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鴻海積極布局電動車產業,與馬來西亞企業合資在當地蓋12吋廠晶圓廠,產能直逼台積電熊本廠

鴻海積極布局電動車產業,與馬來西亞企業合資在當地蓋12吋廠晶圓廠,產能直逼台積電熊本廠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鴻海掌握新竹6吋廠,日本8吋廠,還有馬來西亞8吋廠,現再擴大投資12吋廠,完整了各種IC應用的佈局,更有效為客戶客製化電動車,同時也增加生產大型、小型乃至微型載具的能力。

鴻海在電動車產業積極布局,朝「向電動動力、電池與半導體」3大戰略目標邁進。昨(17)日由馬來西亞企業DNex公布,將和鴻海旗下子公司Big Innovation Holdings Limited,計劃成立合資企業「JVCo」,營運新的12吋晶圓製造廠,產能直逼台積電熊本廠,外傳耗資達上千億新台幣。

17日DNex發出聲明稿指出,鴻海啟動半導體大投資,將與其興建月產能4萬片的12吋晶圓廠,鎖定28與40奈米成熟製程,目前確切場址仍未定。

根據合作備忘錄指出,DNex和鴻海將共同決定在馬來西亞的新工廠地點,以及計畫後續的融資問題,還有新廠房的關鍵管理層等。

《經濟日報》對此描述,本次DNex投資案關鍵在於,規模僅次於台積電熊本廠的5.5萬片,業界以目前市場行情估算,投入建廠的金額至少千億元起跳,凸顯鴻海集團在半導體領域的企圖心。

黃伯堃分析,鴻海掌握新竹6吋廠,日本8吋廠,還有馬來西亞8吋廠,現再擴大投資12吋廠,完整了各種IC應用的布局,更有效為客戶客製化電動車,同時增加生產大型、小型乃至微型載具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鴻海的生產重心逐漸脫離中國轉向東南亞。他強調,未來東南亞將是鴻海原料、半導體封測和下游組裝的重鎮,台灣則成為設計、關鍵汽車零組件平台的重要出海口。

鴻海在電動車產業的布局

2020年3月是鴻海發展電動車的重要階段。當時鴻海突然對外發表和台灣裕隆汽車合作,簽訂協議推動汽車整車研發設計、開放平台共用化及生態系,對外公告鴻海在電動車上正式進入衝刺階段。

隨後,鴻海再和國巨集團合作,將進一步強化鴻海發展「3+3」,也就是「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的重要布局。

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當時說:「電動車關鍵零組件,還有5G科技與特殊半導體封裝測試,未來雙方價值將倍數成長。」

這場合作記者會下,除了陳泰銘出席外,還包含了國巨集團旗下的奇力新郭耀井執行長、凱美電機翁啟勝董事長、同欣電子呂紹萍總經理,共同參與此次策略結盟。

這意味著,鴻海要打通被動元件、鋁質電解電容、變壓器,還有陶瓷電路板及高頻無線通訊模組,而此些都是電子產品、電池以及通訊衛星的關鍵零組件。

2020年10月16日,鴻海科技日上一座電動車底盤把擺放上顯眼的舞台上,引起國內外記者譁然。鴻海劉揚偉董事長當時表示:「鴻海用最少的代價、最短的時間開發所需要的車型。」

鴻海科技日 劉揚偉與嚴陳莉蓮合影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鴻海16日舉行科技日活動,推出電動車軟硬體開放平台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右)、裕隆執行長嚴陳莉蓮(左)。(鴻海提供)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傳真109年10月16日。

劉揚偉在會場上向全台相關業者發出「江湖令」,誠邀眾豪傑齊聚,正式宣布推出「MIH EV軟硬體開放平台」,同時也是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初次亮相,短短不到2年時間該平台已經有數千家參與。

他特別強調:「汽車產業將變成是得『電動動力、電池與半導體』者得天下」。

電動車關鍵是半導體

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半導體成為了電動車業者急欲掌握的元件,對鴻海而言也是如此。為了確保半導體供貨穩定,2021年5月,鴻海先國巨擴大合作,開發類比半導體產品(簡稱小IC)穩定在動力傳動的布局。

鴻海與國巨合資成立國瀚半導體 劉揚偉、陳泰銘同框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鴻海與國巨5日宣布合資設立國瀚半導體,布局半導體一站式購足服務,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右)和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左)同框代表雙方簽約。(鴻海與國巨提供)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傳真110年5月5日

同年8月,鴻海說服了非揮發性記憶體旺宏出售新竹科學園區的6吋晶圓廠及設備予鴻海,震驚產業界。

由於6吋晶圓廠屬於落後製程,再加上當時鴻海在日本福山已經有一座8吋廠,再加上也投資馬來西亞8吋晶圓廠,市場認為不符合效益,甚至直指「要喝牛奶就得養一頭牛」?

劉揚偉卻說,電動車目前有三大問題,充電時間太長和續航力不夠,旺宏的6吋晶圓廠可以處理碳化矽(SiC),解決關鍵技術難題。

10月18日,鴻海首度發表三款自主開發的電動車款:Model C休旅車、Model E轎車和Model T電動巴士,向外界強調鴻海已經掌握了前進電動車的決心,並且成功統合半導體、模具和精密零組件的能力。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說:「一年內端出成果,讓人見識到鴻海速度。」

資深投資人黃伯堃強調,鴻海的野心並不止於組裝代工,也在上游的原料下足苦心,其中印尼、泰國以及印度等原物料大國的合作,展現了要對產業垂直整合的布局,也呼應了劉揚偉說的電動動力、電池與半導體3大戰略方向。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