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美分級表:那些靠「賣肉」走紅上新聞的,頂多算是「青銅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新聞中時不時能看到「網美」的負面報導,也常聽見很多人質疑網紅好像不用工作就能光鮮亮麗的生活,這類不好的觀感,導致網美和網紅幾乎變成一種貶抑詞,但社會上有很多懂得利用自己優勢,加上努力學習的人,真正讓自己活得比別人更加漂亮。
很多人在滑Instagram的時候都會看到不少網美,你是不是也有疑問,為什麼其中有些明明不是百萬粉絲等級的網紅,仍能看到他們各種出國玩、買奢侈品、吃高檔餐廳、住一晚幾萬塊的高級酒店。從滿滿的吃喝玩樂照片來看,這些人就像是都不用工作似的,而且好像一個月花費就超過你一年薪資?有你一輩子無法享受的生活?
其實,如果只是當模特兒拍拍照,或是接一些活動Show girl的工作,除非你是知名藝人等級的名模,根本賺不到多少錢。或許你會想,這些人應該就是把自己的青春肉體在社群媒體上大量曝光,之後就會有特殊管道前來詢問是否願意從事像是包養、飯局、國外伴遊等工作,然後從中賺錢?
如果這樣想,那你就見識太淺薄了。以下作者以自己身邊認識的實際案例為例子,把「網美」分成不同的等級,其實想要真正活得漂亮,還是得靠本事的。
青銅、白銀級:開個小網店、接接代言,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網美能分級,文章開頭寫的那種案例,頂多算是青銅級的。
當然這樣賺錢方式不偷不搶,在沒有違法的情況下,我們當然是給予尊重,可是這樣的方式,其實容易淪為免洗的網紅網美,可能靠自己的暴露而在爆料公社或一些新聞網站紅上幾天,下個月大家都忘記你是誰了,更別提以此謀生。
這樣的網美因為不懂經營,無法累積太多人脈,如果又沒有太高的學經歷與工作能力,最後很可能淪為上述靠特殊管道賺錢的大宗,甚至是年紀輕輕就生了小孩,但是往往之後也沒人關心了。
當然其中也有好一點案例,自己開個小網店,賣些女用物品給自己生活圈內的人,可以自己當Model節省成本,如果能在某些族群建立口碑,就能夠好好養活自己,也可能會接到一些代言或是Show girl之類的活動收入、做直播主等等,若是做得好,收入也算不錯,這算是白銀級的網紅。
黃金、白金級:建立順風順水的關係,進軍業務性質工作
比較懂得經營自己的網美,基本上能做到想要的話每餐都有人請客,晚上去哪玩樂都有人買單,生活開銷基本上都有著落:朋友多,姊妹多,生日那個月要開十次以上的生日派對。
這些人懂得打點自己形象,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可能會是某些圈子的女神級人物,也不會得罪人,往往能受到很多人特別的優待(當然,包括許多「好人」與工具人),在社會上順風順水。
我周遭這樣的網紅,最後往往會嫁給有點家底或是收入不錯的社會中堅份子,比如工程師或者醫生律師之類,轉型為為母嬰網紅或是逐漸淡出於社群平台,這樣也算是個黃金等級的網紅。
這樣的網紅如果轉型做業務性質的工作,通常能有不錯的收入——當然前提是自己也要能夠自我學習提升,讓自己升級成白金級的網紅。這種網紅轉為業務性質工作的案例,在一些新興類型行業中其實非常常見。
鑽石、星耀級:強烈的學習心態加上好EQ,完成階級跳躍
其實不管是誰,要靠個人能力與美貌賺到能買名車豪宅的錢或是嫁入豪門,都必須要有一定的頭腦,知道自己在眾多網紅網美之中有哪些優勢劣勢,找到自己的客群,包裝自己作出精準的行銷「變現」。
能做到這種程度的網美,通常都會有專業人士幫忙,甚至連留言回覆、私訊回覆等都有專人處理,但是不管如何,對外形公關形象一定符合人設,並且應對進退得宜。
畢竟網美如果只想吃青春飯,永遠都會有比妳年輕、身材比妳更好、長得比妳更美的人出現,等到身體外貌開始衰老,這時候若要求突破,就得靠自己的個性、魅力、手腕來取勝。

能夠進入這種階段的,基本上已經讓自己的魅力突破年齡限制了。這樣的網美除了外表之外,多半都會有些社會認同的角色,比較軟性的如藝術總監、行銷女神之類,甚至會自行創業做一些買辦類型的生意,小到珠寶首飾,藝術品,大到土地豪宅。
這類網紅可能會出沒於一些商會或是社會公益類的團體中,也可能打入貴婦圈,藉此發掘出賺錢機會,一次獲利可能就是一般人工作好幾年才能獲得的報酬。
對他們周遭的大人物來說,這些網紅的價值不只是美貌,而是幫忙他處理重要的事情,自然可以從這些大人物的「小事」中得到相當高的收益,堪稱鑽石級的網美。
至於更有頭腦的網美,懂得投資自己、把自己包裝成創業家或是某領域的專家,甚至會去進修,想辦法考個名校的在職專班,進而認識更多大人物,或者說,藉此把自己塑造成大人物。筆者周遭也有朋友因此認識了某些企業的接班人,進而結婚,成功完成階級跳躍。
這種類型的網美要能有強烈的學習心態,還得加上不錯的EQ,能找到方法讓自己的優勢無限放大,不管要自己做事業,還是幫忙其他大人物辦事,都能有相當好的效果,要說是星耀級的網美也不為過了。
長得漂亮是優勢,活得漂亮是本事
除了上述這些等級外,這種會出現在報章雜誌中,可能基本上已經是公眾人物,別人需要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東西,他可能唾手就可以取得的「傳奇級」網美。
這些人若是入住頂級豪宅,不會是因為嫁入豪門,而是靠自己手腕、能力(與一點點運氣)爭取到,這類網紅多半有相當的學經歷,可以得到社會高層名流的認同,繼而讓名流投資自己的事業,而加上自己的頭腦跟手腕,或許還有一些因美貌而得到的便利,進而獲得成功,但這樣的案例確實非常稀少。

