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員來敲門:阿根廷睽違十年人口普查,全國這天都要待在家

普查員來敲門:阿根廷睽違十年人口普查,全國這天都要待在家
阿根廷人口普查員。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 Abby Huang 攝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2年5月18日,阿根廷人將得到一天的假期,不過這天你哪都不能去。這是阿根廷第十一次的全國人口普查,除了掌握國家人口數據,也成為制定未來公共政策的根據。

這個星期三(18日)阿根廷全國陷入關閉狀態,從早上8點到下午6點,電影院、足球館、餐廳、酒吧都不能營業,大眾運輸也比照週日和特殊節日降低班次。勞工意外獲得一天假期,但哪都不能去,每個人都必須待在家。這不是疫情反撲的封城,而是國定法定假日──阿根廷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日」。

為了配合人口普查,每隔10年,這個國家就會陷入停擺一天,一共有超過60萬名穿著INDEC(國家統計與普查研究所)背心的人口普查員走訪全國,挨家挨戶做調查。沒有人知道人口普查員什麼時候會上門,如果敲門時不在家,很有可能會被認為不遵守法律而挨罰,須繳交1076披索至10萬6799披索(折合新台幣約153元至1.5萬元)不等的罰款。

264448208_1943001695877741_3783012278704
Photo Credit: 阿根廷國家統計與普查研究所(INDEC)
阿根廷人口普查員挨家挨戶按門鈴。

阿根廷政府進行普查的決心不容質疑。在2010年人口普查日當天,阿根廷前總統基西納(Néstor Carlos Kirchner)因為心臟病發突然過世,國家統計與普查研究所所長當時還召開記者會,強調「人口普查仍然繼續」,要求全國公民繼續履行他們的義務。

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原定是在兩年前(2020年10月)進行,但因為COVID-19疫情的緣故,不得不延到今年。自5月初以來,「Censo 2022」(人口普查2022)就一直是各大媒體的熱門標題,提醒阿根廷公民(以及居住在當地6個月以上的外國人)這重要的一天,要準備什麼文件、要回答哪些問題。

阿根廷推特(Twitter)這一天的熱門關鍵字更是「人口普查員」(censista)。大家都希望人口普查員趕快上門,填完問卷可以出門透氣啦!

你可能會想,都什麼年代了,難道不能線上填資料嗎?

答案是可以的。在實行百年的人口普查後,阿根廷政府今年特別提供線上版,在人口普查日前兩個月,民眾都可以上網填資料,回答完問題後,系統會發送一個六位數的代碼。

截圖_2022-05-17_下午4_32_19
阿根廷2022年人口調查問卷。Photo Credit: INDEC(國家統計與普查研究所)

但不解的是,就算事先上網填好資料,人口普查日當天還是得待在家,因為你必須拿那個六位數的代碼給人口普查員看,先上網填資料只能替你省去和人口普查員的對答時間。當局的解釋是,「儘管包括了線上普查,還是認為讓人口普查員挨家挨戶訪問,才能確保阿根廷領土上的每個人、每一家、每個住所都有算進去。」

另外,如果職業是醫療人員,或者當天有非出門不可、無法待在家的理由,可以將代碼交給鄰居或同住家人,轉交給人口普查員。這大概是線上填表的另一個好處吧。

IMG_1075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 Abby Huang 攝
我住的公寓一早就有人口普查員來訪,按規定普查員不得進入住家,住戶們在門廊一個個排隊等著回答問題。

阿根廷人口普查的意義

自1816年建國、並在1869年第一次實施人口普查以來,阿根廷在過去141年間一共進行了10次全國人口普查;問題也從一開始的8題,增加到今年的61題。其中24個問題與住所情況有關,從房間數量、浴室類型到地板的材質(馬賽克、瓷磚、地毯、還是木頭?);另外37個問題則和人有關。

人口普查對於阿根廷社會有幾重意義,除了掌握國家人口數據,也成為制定未來公共政策的根據。

阿根廷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當時全國近八成的民眾都是文盲,這也讓當時的總統薩米恩托(Domingo Faustino Sarmiento)喊出了著名的政策口號:「在人口普查的第一批數據面前,我宣布第一個給未來世紀的國家政策:學校,學校,學校!」他任內建立了1117所公立學校和400多所私立學校,讓10萬名阿根廷男孩接受教育。

而在今年,阿根廷人口普查的口號是「認識我們自己」(Reconocernos)。除了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是不是移民等基本問題,今年的普查第一次對性別認同進行調查。包括了:

  • 出生時記錄的性別是什麼?(女性;男性;X / 以上都不是)
  • 你的性別認同是?(女性;跨性別女性/異裝癖;男性;跨性別男性;非二元性別;其他身份/以上都不是;我寧願不回答;忽略這題
Pregunta-Género
Photo Credit: 阿根廷2022年人口普查網站

自上次(2010年)普查以來,阿根廷的LGTBIQ+社群取得了重大進展,接連通過了《同性婚姻法》(2010年)、《性別認同法》(2013年)和《跨性別就業配額法》(2020年),這次的人口普查將收集在新法律架構下,新社會的真實狀況。當地民間團體表示

我們相信結束跨性別族群在統計上的不可見性,將引導人口政策產生變化。這將為制定包容性的公共政策提供必要的數據。

不過也有人認為,人口普查對於性別認同的問題迫使受訪者透露敏感的個人資訊,可能會給出不準確的答案,這將導致錯誤的普查結果。

除了多元性別,今年的人口普查也試圖反映阿根廷多元民族的社會。雖然阿根廷人口組成仍是歐洲人後裔(主要是西班牙與義大利,或者歐洲和原住民的混血兒)為主(97.2%),但從人口普查也可看見原住民以及非洲後裔對於身份認同的努力有了進展,這次的問題包括了:

  • 你認為你自己是原住民,還是原住民的後裔?
  • 你會說和/理解原住民的語言嗎?
  • 你是否認同自己是非洲人後裔?

不過人口普查仍有一點未竟之處,阿根廷眾議院的席次與全國各區的居民人口有關,目前的比例是根據1980年人口普查的結果,當時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人口在全國排名第二,不過今日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人口已經下降到全國第四,但在眾議院擁有的席次,仍比人口第二多的科爾多瓦(Córdoba)和第三多的聖達菲(Santa Fe)來得多,這是與現實不一致的窘境。雖然憲法規定每次人口普查後眾議院席次必須按照現行比例重新分配,不過目前還沒有政府照著執行過。

什麼時候結果出爐?

在經過一整天的調查後,人口普查隔天(5月19日)國家統計與普查研究所將初步報告阿根廷目前有多少人口,8個月後會有第一版的普查數據出爐。

根據阿根廷上一次(2010年)人口普查結果,全國總人口為4011萬7096人,新一個十年,人口數量會成長多少?人口組成又有哪些變化?連我這個不在人口普查範圍內的外國暫居者,也都期待。

另外給台灣的讀者做為參考,台灣從日治時代開始就有人口普查,戰後自民國45年(1956年)首次辦理人口普查,每10年辦理一次,截至最近一次(2020年)已經辦理過7次全國人口普查。 不過為了精簡人力及成本,台灣的人口及住宅普查是採「公務登記及調查整合式普查」方式辦理,以公務登記資料為基礎,編算全國常住人口總數及基本項目資料,再抽取15%樣本普查區進行全面訪查,並非全國性的普查。另外在台灣普查除面訪填表外,也可以採用網路填報。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