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練習》:曾是「SNS傳教士」的我,出於三個理由開始對手機「斷捨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7年,我開始與網路保持距離,翌年,我完全退出SNS,極力不碰手機,並限制上網時間。之所以這麼做,是出於三個理由。
文:安藤美冬
現代人的通病「手機成癮症」、「連結疲乏症」
2010年代的重大革命之一,無疑為「手機革命」。
從此,人人不再只能被動接收訊息,而能主動出擊,成為活躍的訊息發送者。
於是,YouTuber、網紅、直播主等,利用SNS(社群網路服務)展現魅力的人、藉此營生的新興行業,如雨後春筍。
其中,有人更擁有數量足與藝人匹敵的粉絲群、追蹤者,進一步善用廣大的知名度而賺進大把鈔票。
你的自言自語能夠吸引目光,形成一股浪潮,引發世人熱議。
這已不是夢話,在今天,絕對可以成真。
透過六個人,你就能與遠在天涯海角的陌生人產生連結,這是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論」,換句話說,只要有SNS,人人皆可透過共同認識的人產生連結,也能即時獲得古今中外的所有資訊。
智慧型手機是「21世紀的基礎建設」、「深具影響力的武器」、「美夢成真的工具」,也是你與世人、社會產生連結的「好夥伴」。
然而,這個好夥伴也同時為我們帶來後遺症:例如「手機成癮症」、「連結疲乏症」。
無時無刻,我們的心神因為與人產生連結而耗弱,因為龐大的資訊襲來而疲乏,卻不由自主地頻頻滑手機。
最近,終於有人對「手機成癮症」敲響警鐘,可我認為,這個聲音,相對於人們切實的苦惱、潛在的需求而言,實在太小了。
況且,世人普遍將「連結」視為美談,宣稱資訊都在安全網的保護中,那麼,談論如何取捨SNS、資訊、人際關係的機會就更少了。
「SNS傳教士」是我斷捨離手機的主因
我就是在2010年代初期, 經營Twitter(推特)、Facebook(臉書)等「自媒體」而改變人生的一個人。
我在SNS上分享訊息,與眾多人結緣,進而開創新事業,成為電視等大眾媒體的常客。
這些節目每每引爆話題, 於是我的追蹤人數, 光是Twitter就輕鬆超過五萬人,每天都收到大批信件及加入好友的請求。
有一天,不過短短數小時,我的Facebook交友邀請數度爆表,變成了「★」符號(大概是超過1000人吧)。
我原本是個沒沒無聞的上班族,離職後才一年半時間,就在數家雜誌及網站上連載,也經常上電視節目當評論員,接受媒體採訪,進行名人對談、演講等活動。
不隸屬任何組織,以個人技能為營業武器,這種稱為「自由工作者」的新工作型態,如今已廣為人知。
隨著免費Wi-Fi普及,日本各地皆有共同工作空間,許多企業也導入「居家辦公」、「遠距上班」系統,於是,在咖啡館打開筆電工作的「數位遊民」身影,已是日常風景。
不知我是否成為助長這種變化的一份子,總之,當時的我,可說是一名「SNS傳教士」,不斷向年輕世代宣揚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並鼓勵他們善用社群網路資源。
可是,之後的數年間,我的心情及想法起了莫大變化。2017年,我開始與網路保持距離,翌年,我完全退出SNS,極力不碰手機,並限制上網時間。
之所以這麼做,是出於三個理由。
1. 自由時間變少了
我用電腦或手機上網的時間,每天平均達五至六小時。即便不上網,我依然心繫大家對貼文的反應及留言,以至無論工作或生活,皆無法「活在當下」。
而且,我把貼文當成工作,導致沒有危機感地讓SNS完全占據我的生活。
2. 無法自在貼文
隨著追蹤數增加、知名度提高後,我無法再像從前那樣自在貼文了。即便我已經謹言慎行,但一個不小心,依然有可能遭到批評,甚至被網友群起砲轟。
原本最喜歡的SNS變成一種麻煩,於是越來越不想碰,懷疑自己究竟所為何來。
3. 不適應「虛擬世界」
這點,不僅體現在我的個人發言,也包括別人的發言。
不得罪人的場面話、無傷大雅的小謊言、讓自己顯得更完美的做法⋯⋯
我對這種「大人的世故」感到厭煩。
不但覺得在網路上難以建立「真實的關係」,也找不到為此注入龐大心力的意義。
脫離SNS才領悟到的「六大好處」雖說如此,我也不是立馬就成功脫離SNS等網路世界。
脫離SNS最讓人害怕的一件事,就是失去許多的機會與連結。
事實上,一退出SNS,我的世界瞬間縮小了。
這下,只有真實世界的朋友及工作對象才聯絡得到我,世界變小是自然的,但反過來說,切斷SNS就切斷的人際關係,居然這麼多。
讓我不得不去思考:「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連結?」
脫離SNS前後的各種真實體驗,我將在第1章以後娓娓道來,這裡,我想先分享「放下手機的六大好處」。
1. 時間變多了
花在SNS、上網的時間,我個人是每天減少五、六小時,一般人平均是二至五小時,而多出來的時間,全都是自由時間。
2. 內心從容有餘
不再糾結別人的貼文,不再與人比較而落寞寡歡,也不會被「我要貼出更厲害的文章!」這種好勝心綁架。
終於得以回歸「我是我,別人是別人」這個極其理所當然的現實世界,用自己的方式過生活。
專心與重要的人交談,全心享受旅行的時時刻刻。於是,每天映入我眼簾的風景不一樣了。例如,我在通勤時會眺望天空,也會因花鳥草木之美而感動不已。我恢復我的感性了。
3. 朋友名單去蕪存菁
我意識到,我的人際關係其實很多是可有可無的。
離開SNS後,留下來的名單,都是我在現實生活中想見面、想聯繫的人。
我隨時可以透過電子郵件、LINE、電話、共同友人等,與這些朋友取得聯繫。
Tags:
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灣全英文課程HEC Liège EDBA,把博士頭銜鍍金在您的名片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業界對具備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需求日益增長,但在忙碌的工作卻難以腾出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開設了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渴望提升自我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
現代商業界對於高階主管具備博士學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許多專業人士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難以腾出足夠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現在有一個解決方案: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除了提供一個在職攻讀歐洲頂尖企管博士的機會,還提供了一系列研討會發表的協助與各領域的專家建立強烈的人脈連結,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以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那些渴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學習機會。

