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葉倫示警全球面臨「停滯性通膨」風險,呼籲取消中國商品部分關稅、緩解經濟危機

葉倫示警全球面臨「停滯性通膨」風險,呼籲取消中國商品部分關稅、緩解經濟危機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民眾已經從「購買非必需商品開始轉向必需品」。在可自由支出方面,雖然消費仍在緩慢增加,但在花錢上越來越挑惕,包含Target等多家企業表示,家具類銷售都顯著下降。

你可能很難想像全球零售商面臨的難題,由去年積累到現在的「非必需商品」大量的堆積在倉庫中;然而能源、食品類等必需品卻正被搶購。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葉倫(Janet Yellen)強調經濟成長緩慢,同時物價又在上漲的「停滯性通膨」正在發生,他主張降低對中國商品部分關稅,藉此緩解經濟危機。

零售商營收不佳,美財政部長葉倫:正發生「停滯性通膨」

近來美股壓低上攻無力,主要是美國一些大型零售商受到通脹困擾,導致最新一季財報因為燃料等成本上漲,普遍低於市場預期。

投資者紛紛拋售美國大型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Target Corp以及其他大型連鎖企業的股票。市場擔憂此些公司無法將「高成本」轉移到消費者上,將大幅降低企業的毛利率。

其中,Target股價大跌25%,新一季的財報大幅低於市場的預測。Target對此回應,寧可自己吞下成本上升的苦果,也不會對購物者漲價。

而通膨的壓力,正常科技業蔓延到了庶民經濟上。

RTR4LLEL
Photo Credit:Reuter/AP

法盛投資管理(Natixis Investment Managers)的投資組合策略師Garrett Melson甚至向《華爾街日報》示警:「我們今年真的陷入了通脹恐慌,從本質上講,人們擔心的是聯準會在抑制通脹的同時,會嚴重抑制經濟成長。」

然而昨日葉倫亦重申,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對全球經濟構成了嚴峻挑戰,他還強調正在產生「停滯性通膨」,如此情況會抑制產出和支出。

除了成本問題外,庫存也是一大難題。去(2021)年高庫存的廠商獲得巨大的甜頭,消費者展開報復性消費,拿著大把的紓困支票橫掃的貨架上的商品。

直到供應鏈問題日益嚴峻,去年供給端逐漸跟不上需求,於是各大通路、零售趕緊拉高了各類商品庫存貨量。未料,現在經濟開始轉變,它們發現自己囤積了太多「消費者不在迫切需要」的東西,例如日常服裝、家用電器和家具。

零售商庫存亂象:必需品短缺,非必需品則要清倉拍賣

對此現象《華爾街日報》描述「長鞭效應」正在浮現,如Kohl's昨日財報公布指出,截至4月30日的財季庫存較上年同期大幅飆升40%。其中,五分之一是「在途商品」,8%是去年遲到的聖誕商品。

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商業活動客戶需求不穩定,企業常保留安存庫存,導致供應鏈中,上游至下游到終端客戶中的安全庫存會越來越多。值得注意的是,長鞭效益在需求升高時,上游叫貨的訊息會逐漸扭曲放大,導致過多庫存難以消化。

此外,沃爾瑪、Target,最近一個財報的庫存分別也增加了32%和43%。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股票分析師Michael Binetti表示,某些零售商通路甚至發現,在今年2月底開始清倉拍賣開始飆升,顯示庫存已經影響營運。

以上表示,美國民眾已經從「購買非必需商品開始轉向必需品」。在可自由支出方面,雖然消費仍在緩慢增加,但在花錢上越來越挑惕,包含Target等多家企業表示,家具類銷售都顯著下降。

為了化解國內民生必需品物價上漲的壓力,葉倫坦承自己正力推取消對中國進口商品的一些關稅。根據《路透社》報導,拜登政府內部正在討論前總統川普依301條款,葉倫對取消中國部分關稅立場鮮明。

葉倫甚至向拜登強調,某些對中國的關稅對企業和消費者造成傷害,實質上根本不具有任何戰略意義。

AP_17333569564226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

不過,報導稱相較於葉倫主張取消部份關稅;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則傾向「保留關稅」,甚至制定更具戰略性的對中貿易政策。這也代表,白宮目前仍未就中國關稅問題達成一致共識。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