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國際大風吹】菲律賓特別喜歡強人總統?惡名昭彰的獨裁者之子小馬可仕為何能高票當選?

【國際大風吹】菲律賓特別喜歡強人總統?惡名昭彰的獨裁者之子小馬可仕為何能高票當選?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可仕家族遭革命推翻36年後,重返總統大位,但《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作者江懷哲表示,這並不完全是人民已經遺忘威權統治,而是多個因素綜合的結果。菲律賓家族政治與威權轉型等狀況,也值得台灣人思考比較。

菲律賓5月9號舉行總統大選,雖然正式結果還沒出爐,但初步數據顯示,綽號「邦邦」的小馬可仕,應該會以過半的得票率,成為下一屆菲律賓總統,也是30多年來,第一次有候選人以超過50%的得票率當選總統。

但小馬可仕的父親老馬可仕,是惡名昭彰的獨裁統治者。他在1965到1986、長達20年的總統任內,讓貪腐成為政府的常態,同時也強力打壓反對派,還為了持續執政而實施戒嚴令。儘管最終被反政府革命推翻,但也留下深深的歷史傷痕。為什麼事隔短短30多年,如今菲律賓人又把票投給他的兒子呢?

對此,我們專訪劍橋大學國際關係與政治碩士,也是《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這本書的作者江懷哲,了解菲律賓大選背後的社會脈絡,還有,台灣人為什麼應該對菲律賓的民主進程感同身受。

他爸爸沒那麼壞吧?小馬可仕當選之路

Q:此情此景讓我們想到,其實才不過36年前,他爸爸老馬可仕在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當中被推翻,而且流亡到夏威夷去,後來才回國。當時其實象徵菲律賓民主化進程往前一大步,還激勵滿多亞洲其他地方的國家。但是,為什麼才不過36年後,小馬可仕今天就能夠獲得大家的支持,然後選上總統呢?

我覺得有三個面向。

第一,其實馬可仕家族的回歸本來是可能會比現在還更早的。我們看1992年的總統大選,也就是民主化之後的第一個總統大選,其實那個時候前一年,馬可仕家族就已經獲允許從他們流亡的夏威夷返回菲律賓。當時伊美黛,也就是老馬可仕的夫人有參選,另外一個馬可仕的親信也有參選,他們加起來的選票有28%,這比後來當選總統的羅慕斯的23%還要多。

所以說,要不是分裂投票,可能親馬可仕勢力回歸總統大位的時間,會比我們想像中的更早。

第二點,馬可仕家族不論是在他們的根據地,或是說在許多民眾的想像中,還是很多人有正面印象的。很多人認為那個時期的菲律賓是黃金時期,是強國家、強經濟,而這個印象並沒有因為民主化消失,很多年輕人因為他們二手的去接收當時候威權的記憶,所以很多也是對小馬可仕有比較正面的感受。

我們台灣人可以套用我們自己的想像:就像你現在問普羅台灣社會去看以前的戒嚴時期,有一些人覺得那時候是人權侵害時期,但我們也都一定都有認識一個長輩,會跟你說當時候社會比較安定、經濟發展快速、價比較低等等。

第三點,考量過去幾年杜特蒂跟小馬可仕關係很良好,甚至這次小馬可仕他搭檔薩拉——也就是杜特蒂的女兒——一起競選,所以這讓他成功接引了杜特蒂的高人氣,和他的支持者擁護,這對於協助小馬可仕問鼎大位有很大的幫助。

pic
Photo Credit: 國際大風吹
《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作者江懷哲

為什麼強人總統受歡迎?

Q:從杜特蒂到小馬可仕,感覺菲律賓選民比較相信的是一個強人政治、一個個人的形象?

因為其實每個地方的候選人都有他本地的脈絡。

有些媒體就會標榜說這次選舉小馬可仕當選,是菲律賓選擇經濟勝過民主,但其實外國人去看待台灣的選舉也很容易覺得我們是單一議題——也就是統獨議題——投票,也會覺得我們其實也不太在乎其他議題。但從我們本地人的角度,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我們的選舉的框架是這樣。

而在菲律賓,本地的脈絡就是過去30年民主化之後,雖然老實說你從GDP的成長來看,經濟是有成長的,然而在貧富差距上,菲律賓跟其他國家比起來吉尼係數的呈現是數一數二嚴重的,貧富差距很大。

基礎建設的部分,其實有去過菲律賓的朋友就會看到不是沒有,而是你感受得到這是幾十年之前的產物,已經相當比較破敗、亟待去重整,而當菲律賓人去看像是印尼、泰國、越南等鄰國,那種失落感是非常強烈的。所以這種比較之下的一個急迫感,加上對於過去30年這種我們大家就一直在談「自由民主」之下實際感受的不均衡的感覺,讓他們確實會願意對這種爆破式的方案,給予更大的期待。

所以說,杜特蒂執政期間有毒品戰爭、有各式各樣的爭議措施,為什麼大家還是願意支持他?為什麼還是願意給他機會?其實就是因為這樣子的一個脈絡,就是你覺得以前的這些總統,他們都講說要漸進式改革,然後有各式各樣的溫和的手腕,那結果最後成效可能並不是我原本預期的。

所以在這之下,有一個總統彷彿講說「我要用緊急命令來推動、來解決馬尼拉的塞車問題」,一般民眾對於政治政策的產生沒有那麼細緻的理解時,他就會覺得這樣是好的、這樣是可以支持、這是我想要的。

Q:也就是說菲律賓的民主其實還沒有很深化,對嗎?

我覺得我們台灣需要去理解,菲律賓它過去20、30年甚至更長遠來講,它民主發展其實是非常艱難的。你同時要民主,同時要經濟發展,同時他們因為跟美國以前的殖民關係,又要保持獨立,其實我們台灣人應該要滿能夠感同身受的才對。

就是這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而且菲律賓遇到一個我們台灣沒有遇過的挑戰——軍隊的角色。在民主化之後,菲律賓軍方其實發動了非常多次的政變,雖然說都失敗了,但這對於當地的政治局勢的穩定,以至於吸引外商、外籍投資的這種因素來講,這都是負面的。

pic
Photo Credit: 國際大風吹

而我們台灣在民主轉型過程當中,軍隊保持一個相對中立的角色,至少他們沒有發動軍變、政變等狀況,所以對於台灣的民主轉型來講是一個助力。然而菲律賓它就比較沒有那麼幸運了,所以我覺得當然我們台灣人來看菲律賓的話,有些東西就會更突顯出,我們台灣人也有運氣好的一些部分,還有,當然就是人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

從中央到地方隨處可見:菲律賓的家族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