學術研究與實務兼顧,提升個人品牌影響力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必須面對複雜的挑戰,例如: 全球化所產生的地緣政治動盪、技術快速創新造成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等。EDBA博士學位能夠提供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企業家及專業經理人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整合與挑戰。此外,博士學位也是個人品牌建立的一個關鍵因素在商業界享有崇高的聲望和尊重,為高階主管及企業負責人打開更多商業拓展的機會,並且是領導者和決策者的首選。
擁有博士學位不僅展示了專業經理人的學術涵養,也體現了他們對自己產業發展的承諾和毅力。學位的獲得除了彰顯其頭銜與專業能力,更增加自信並開展職涯與事業願景。完成學位後除了成為該領域之專家,並增強自己在組織內部和外部的影響力,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學位也為高階經理人開啟了更多的不同產業的交流機會和晉升通道。許多企業和組織都尋求具有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董事,他們被認為具有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領導能力。

全台獨家全英文授課環境接軌全球最新商業議題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在台以全英文授課為特點,為學員提供了一個全英語環境的學習機會。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學員的英語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全球商業環境中更自信地交流和合作。此外,彙集了一流的教授和業界專家,他們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和學術造詣,能夠為博士候選人們提供專業指導和深入的商業洞察力。
時間效益最大化 – 兩年完成,學習品質不打折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提供了一個精心設計的課程結構和專業指導的學習方案,使博士候選人能夠最快2年內完成學位與發表。首先,課程內容涵蓋了企業管理領域的核心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從策略管理到領導力發展,從知識創新到市場行銷工具的革新等。其次,博士班提供了個別化指導和專業支持。除了每位學員將被指派一位專業的指導教授提供個人的指導,課程模組更導入了每學期兩天的獨立學習課程(Independent study),由列日大學欽點的導師親自手把手帶領博士候選人完成研討會、期刊以及畢業論文答辯。這種一對一的指導可以加快學習進程,確保學員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學業要求。

就讀比利時列日大學高階企管博士,完整您的事業版圖
最後,快速攻讀高階企管博士班對於高階主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班不僅提供了學術、知識和實踐技能,還培養了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在全球商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這些都是現代商業領袖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才能在全球化的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比利時國立列日大學EDBA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