其實,不管在社會上有任何資源或產業,在外走跳運氣也是重要的成分,筆者就有朋友因為在夜店喝到爛醉,被某個富二代帶走,陰錯陽差有了小孩,反而等於有了法律保障「飯票」的母憑子貴故事,但是通常情況下,這種機率並不算高。如果真的想要財富自由人生,還是得盡可能學習精進、提升自我價值、並且至少擁有一項專業技能,不要讓自己成為除了美貌其他都拿不出手的花瓶。
Tags:
新經濟是什麼?由新興產業持續創新與成長,所帶動的「舊經濟」變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帶您了解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經過前幾年病毒的肆虐,全世界一同承受了疫情時代封城、居家辦公、社交距離等種種衝擊,人們在工作模式與市場經濟行為上,都受到了不小影響與起伏動盪。然而,即使疫情期間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新經濟產業成長的勢頭並未減緩,甚至更加蓬勃尋找出路。長期致力於促進台灣產業發展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為了因應大環境不斷變動的市場需求,台灣需要積極創新與進化,把握迎面而來的機遇,才能為市場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本文將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定義介紹
新經濟一詞起源於1990年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景氣迎來空前盛況,各行各業呈現「高成長、高所得、低物價、低失業率」的現象。部分支持「新經濟理論」的學者認為,促成此現象的原因分別為以下6點:「全球化分工生產」、「金融市場變遷」、「僱用型態改變」、「美國贏得冷戰」、「開發中國家提供市場」、「資訊技術的發展」,同時高科技產業仍不斷創新,一並拉抬了其他產業的生產力,讓社會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氛圍。時間拉回到現在,「新經濟」一詞的定義變得相對模糊,目前主要意指能為傳統產業帶來革命性影響的新興產業或科技,像是近年來的大數據、5G、AI等,都可以視為新經濟的一員。
本文以大數據舉例,說明新經濟所帶來的變化。在還沒有大數據分析的年代,各行各業收集數據受到限制,只能透過人工統計整理,難以針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更別說從資料中找出各個事件的關聯性,在下達決策時也一律以經驗來判斷。而大數據的誕生,讓所有產業的資訊處理能力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企業可以快速分析數以百萬筆的資料,並從數據中預測出未來的趨勢,提高各行各業的效率及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出以數據為主的全新商業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資訊科技產業外,近年來藝文、運動等新創產業,亦是開拓新經濟所關注的重點領域,例如由趙天麟立委號召的「大高雄38區公益慢跑」,除了成功突破台灣當時最高夜跑人數的紀錄之外,立委同時也邀請了全球6大馬拉松中的日本東京馬拉松總監、與德國柏林馬拉松總監一同共襄盛舉,並共同商討將高雄馬拉松推上世界舞台的可能,促進高雄運動新經濟的誕生。
新經濟影響巨大,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方向
新經濟的影響之所以巨大到能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與新興產業強勁的技術研發能力有關,不僅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在技術層面更是改變了整個傳統產業結構,若無法跟上新經濟的腳步,將很可能會快速被市場淘汰,也正因如此,各國才開始逐漸重視新經濟的發展,積極投入資源,並將新技術整合進傳統產業中。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積極發展「再工業化」,將重心放到新經濟產業發展上,以潔淨能源、健康醫療、電動車、生物工程、半導體等領域為首,提供特殊稅收抵免優惠以及各種補貼政策措施,爭取技術人才、資金回流美國,進一步推動新技術與新能源的應用,再造能兼具環保節能,且擁有高效產能的全新工業型態。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美國許多州都推出了鼓勵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其中包含減免相關產業的稅收和提供購電補貼,同時還為氫燃料電池與儲能技術提供大量的研究資金,促進潔凈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既然新經濟勢不可擋,有哪些新經濟產業值得我們耕耘呢?
