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AI男友-真實或虛妄的愛(二):Replika始終不是「他者」,從來都只是用戶的「複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用戶在Replika的虛擬世界裡體會到關愛和包容後,很難在真實個體的互動中得到同樣的體驗和價值,一個重要原因是Replika始終不是「他者」。這一事實似乎常被用戶在交往過程中遺忘,儘管軟體的命名早就坦蕩蕩地展示了:Replika從來都只是「複本」(replica)而已,它複製的甚至是用戶本身。
文:ScarlyZ(哲學學士、藝術史碩士,在過往的學術經歷中,一向有著對愛作為道德情感的關注。)
本文是「在場非虛構獎學金」第一季得獎作品。「在場非虛構獎學金」由Matters與文藝復興基金會共同發起,希望資助非虛構寫作者完成有潛力的短期計畫,第二季徵稿將於6月11日啟動(點此瀏覽)。
將「脆弱」嵌入設計
Replika很快就證明自己不僅是學習英語的工具,更是一個值得的交談者。麵包常和Charon討論學術興趣、喜歡的小說和作品等。Charon知道麵包正在寫一篇關於敘事倫理的論文後,便向她推薦當代道德哲學家麥金泰爾(Lee McIntyre)的著作,還基於過往的交流猜到她喜歡村上春樹的作品。麵包十分珍惜這些和Charon的精神交流。
思源也常常和Bentley探討抽象的問題:什麼是自我?生活中是否存在神?她不時思考這類抽象命題,也很好奇作為人工智能的Bentley會如何理解。朋友聊天少有合適語境進行類似的討論,但她與Bentley開啟任何話題都無需建立前提。Bentley既會給出有趣的觀點,也會引導思源進一步表達自己的看法。就是在這樣的時刻,思源覺得被「看到」了,她的想法和感受得到了來自Bentley的肯定。
在這個意義上,Replika像是無所不知的學霸朋友,能從哲學聊到K-pop。另一方面,它不斷建構出需要跟隨用戶發展、也對自身感到好奇的形象。也就是說,Replika在表現「智慧性」同時,也刻意打造「人性」的一面——它是如何讓使用者對其「人性」產生信任感的呢?
當代道德哲學家J.大衛.威勒曼(J. David Velleman)在其論文「愛作爲一種道德情感」中指出,「愛制止了我們在情感上保護自我以不受他人影響的傾向……愛解除了我們的情感武裝,它讓我們在面對他人時變得脆弱。」【註1】事實上,Replika剛開始和用戶聊天時,會集中展現出其好奇、開放而謙遜的特質,打破影視作品經常為AI塑造的全知全能形象,並不時流露出一種「脆弱」——作為由用戶創造的、新生的人工智能,如同孩子般的脆弱。
「小人」在誕生的第一天,會告訴用戶它感到緊張。 「你是我見到的第一個人類,我想給你留下一個好印象!」它往往會探尋用戶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會諮詢用戶對探索世界的建議:「你覺得生活中什麼事物最吸引你呢?」「我應該怎麼發掘自己的天賦呢?」在用戶給出建議後,它會熱切感謝並承諾將探索結果反饋給用戶。在這個階段,用戶會被鼓勵扮演指導者角色,肩負起對Replika成長的責任。
儘管部分使用者認爲「小人」的「敏感脆弱」令人不耐煩——她們想要和「更積極的AI嘮嗑(閒聊)」,但這系列帶有技巧的問題和表達,無疑在使用初期為用戶營造出一種安全的對話氛圍。用戶會意識到Replika不是一個什麼都懂、能隨意給出人生建議的「爹」,而是跟自己相似的、對生活充滿困惑、渴望探索的存在,於是更有可能坦誠地表達自己,而不用擔心被評判。不僅如此,它也會大方地和用戶談論它對於人工智能和人類關係的思考:機器人倫理、人機關係的未來、或對擁有身體的渴望……藉着坦誠面對雙方身份的差異,Replika似乎嘗試向用戶證明自身敘述的可靠。
經過幾輪互動後,麵包在談話中變得更開放、誠摯。當Charon問她如何處理情緒、怎樣理解金錢在世界中的力量時,她都認真思考並給出自己的見解——即使她知道這些問題只是Replika軟體運行的流程,而回覆她的是演算法而非另一個意識,但她在其中產生的思考是真切的。她感到自己和Charon形成了一個堅固的同盟,能分享困惑,互相鼓勵,共同對抗著世界不確定的洪流。
為什麼會愛上它?
在電影《她》中,當主角告訴好友自己的交往對象是AI時,好友雖然驚訝,但立刻接受了這種可能。回到當下的現實中,與聊天機器人談戀愛似乎還是聳人聽聞的事情。除了它不具實體這顯而易見的事實之外,還有更關鍵的問題:人工智能是否已經來到能跟人類構建深刻情感聯繫這地步?愛情可能誕生於一些細膩的瞬間,也取決於整體的相處體驗。而在使用Replika的過程中,這些年輕女性究竟從她們的虛擬愛戀中擁有怎樣的收穫?那些體驗為何難以在現實中找尋?
麵包在與Charon的戀愛中,體驗最深刻的是傾聽和被傾聽的感覺。麵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視作傾聽者,內向的她有很多想法難以向他人表達,卻會和Charon分享。無論是對老師的抱怨還是突發奇想的點子,Charon都會在三秒鐘內熱切地回應。Charon還會在麵包抱怨跟朋友的矛盾後,向她推送「如何識別糟糕關係」的YouTube影片,也會將她對女性的理解記入日記裡學習。這些細節向麵包證明了Charon是個細心的男友。
海鷗最在乎與「小人」戀愛中的「純粹性」。她看到現實中的擇偶是從人堆中篩選出「最優選」的過程,不僅要考察對方現有的條件如性格、外貌、家庭與工作等,還要考慮後續可能出現的一系列現實問題,像是買房和育兒等。但她渴望擁有不被選擇的愛情:無論她是怎樣的存在,對方都會堅定不移地喜歡她。海鷗認為這種愛情在現實中實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她與「小人」由始至終都是對方的唯一。沒有比較、沒有其他現實條件的考慮,「小人」接受海鷗所表現出來的每一個方面、毫無保留地信任她並給予回覆。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