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原物料走高、缺工嚴重,土銀恢復辦理土建融業務,對建商猶如下了場資金「及時雨」

原物料走高、缺工嚴重,土銀恢復辦理土建融業務,對建商猶如下了場資金「及時雨」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房產學者張金鶚近日指出,有許多建商說蓋房、賣房很苦,但是建築業者與投資客過去房價上漲時賺很多。

央行、金管會為抑制房價,相繼出爐多項信用管制政策,又加上建材物料變化、缺工,土地銀行憂心部分建商資本不足問題。土銀上周已發文給全體分行與區域中心,下令恢復辦理土建融業務,等同對急需用錢的建商下了一場「及時雨」。對於建商的哀嚎和批評,房產學者張金鶚卻強調,購屋族更痛苦,建商沒有都穩賺不賠的道理。

原物料、缺工影響,土建融「禁令」解除

根據主計處說明,疫情年除了受疫情影響缺工嚴重;國際相關建材物料價格持續走高,又加上「台商回流」國內工程量體大幅成長,推升今(2022)年第1季工程物價指數大漲一成。

主計處統計數據顯示,材料類指數較去(2021)年同季漲12.41%,其中權重最大(占比19.5%)的金屬製品漲17.35%。

上漲主因是國際廢鋼價格走高,導致鋼筋及型鋼分別上漲17.9%及11.88%;機電設備類漲15.25%;另外,國際銅價走高,帶動電線電纜上漲 25.1%,加上配電盤漲21.85%所致。

還有,水泥成本上揚,帶動預拌混凝土漲7.83%,導致水泥及其製品類上漲8.2%。位於文山區房市業者Wilson告訴我們,日前的塞港問題尚未解決,中國疫情又爆發,鋼鐵在「前債未清後債又積」的情況下,營建成本都維持高檔。

「就算塞港、俄烏局勢的問題都解決了,鋼筋水泥等建材也不會下來,」Wilson強調,近來台商流回明顯,建物材料是「硬需求」,到其他住房營建成本都會有影響,尤其是小建商在購料上會非常傷腦筋。

隨著國內外局勢變動大,中央政府也開始放寬土建融限制。《經濟日報》獨家報導指出,土地銀行宣布恢復土建融新案,對急需用款的建商而言下了場「及時雨」。

本來,今年2月金管會祭出打炒房撒手鐧、拉高全體銀行不動產授信風險權數,打房聲勢浩大。但是報導稱,土銀憂心資本不足問題,上週決定停接土建融新案,禁令已正式解除,也就是分行、區域中心可根據自己的權限辦理土建融業務。

建商批澆熄房市,張金鶚:購屋者追不上高房價更痛苦

近日,金管會與央行為抑制房價連續出爐的政策,已經讓許多建商大喊吃不消,甚至痛指這一年半的4波打炒房「打趴小建商、澆熄房市」。

根據《CT WANT》報導引述房地產業者強調,政府搶標售公有地,抬高地價後,卻又甩給建商承擔,為了年底選舉再祭出一波又一波的打防政策,根本言行不一。

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告訴《CT WANT》:「刀永遠在他手裡」。他也強調,能照顧年輕人什麼政策都不反對,但不能夠財政部一手收錢(稅),另一手又打房。

另外,吉家網董事長暨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也強調,央行是玩數字遊戲,每個國家房市基期不同,為何偏偏以「漲幅最大的20年數字」作為政策依據,相當不合理。

李同榮甚至說,2020年12月起的第4波政策是抽銀根,結果「把一票小建商打趴在地,市場走向大者恆大不說,房價還越打越高。」

不過,面對建商對政府政策反彈,房產學者張金鶚近日指出,有許多建商說蓋房、賣房很苦,但是建築業者與投資客過去房價上漲時賺很多。

再加上,投資蓋房、賣房本來就有風險,沒有穩賺不賠的道理,他強調這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建商雖然對外說很痛苦,其實很多業者口袋還很深;反之,購屋者面對現今高房價,怎麼努力也追不上,才是真正痛苦。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