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國高中確診「九宮格匡列」亂象多,學生、家長團體抗議,教育部:放寬給防疫假、不強制要證明

國高中確診「九宮格匡列」亂象多,學生、家長團體抗議,教育部:放寬給防疫假、不強制要證明
圖為北市中正區一所學校學生在校內操場活動情形(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於國高中生的「九宮格」匡列方式,許多學生、家長表示不滿,還有國中教師發現,只要班上有學生確診,全班幾乎都會嚇得自主請防疫假,教室鬧空城,校園不久後也將形同「類三級」,只剩下孤單的老師與冷冰冰的遠距器材。

《ETtoday新聞雲》報導,教育部5月7日和指揮中心一起公布新的停課辦法,其中「九宮格」規範引發學生和家長不滿。根據規費,國高中職與確診個案同班同學不須居家隔離,確診個案如「確診前2日內」曾到校上課,確診學生所屬班級之座位「九宮格」同學,實施3天「防疫假」停止到校。

教部不停課學生狂請防疫假,家長團體:易淪於形式化、象徵性制度

對於教育部新的停課標準,學生、家長團體紛紛表達意見及不滿。

《今日新聞》報導,台灣青年民主協會5月8日晚間在CROSSROAD跨世代倡議平台提出「教育部應檢討九宮格匡列法,並從寬認定防疫假」提案,彙整學生3項不滿意見,包含「九宮格範圍內學生未必風險最高,防疫措施並不實際」、「多項升學考試在即,勿讓學生升學權益受影響」,以及「實施防疫假學生,學習權益可能受損」,呼籲教育部應正視學生的擔憂與不滿。

《中時新聞網》報導,對於國高中生的「九宮格」匡列方式,國教行動聯盟彙整家長意見後表示,多數家長都認為非常的離譜,最親近、最常在一起的朋友往往都不會在九宮格內,而學生明顯從小至上廁所到體育與運動甚至社團補習班,接觸對象都是較親近的朋友,對於這樣的新制容易淪於形式化、象徵性制度,家長對這個新制度非常擔憂。

《聯合新聞網》報導,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表示,已有家長替自家國中生請防疫假到暑假,雙薪家庭則是把「防疫假」當一種工具,有顧慮就請個幾天,但也保有送學校的選項。

也有國中教師發現,只要班上有學生確診,全班幾乎都會嚇得自主請防疫假,教室鬧空城,校園不久後也將形同「類三級」,只剩下孤單的老師與冷冰冰的遠距器材。

《自由時報》報導,新北市議員江怡臻表示,九宮格匡列制度引發許多亂象,某高中班級共33名學生,其中1名學生PCR陽性,9名學生快篩陽性,還有1名學生是家人快篩陽性,老師匡列匡了一整晚,匡到哭出來,最後只剩下4名學生和老師沒被匡列,經緊急詢問教育局,才決議全班停課。

雙北、台中自訂規定,與中央不同調

《中央社》報導,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教育部校園防疫的九宮格規範,他已指示當「參考用」,要看實際在班上整個狀況。哪有孩子坐得住,不會趴趴走,不要把很多一個固定化的東西套進來,因為很多應變執行是要彈性處理快速反應。他表示,為孩子健康跟安全,國高中快篩陽個案所屬班級得實施全班3天居家線上教學。

《聯合新聞網》報導,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也說,對國高中學生來說,不能假設都坐在那裡不動,這不是非常合理,加上學生平常互動高,九宮格停課標準的確造成滿大困擾。北市府除九宮格規定外,若同班同學有人確診,並有脫口罩15分鐘以上,就全班停課,北市府基於務實面給予學校很大彈性。

《聯合新聞網》報導,台中市長盧秀燕則表示,全市高中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如有確診個案「確診前兩日內」曾到校上課,全班暫停實體課程三天,國小、國中、高中實施線上教學,形同不甩中央「九宮格」政策;幼兒園則直接停課。對此教育部表示,原則上本部尊重,唯獨要請地方政府做好溝通,以及衍生問題的配套作為。

教育部:放寬給防疫假、不強制要證明

有鑑於「九宮格」匡列方式引起諸多民怨,《蘋果新聞網》報導,教育部9日說明,若是非確診者所屬班級之座位「九宮格」同學,但仍有與確診者有密切接觸的學生(如:下課、體育課、跑班),家長若有相關疑慮,可基於防疫目的為其子女向就讀學校請假。

教育部昨(10)日也正式發文給各縣市政府及教育局,有關高中以下(高中職、國中小及幼兒園)學生請假及相關防疫措施規範,因應疫情及各地區、各家庭面臨的情形不同,家長為子女請防疫假,學校應從寬認定給予防疫假。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成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成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