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南越首都西貢淪陷47周年:海峽兩岸「藍綠紅」三個勢力,都可以從越戰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南越首都西貢淪陷47周年:海峽兩岸「藍綠紅」三個勢力,都可以從越戰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小西貢」越戰紀念碑,當時正在準備「黑色四月」紀念活動,所以「越南共和國」國旗是降半旗的狀態|Photo Credit: 李博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什麼筆者會對越南還有越戰的歷史感興趣?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海峽兩岸的藍綠紅三個勢力,其實都可以從越戰的三個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今年4月30日是越南共和國首都西貢淪陷47周年的紀念日,筆者有幸在4月10日到4月27日返回美國一趟,卻與越南僑團30日舉辦的紀念活動擦身而過,實在是感到遺憾。身為第三代外省人,向來以中華民國派自居的筆者,對流亡美國的越南難民與他們的後人,一直都抱持感同身受的態度。無論是1949年的外省人還是1975年的南越人,離開鄉土的目的都是為了躲避共產暴政。

更何況中華民國首都南京陷共的日子,是1949年4月23日,兩者同樣都是「黑色四月」(Black April)。回到越南戰爭的時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蔣中正與蔣經國父子的領導下,把越南視為反攻大陸的跳板,積極支持南越政府抵抗北越政權的侵略。越南共和國一度被中華民國視為東亞頭號反共友邦,還將擁有豐富反共經驗的胡璉將軍派往西貢擔任大使,維繫兩國的邦誼。

然而在南越淪亡47年後的今天,台灣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越南共和國這個國家的存在,提到越南時首先聯想到的都是現存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台灣從1990年代開始正視了越南由共產主義政權統治的事實,開展與河內當局的經貿交流。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執政,台北都從務實外交的角度出發,不再如過去兩蔣時代那般積極支持海外的反共越南僑團。

台灣的統派與獨派人士,則都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信奉者,順應勝利者北越的「民族解放」史觀。統派稱讚胡志明力抗「美帝國主義」,實現了國家民族的統一,卻完全不顧這樣的統一是建立在對人權的侵害之上,更諷刺的是這些統派很多也同樣是被共產主義政權趕出家園的外省軍民之後。獨派也沒有好到哪去,以同樣的思維邏輯把胡志明當成爭取越南民族獨立的英雄。

更重要的一點,則是今日的民進黨政權基於「抗中保台」的戰略需要,更是積極拉攏日益反中的河內政權,自然對於和自己毫無歷史淵源的南越遺民避之唯恐不及。筆者認識的許多南越遺民,本來對台灣很有好感,卻對民進黨政府的態度深感莫名其妙。而在這個南越遺民在美國影響力越來越強的今天,這樣疏離歷史的態度肯定對台灣的外交毫無幫助。

越南_2
Photo Credit: 李博儒
「小西貢」居民紛紛來為保衛越南的英雄獻花致敬,有趣的是這次主辦單位是大家一般認為對南越較不友善的民主黨

看到與兩岸的相似處

為什麼筆者會對越南還有越戰的歷史感興趣?撇開筆者祖籍廣東,廣東與越南有地理淵源;外加自己是美籍華人,過去就讀的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旁邊就是全球最大的南越遺民聚集區這兩個原因不提;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海峽兩岸的藍綠紅三個勢力,其實都可以從越戰的三個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毫無疑問的,北越政權的最直接對照組就是中共政權,兩邊都各有一個定於一尊的極權領袖,河內的是胡志明,北京的是毛澤東。胡志明與毛澤東的共同點是奪權前或者統一前都擅長勾結境外勢力,卻在奪權後或者統一後靠民族主義來鞏固政權。中共本身靠蘇聯起家,卻在政權鞏固後與莫斯科翻臉,北越在統一前聲稱南海為中國的,統一以後又因為主張南海主權屬於越南而與北京鬧翻。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