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宏簽書講座側記:為什麼中秋節要烤肉?一切都是柏林的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由才能寫作,寫作才有自由,陳思宏一如他喜愛的花襯衫,色彩飽滿,肢體張狂。他渴望走遍世界奔放,也用文字擁抱自己與他人的靈魂,面對疫情多所限制,「我真的祝福大家早日自由,迎向屬於你們的殘酷吧!」陳思宏笑道。
文:愛麗絲
「你瘋了,我的孩子,你必須去柏林。(DU BIST VERRÜCKT MEIN KIND, DU MUSST NACH BERLIN.)」陳思宏以這句話替讀墨簽書講座開場,今日他談的是書以外,卻也是寫盡書內一切的柏林,「今天是旅遊講座,我知道很多人最想去日本,但我要帶大家去柏林!」
陳思宏的「夏天三部曲」裡,《鬼地方》寫家鄉彰化永靖、《佛羅里達變形記》是佛羅里達濕熱的夏天,《樓上的好人》寫的是彰化員林和柏林的夏季。1998年,是陳思宏第一次造訪柏林——「因為我失戀了。」陳思宏笑稱現場讀者若從未失戀過,「麻煩馬上離開現場去失戀!」失戀讓陳思宏陷入黑暗,渴望遠方,「因為我是文青,文青就是要去遠方!」陳思宏如今笑談的說走就走,當年還讓他寫了部小說——為籌措旅費,陳思宏花兩天完成小說,投稿獲獎的獎金資助他前往遠方。
遠方,對陳思宏而言,是看不懂路標,聽不懂語言的地方。於是,陳思宏選擇了柏林,「因為我手上有張聽不懂的德文 CD。」當年陳思宏到了柏林,因簽證上的白尾海鵰看來陌生,被德國海關扣留在機場近四小時,而後弄丟護照,當年頻頻碰上的德國警察,多年後又與陳思宏友人有所關聯,一連串故事聽來荒謬美麗,「都發生這些鳥事你還不去嗎?人生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這符合你們對德國、對柏林的想像嗎?」
攤開歐洲地圖,德國位於心臟地帶,陳思宏問讀者對德國柏林的印象是什麼?嚴肅正經、一板一眼嗎?他展示一張柏林ATM的照片,滿佈花花綠綠、略顯髒汙的塗鴉,「那時我姐就站在這台ATM前,說她拒絕在這領錢:『這麼髒!』」
髒兮兮的塗鴉ATM ,安全性似乎有待商榷,這是柏林。
陳思宏緊接著介紹柏林的「一人夜店」——街邊如電話亭般不起眼的設施,付款進入後,螢幕上是Spotify歌單,上方裝設七彩閃爍的迪斯可球,關起門來,人們在裡頭盡情搖擺歡唱,偷偷享受瘋狂。「還可以加錢,會把你跳舞的樣子錄影或拍照寄Email給你喔!」
場景聽來荒誕,在當地卻十分熱門,這也是柏林。
捷運廣告掛著多元族群間的親吻畫面,這是曾被台灣宗教慈善團體婉轉拒刊的照片,也是陳思宏拍下的柏林。
「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快,已經壞掉的大人,快使用你們乾枯的想像力!」陳思宏拍下發電廠改建的夜店,外觀頹傾,依神祕標準對外開放,卻總吸引人們排上三、四個小時入場,「那裡頭之壯闊、奇怪、頹廢,所有你想得到的都有,值得進去一看啊。」
1978年,英國創作女歌手凱特.布希(Kate Bush)發行首張專輯《The Kick Inside》,空靈唱腔搭配創作才華,她違背唱片公司意見、自選以〈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一曲作為主打歌,甫發行於英國、澳洲兩地均成為冠軍單曲。〈咆哮山莊〉MV裡,凱特.布希一襲紅色洋裝,在森林間翩然起舞的畫面,竟年年於柏林夏季複製重現。
「每年夏天,柏林會舉辦『全世界最咆哮山莊的一天』,」男女老少,三、四千人身著紅衣,光腳踏上森林草皮,隨音樂起舞,完整複製當年凱特.布希在〈咆哮山莊〉中的舞步。「坐捷運整路大家都是紅吱吱的,在草地上群魔亂舞,」陳思宏笑問現場讀者,「這符合你們對德國、對柏林的想像嗎?」
或許台灣人對德國還有另一個印象——百靈油。
「我二姐說,一切的源頭都是一位榮總醫生在講座裡告訴大家,醫生團去德國都會買百靈油!」一傳十,十傳百,除了讓陳思宏每回返鄉都受姐姐所託,扛回大量百靈油,更曾受百靈油員工當面感謝,直稱台灣讓他們的業績成長二十倍。
「記憶若是失去了,下一代都不知道做過這些爛事。」
荒誕奇妙,叛逆玩笑,這全是柏林,而德國也用自己的方式與態度,記住歷史傷痕。
在德國街頭,猶太受難者生前所居的路前鋪設著一塊塊「絆腳石」,每塊都代表一位受難者,上頭清楚刻著受難者姓名、生卒年。
1938年11月9日的「水晶之夜」,納粹襲擊德國全境猶太人,也是對猶太人有組織的屠殺開端。如今,每逢11月9日,在德國、在柏林,大家總自動自發出門刷洗「絆腳石」。陳思宏憶起一群人在刷洗過程中,或因要用什麼清潔劑、工具而爭論,「大家都有意見,但都在努力做事,這是很令人開心的啊。」德國人身體力行,拼命讓這些歷史成為自己牢不可分的記憶,「畢竟記憶若是失去了,下一代都不知道做過這些爛事。」
柏林有座傷痕博物館,亦即柏林猶太博物館(Jüdisches Museum Berlin),新館建築並不對稱,「不對稱,就不符合一般對美麗的想像。」陳思宏說,這裡確實不建構於美麗之上,而是以「受苦」為核心概念,「當年納粹在這裡,屠殺了六七百萬猶太人。」
博物館常設展〈落葉〉裡,以色列藝術家馬納舍.卡迪希曼(Menashe Kadishman)以厚達三公分的鋼製作一萬個哭喊面孔,鋪於地面。參觀者必須踏上人臉,才算完整該展覽,隨著參觀者的步伐,空間裡滿是此起彼落的聲響,彷彿當年猶太受難著無從宣洩的哭喊,「當我走到盡頭,忍不住淚流滿面。」這是陳思宏親身體驗,德國面對歷史傷痕與錯誤的方式。
轉型正義,不是華而不實的雄偉建築,也不是冠冕堂皇的典禮致詞,是這些在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心思,將不可遺忘的歷史內化、深植於記憶。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