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勝利日大閱兵取消空中分列式,正是反應出不重視空中武力的「蘇聯傳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打從蘇聯時代以來,戰鬥機的座艙一直都是一個政治委員相對起來管不到的地方。對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的防範,或許正是為什麼蘇聯、中共、北韓以及華沙公約體系國家比起美國、英國以及中華民國而言更不樂於以發展空中武力為主的原因。
今年5月9日是俄羅斯的勝利日,本來也是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要用來宣告他征服烏克蘭的紀念日,結果這場侵略戰爭打了快三個月都沒有結果。勝利日大閱兵,也因為俄國沒有取得如預期般的決定性勝利而縮水,不只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大將缺席,就連原本要動員70架飛機參與的空中分列式都被取消。
到底為什麼空中分列式被取消?還記得筆者在戰爭開打前,曾撰文指出俄羅斯空天軍與烏克蘭空軍的飛機數量是1000比100嗎?當時筆者很篤定一旦俄軍對烏克蘭發起全面進攻,俄羅斯會在短時間內取得烏克蘭制空權,甚至引發烏克蘭空軍的大規模叛逃,一如2014年烏克蘭海軍的叛變一樣。結果戰爭開打到現在,俄羅斯空軍還是沒能徹底掌握住烏克蘭的天空。
這確實跌破了很多專家的眼鏡,而且包括直升機在內,俄羅斯三軍自2022年2月14日戰爭爆發以來已經有62架航空器的折損。其中第一線主力戰機的損失,包括Su-34的七架、Su-30的4架以及Su-35的一架。與美國空軍A-10同等級,擔負對地攻擊任務的Su-25則折損了八架之多。機隊規模比俄羅斯小10倍的烏克蘭,航空器損失數目同樣是62架。
以這樣的比例來看,其實烏克蘭打得已經是相當不錯,雖然因為其機隊主力是由90年代的老舊機種組成,損失數量也比俄羅斯大一點。比如MiG-29戰鬥機被打掉13架,Su-27則是四架。值得注意的是,Su-25同樣是烏克蘭空軍的對地打擊主力,其損失數量為九架,比俄羅斯空天軍多了一架。整體來看,俄羅斯空天軍的表現只有三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糗大了」。
俄羅斯空天軍表現如此掉漆,原因是在於蘇聯系統的國家軍事強項從來就不在航空兵,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不例外。因此對於「基輔之鬼」(Ghost of Kyiv)的神話,筆者是從來就不買單的。蘇聯系統的國家,對地作戰的強項是裝甲兵與砲兵,對海作戰的強項是潛艦,對空作戰的強項是防空兵。由美國提供的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或許才是造成俄羅斯空天軍損失慘重的主因。
不重視空中武力的蘇聯
蘇聯在人類航空發展史上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比如全世界第一款全金屬下單翼,又可以收縮起落架的戰鬥機,便是曾在抗戰初期提供給中華民國空軍使用的波利卡波夫(Polikarpov)I-16型殲擊機。不過做為大陸型國家的蘇聯,更加強調以野戰火砲搭配裝甲車為主力的大縱深作戰。縱然有能力生產優秀的戰鬥機與長程轟炸機,蘇聯的建軍思想始終擺脫不了大陸軍主義。
比如被賦予戰略轟炸任務的佩特利亞可夫(Petlyakov),曾參加庫斯克會戰的Pe-8轟炸機,就因為損失過於慘重而在1944年提前退役。雅可(Yakovlev)Yak-3、Yak-9以及拉沃奇金(Lavochkin)La-7等殲擊機再優秀,都不如伊留申(Interleukin)Il-2以及圖伯列夫(Tupolev)Tu-2等強擊機更具代表性。因為這兩款飛機的存在,便是直接為蘇聯紅軍戰車大軍提供空中支援用的。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 2022-05-18 俄羅斯東正教牧首支持出兵烏克蘭,引發教會分裂危機,教宗方濟各:不要淪為普亭的「輔祭男童」
- 2022-05-17 英美拯救烏克蘭、歐盟只想救自己:為何西方集團對俄羅斯的立場如此分歧?
