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不給你看的,這裡都有:美國公共圖書館發放「我讀禁書」借書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納許維爾圖書館表示,他們不是要針對這些禁書決定作出反擊,而是想成為另一個選擇,「我們的工作是確保如果你想要讀這本書,你會在這裡找到它。」
美國田納西州一間公共圖書館最近推出一張特別的借書證,上面用黃底紅字斗大的寫著「我讀禁書」,這是為了回擊田納西州不斷升級的圖書審查。
「圖書下架」是田納西州最近的熱門話題。該州的兩所學校今年決定將兩本讀物自課程中刪除,分別是關於大屠殺倖存者經歷的圖像小說《鼠族》(Maus)從八年級英語課程刪除,以及描述美洲原住民女孩尋找她失蹤母親的《印地安人的麂皮靴》(Walk Two Moons)從小學四年級課堂上刪除。理由是《鼠族》中出現八句髒話和裸女繪畫──儘管這本書獲得了美國圖書的最高獎項普立茲獎;而《印地安人的麂皮靴》則因出現「懸吊的人、流產、子宮切除、以及生產過程」等內容,被認為不適合小四的學生閱讀。
另外,田納西州4月通過一項法案,授予當地教科書委員會對公立學校圖書館的最終決定權,得以審查館藏書籍,如果認為某些內容不適合,能禁止某些書籍出現在校園裡的圖書館。而家長、學校員工等都可以就他們認為「不適齡閱讀」的書籍提出上訴。在州議會辯論時,一名共和黨議員甚至語出驚人的表示,他將燒毀被認為不適合學校圖書館的書籍。
學校不給你看的,這裡都有
最近,田納西州的納許維爾(Nashville)公立圖書館發起了一項「閱讀自由」(Freedom to Read)的運動,包括了發放限量5000張、上面寫著「我讀了禁書」的借書證。
A library in Nashville has launched a new campaign to combat efforts to control books in Tennessee: a card that says, "I read banned books."
— NPR (@NPR) May 5, 2022
The Nashville Public Library is issuing 5,000 of the limited-edition cards — printed in bright yellow. https://t.co/WS8QGv8BED
「我們的工作是確保如果你想要讀這本書,你會在這裡找到它。」納許維爾圖書館的發言人布朗(Ed Brown)表示,他們不是要針對這些禁書決定作出反擊,而是想成為另一個選擇,「很多人不想讀這些被禁的書,他們不希望他們的孩子必須,或者被迫要讀這些書,這沒關係。但有很多人還是想讀這些書,我們希望替那些想讀這些內容的人服務。」
布朗也透露,在《鼠族》被禁的消息傳出後,納許維爾圖書館裡所有這本書的館藏都被借光了,圖書館正訂購更多的數量。
納許維爾公立圖書館執行長奧利佛(Kent Oliver)在聲明稿中表示,「我希望田納西人能夠了解,納許維爾圖書館將永遠尊重您的閱讀自由——你可以自由決定你想讀和不想讀的內容,並替你孩子的閱內容做出決定。」
Nashville Public Library launches 'Freedom to Read' campaign
— Chilly Chills (@WeeliyumF) May 5, 2022
They should market these. I’d buy one.#news #wtfglobe
https://t.co/OW8tPcvrJe
全美發出1586次禁書令,三分之一禁書涉及性少數
田納西州只是全美禁書運動的冰山一角。美國筆會今年4月一項調查發現,在過去9個月裡(2021年7月31日到2022年3月31日),全美不同州的學區,一共發出1586次的禁書令、一共有1145本書遭禁,主要是涉及種族和種族主義、LGBTQ+主題的內容,有三分之一的禁書涉及性少數。
其中漫畫家科巴比(Maia Kobabe)的回憶錄《性別酷兒》(Gender Queer)已經被30個學區禁止,而社運人士喬治.約翰遜(George M Johnson)所撰寫、講述在美國作為一個同性戀黑人兒童的青春期的《所有男孩都不是藍色》(All Boys Aren't Blue),和暢銷作家喬納森.埃維森(Jonathan Evison)講述一名墨西哥裔美國男孩的成長小說《草坪男孩》(Lawn Boy)都是最常被攻擊的目標。
Maia Kobabe’s debut graphic memoir "Gender Queer," about coming out as nonbinary, had a small run of 5,000 copies in 2019. Two years later, it was the most banned book in the U.S., with some Republican officials labeling it "pornographic." https://t.co/2V8rpWGENp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May 2, 2022
美國筆會主任弗里曼(Jonathan Friedman)表示,「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攻擊,這些書籍的主題最近才在學校圖書館的書架和教室中站穩腳跟。」「我們在目睹最近才有所進展、象徵包容的主題正被刪除。」
弗里曼也說,美國學校對書籍的挑戰並非新鮮事,但最近發生的速度是以前從未見過。根據美國圖書館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調查,2018年有483次禁書令,2019年377次,2020年273次,2021年飆升至729次。
其中德州發出最多的禁書令,光是一個州就發出713個禁書令領先全國,其次是賓州(456個)和佛羅里達州(204個)。或許這還不到德州州代表克勞斯(Matt Krause)的目標,他於去(2021)年年底向學區分別發出一份列有850本書的清單,要求檢查當中有多少涉及人類性行為、性病,包含「可能使學生因種族或性別而感到不適、內疚、痛苦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心理困擾的材料」。
A Texas lawmaker is targeting 850 books that he says could make students feel uneasy || Via: NPR https://t.co/nPsSvMcD21
— SafetyPin-Daily (@SafetyPinDaily) October 30, 2021
德州的圖書審查也跟教育立法互相呼應,德州州長艾波特(Greg Abbott)今年3月28日簽署法案,禁止學校向小學三年級以下學生教授有關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題材。
美國筆會表示,禁書令已成為各州和全國政治動員最喜歡的工具,至少41%的禁書令與州官員或議員的指令有關,另外如「自由媽媽」(Moms for Liberty)和「家長護教育」(Parents Defending Education)這些民間團體也在禁書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衛報》指出,這些團體自稱是「草根」組織,實際上卻與共和黨人有聯繫。
新聞來源
- Nashville Public Library debuts limited edition 'I read banned books' library cards(NewsChannel5)
- Texas leads among 26 states with book bans, free speech group says(CNN)
- ‘Unparalleled in intensity’ – 1,500 book bans in US school districts.(The Guardian)
延伸閱讀
- 美國書籍下架投訴案創20年新高,保守團體瘋狂檢舉,種族議題、多元性別都成禁書
- 中國下令清理中小學圖書館:《1984》《動物農莊》遭封殺,《小熊維尼》卻成推薦讀物
- 香港出版業「從源頭控管」:政治敏感書進書量大跌,「最終變得跟大陸一樣」
【加入關鍵評論網成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成員!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吳象元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