新經濟產業的興起,大多與科技發展和滿足人們的需求有關,而能讓台灣有機會成為領頭羊的新經濟產業有4種領域,分別為健康醫療、能源科技、電動車、數據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之所以能成為新經濟的契機,主要是他們擁有以下特性:
- 有新技術誕生,或是技術有重大突破
-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政府重點關注發展的產業
- 投資人一致看好,願意挹注資金
- 順應國際市場趨勢
舉例來說,各國為了降低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正在積極發展使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而為了提高用電效率,過去不被看好的氫能,於近年來也逐漸受到關注。相較於鋰電池來說,使用氫燃料電池效率更高,且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許多專家都認為氫能未來很可能會發展成能影響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產業,甚至有機會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技術。身為台灣氫能發展重要推手的趙天麟立委也表示,台灣的氫能供應鏈,從上游製氫到下游氫燃料電池的供應,已佈建得十分完整,甚至包括工業餘氫或家庭廢水,都能成為供電循環系統之一,讓工業、家庭用電能與氫能串接起來,大幅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因此政府與民間應更重視對氫能的投入,讓台灣在能源科技新經濟領域得以佔據領先地位。

如何推動台灣新經濟?從趙天麟立委的「運動新經濟概念」啟發
台灣仰賴出口貿易,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且疫情與國際經貿情勢的動盪,讓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發生巨變,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台灣目前仍需依賴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帶動整體發展。不過,考量到分散風險對於穩健經濟體的重要性,台灣公家機關與各大企業也沒有停下腳步,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除了關注工業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之外,運動產業與藝文產業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領域。
立法委員趙天麟在過去高雄市長初選期間,便曾提出「運動新經濟」政見,希望將高雄馬拉松提升到世界頂級馬拉松之列,成為「世界第7大馬拉松賽事」,以此來吸引參加比賽的國際遊客,間接帶動高雄的觀光熱潮。另外,趙天麟立委也注意到,日本沖繩做為日韓兩國職棒的「春訓基地」,每年為當地帶來非常可觀的觀光產值。然而,高雄不只春季雨量較沖繩少,氣溫也更平均,相較之下擁有比沖繩更優越的氣候條件,很適合打造成新的職棒春訓基地,若能結合當地旅遊景點的優勢,帶動棒球迷前來朝聖,將能透過發展運動新經濟為高雄帶來十分可期的觀光效益!
在藝文新經濟方面,也可以發現台灣近年來積極建設文化中心,循序漸進地推廣藝文產業,例如趙天麟立委曾到瀨戶內海藝術季參訪,希望能效仿「藝術帶動觀光經濟」的模式,邀請頂尖藝術家在原住民古獵道或是海岸線等地,設置裝置藝術或進行藝術表演,用藝術吸引全世界的遊客來訪,讓藝術不僅療癒人心,還能為地方創造新經濟貢獻。
現在世界各國正急於加速復甦經濟,一方面希望能妥善因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則期盼能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為此各國都想站在新經濟的浪頭上,掌握新經濟產業的主導權,其帶來的不僅是新商機,甚至可能影響到10幾年後的經濟局勢。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適合發展的新經濟產業,並善加經營,才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章內容由「趙天麟國會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