- 2022-05-17 俄羅斯勝利日大閱兵取消空中分列式,正是反應出不重視空中武力的「蘇聯傳統」
- 2022-05-17 瑞典宣布週三以前與芬蘭同步申請加入北約,艾爾多安:土耳其不會同意、不用白跑一趟
- 2022-05-16 在俄羅斯看不到「金拱門」了!結束32年業務,麥當勞將花14億美元退出俄羅斯市場
無法可管、無人監督,加熱菸載具恐成為個資安全破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國外市面上的加熱菸載具,開始像其它3C科技產品一樣擁有專屬的APP,在安裝後開始收集使用者的個人資料。你知道你的資料正在被收集嗎?如果你從沒想過,或許更需要立刻提高警覺。
「購物APP暗藏詐騙軟體」、「智慧型手機APP遊戲,搭配境外網站詐騙」,這樣的新聞標題,大家應該不陌生。其實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用電器、3C裝置,都會要求使用者在手機或平板上安裝APP,讓使用體驗更為完整便利。但問題就在於,當我們在享受現代科技所帶來的種種好處,其實也同時在面對釣魚廣告、木馬程式等無孔不入的資安威脅。
目前國內還在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的加熱菸載具,在國外也像其他許多現代化的科技產品一樣,幾乎都有專屬的APP甚至被包裝成為戒菸工具,在安裝之後開始收集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如果你在使用加熱菸,未來或許更需要提高警覺你的資料是否正在被收集,這些資料被收集後又會如何被應用?尤其這些載具也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中國製造。
不過針對中國製加熱菸進口問題,作為新興菸品主責機關的國健署回應,「依經濟部國貿署公告規定,加熱式菸草產品裝置屬大陸物品者,不准輸入。」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我國數位發展部提出的16項需要資安檢驗的IoT項目中,並未包括新興菸品載具。這樣的缺漏令人不禁擔心,我們的資訊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否正面臨著意想不到的風險?
從呼吸中洩露的秘密
衛福部提出的新興菸品健康風險評估辦法申請項目中,並未包含資安相關文件的要求,這可能暴露出個人敏感資料的潛在風險,再加上個人健康行為與呼吸資料保護不足的情況,在在都是開放加熱菸品所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特別是涉及個人健康行為和呼吸資料的外洩問題,除導致個人隱私受到侵犯,也可能被濫用於廣告騷擾,或甚至是健康保險詐騙等不法活動。因此,如何保護這些敏感資料,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今年 7 月家庭醫學會年會舉辦的「新興菸品減害與戒菸爭議」論壇中,已有專家提出警告,表示已有許多媒體及文獻披露加熱菸隱含的資安問題。該專家相當憂心地表示,當前各大品牌的加熱菸的載具幾乎都有數據連網功能。菸商能透過載具對吸菸行為進行大數據的搜集與分析,「甚至使用者每一口吸菸的深淺都有可能被記錄」。

為了改善這一缺漏,希望國健署也可以積極作為,加強對新興菸品的資安監管,建立完善的資安審查項目,確保所有與個人健康行為相關的數據,得到適當的保護。
在數位時代中,個人資訊就像是我們的分身,政府以及跨部會主管機關應該從相關的法規、監管措施等層面,努力保護民眾的資訊安全。從而更進一步地加強、鼓勵各種針對資訊安全保障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以應對不斷增加的網路威脅和數位安全挑戰,減少個資外洩的情形,杜絕詐騙行為對民眾以及我們的國際形象,所造成的各種損失。
當你一天的行程,都透過APP傳給某個陌生人
過去常常在資安方面引發眾多爭議的,例如掃地機器人,有搜集全屋地圖、作息時間等資訊的疑慮;智慧型手機,有可能在未經用戶允許的情況下,自動將個人的敏感資訊,傳送到第三方伺服器上。這些被揭露報導出來的新聞事件,引起了民眾對於個人隱私受到侵犯的擔憂,更突顯了資訊安全議題的重要性。
因此,當加熱菸載具以及應用程式,有可能收集到使用者的個人偏好、吸菸習慣、地理位置等敏感資訊,甚至可能涉及醫療數據。如果讓這些數據落入有心者之手,就有可能會被用於定向廣告、個資身份盜竊或其他不法用途,造成個人人身安全、聲譽和財務損失。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陳雅萍秘書長指出,近年來,因為個資外洩而遭受財物損失,前往消基會諮詢的民眾數量,有日益增多的趨勢。可以想見數位化時代,在網路、APP中填寫個資,已是一般大眾的日常,這樣的趨勢也讓個人資料保護面臨更嚴峻的考驗。陳秘書長進一步提醒,大家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填寫個人資料的時候,要保持警覺心,「如果你所填寫的資料,超出網站或APP所需要知道的資訊範圍,最好就不要繼續填寫。比方一個導航APP,它會需要知道你的所在位置,但它不需要知道你的婚姻狀況。」
*本篇文章由記者「莊丹琪」撰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