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政府「打炒房」五大招,投資、自住該如何因應?

政府「打炒房」五大招,投資、自住該如何因應?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賦稅增加、貸款壓力,政府無論是主動研議措施,或者被迫受到影響而升息,都是為了避免資金過度流入不動產,而這些政策也都將影響到有房者的生活,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文:邱茂恒(查爾獅)(理財規劃顧問/定方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

政府目前不斷出手打炒房的措施有許多,這邊主要討論下列五種:

  1. 修正平均地權條例(立院已交由內政委員會排審)
  2. 房地合一稅2.0
  3. 實價登錄2.0
  4. 房貸利率提高(央行升息影響)
  5. 預售屋紅單交易納入房地合一稅

修正平均地權條例

目前政府為了經濟及居住正義考量,不斷出手打炒房,以避免資金過度流入不動產,希望達成不動產不被作為商品交易,實現居住正義。

甚至在行政院研議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提出,要重罰不動產炒作行為,有違者按戶(棟、筆)處100-5,000萬元罰鍰,並得限期改正;如果屆期未改正,按次處罰。

修正重點:

  1. 限制預售屋、新建成屋契約讓與或轉讓
  2. 重罰不動產炒作行為
  3. 建立檢舉獎金制度
  4. 私法人取得住宅用房屋許可制
  5. 預售屋解約要申報登錄

資料來源:行政院第3797次會議紀錄

  • 限制預售屋、新建成屋契約讓與或轉讓

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買受人原則上不得讓與或轉售(筆者:除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或經內政部核准),違者按戶棟處罰50萬至300萬元。不過,這不包含紅單交易,紅單交易是保留購買不動產資格的預約單。

  • 重罰不動產炒作行為

明確規範如有營造完銷假象哄抬價格、引發房價恐慌或搶購行為、影響市場秩序及他人購屋機會、各種哄抬墊高房價行為,都可按交易戶(棟、筆)數 處罰100萬至5000萬元,經限期改正但未改正者,並可連續處罰。

  • 建立檢舉獎金制度

建立銷售、買賣或實價登錄違規檢舉制度,民眾對於這些行為,可檢具證據向縣市政府檢舉,如經查證屬實,將由實收罰鍰中提充一定比率金額作為獎金。

  • 私法人取得住宅用房屋許可制

增訂私法人購買住宅用房屋許可制規定(筆者:須檢具使用計畫如員工宿舍、危老重建……等),並限制取得後於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

  • 預售屋解約要申報登錄

預售屋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銷售預售屋者(筆者:通常是建商)應於30日內申報登錄;違者處3至15萬元及限期改正;經兩次限改而未改正者,處30至100萬元;得按次處罰。為了解決虛假交易及哄抬價格的問題。

m4d6b2vuknfgxt8uxr42uhgdegviam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個人房地合一稅2.0

房地合一稅是指,房屋及土地以合併後的實價總額,扣除實際取得成本後,按實際獲利課徵交易所得稅。合併了以往的「土地增值稅」及「房屋交易所得稅」,是為了修正原本不動產交易的弊端,達到公平課徵不動產交易實質所得。

原本房地合一稅是指,於2016年後取得,並再交易的房屋及土地,如果有獲利需要扣稅。但目前為了更能達成實質課稅的效果,並避免炒房現象更加劇烈,於民國2021年7月1日起交易出售2016年1月1日後取得房地,適用2.0的規定,變得更加嚴格。

房地合一稅2.0主要的改變是稅率提高:

chart
作者製作提供

計算範例:

房地合一稅的課稅基礎是,房地收入 - 取得成本 [註1] - 相關費用 [註2] - 土地漲價總數額 [註3],計算出來課稅基礎後,乘與適用稅率即是需要繳交的房地合一稅。

簡要範例:小2019年4月在高雄以800萬買了一戶大樓(非自住),於2022年5月以1100萬賣出,買入時契稅 + 印花稅 + 代書費8萬,仲介費8萬,賣出時仲介費40萬,賣出時公告現值不變,持有期間3年。

房地合一稅1.0的情況下須繳納:
(1100萬 - 800萬 - 8萬 - 8萬 - 40萬) x 20% = 48.8萬

房地合一稅2.0的情況下須繳納:
(1100萬 - 800萬 - 8萬 - 8萬 - 40萬) x 35% = 85.4萬

實價登錄2.0

原本實價登錄的門牌資訊是區段化(每30號為一區段),我們無法確定登錄資訊是哪一間不動產,2.0改成逐戶揭露,按門牌號碼確實登錄,可以讓消費者更容易比對,希望使得市場價格公開透明,降低買賣雙方資訊落差。

實價登錄價格雖說是個重要參考,但仍有被操作的空間,考量到被價格操作的可能,登錄價格打八折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在現實中比較常見的幾種操作方法有以下三者。但也務必當心,因為這些操作是有可能觸法的 [註4]

  1. 低報車位價格,房屋每坪單價就可以提高。
  2. 裝潢、家電等金額納入房價。
  3. 為了貸款額度及登錄,而製作兩份不同的合約。

房貸利率提高(央行升息影響)

目前開始升息循環 [註5],在通膨壓力以及烏俄戰爭、疫情等全球各種不確定性重大影響下,我們在運用資金需要謹慎思考,做的決定會不會有承擔不起的風險。就好像我們現在貸款看似便宜,但各種不確定因素、貸款時間資金缺乏彈性、政策的決定,都會帶給我們壓力。

貸款壓力帶來的不只是數字的變化,而是每一筆錢後面你正在經歷的生活,若是沒思考清楚,可能生活就會被各種變化給壓垮。

pic
Photo Credit: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Group

上圖升息預期的資料來看,目前美國聯準會 [註6] 升息預計7月27日有86.9%的機會升4碼(1%),到年底有44.7%的機會升到8碼(2%)。雖說台灣央行升息不完全跟隨聯準會利率調動,而且台灣央行升息,也不直接影響房貸利率,但是關聯性是高度相關的(這跟經濟形勢、通膨、強勢國家都有關係),在升息循環的影響下,如果之後房貸利率也升息1%的情況,會對我們生活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可能到2023年房貸利率漲幅超越1%。

目前狀況

利率+1%調整

房屋總價

1000萬

1000萬

貸款金額

800萬

800萬

貸款期數

360期(30年)

360期(30年)

年利率

1.8%

2.8%

每月攤還

28776元

32872元(增加4096元)

全部貸款本息合計

1036萬元

1137萬元(增加101萬元)

以表格條件而言,只要房貸利率提升1%,每月攤還支出就要增加4096元,全部利息支出增加101萬。對一個家庭或個人而言,每個月的4000多塊不只是數字,而是生活的方式會不會受影響,可能就要吃得省一點、不敢買衣服、小朋友不要補習了等等,如果在生活更拮据的情況下,很可能因為增加的支出沒有預期,導致貸款難以繳納,難道得變賣自己心愛的家嗎?

預售屋紅單交易,將納入房地合一稅

預售屋「紅單」是指「購屋買賣預約單」,當買方確定有意願購買預售屋後,在正式簽約前可以先付出訂金,保留購買房子的資格,傳統上會取得一張紅色的預約單,因此稱為「紅單交易」。有投資客會把紅單賣給其他買方賺取價差,並不必等到不動產登記後才做轉手,這樣的方式因為剛開始支付資金比較低,很常被當做投機運用。

預售屋紅單交易將視同預售屋交易,納入房地合一稅2.0課徵。目前政府認定紅單交易的實際標的為「預售屋」,應該屬於不動產交易類型,紅單交易應納入房地合一稅制,而且一經公告將回溯至2021年下半年交易適用。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