保單約定辦理;
  2. 保險公會對防疫險疑義及實務問題,作通案性說明,個案爭議由金融評議中心派專人諮詢及服務;
  3. 不能再以防疫政策改變,增加超過防疫險保單約定的額外負擔,否則將影響保險公司清償能力,對其它保單的保戶不公平;
  4. 緊盯保險公司理賠及財務指標,且要求各公司就防疫險對財務面影響,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專案報告,以利掌握公司經營狀況。

金管會初估,若300萬人確診,考量居家隔離匡列者減少、業者收回特別準備金、大股東掏錢增資下,基本上產險公司應該還能承受得住。

但為防萬一《聯合報》報導指出,金管會擬准許業者申請2大準備金收回以填補虧損包括危險變動準備金還有重大事故準備金,目前全體業者各提存320億元及161億元,合計481億元準備金降低業者虧損壓力。

此外,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已經上線,確診民眾將自主填報密切接觸者,施瓊華指出,將請產險公會與各縣市政府及開立居隔通知的單位協商,明確開立標準,以免密切接觸者名單太浮濫。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