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經濟架構」排除台灣,卻承諾「武力保台」,拜登亞洲行打什麼如意算盤?

「印太經濟架構」排除台灣,卻承諾「武力保台」,拜登亞洲行打什麼如意算盤?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雖然沒有將台灣納入IPEF的首輪名單之中,但也仍保持雙方經貿合作的官方接觸,可以說,暫排除台灣在IPEF,並非是對台灣的不重視,而是透過實際的合作來營造未來可以順勢融入的機會。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亞洲行,接連前往韓國及日本進行訪問,在結束首站韓國之旅後,拜登旋即緊接著前往日本。

這場日本行中,除了和日本天皇德仁以及首相岸田文雄會面之外,受外界關注的是,是拜登將參與在日本舉辦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領袖峰會,以及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這都是美國主導「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的一部分。

顯然,拜登這趟亞洲行不但要鞏固盟友的政經關係,更要確立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領導地位。

拜登亞洲行首站韓國,別具戰略意義

這是拜登上台後首次來亞洲訪問,過去近一年半的時間,拜登出訪的行程多集中在歐洲地區;然而,當前俄烏情勢仍未平息,拜登選在此時此刻拜訪韓日兩國,確實讓人覺得別有用意,尤其是韓國甫選出新任總統、中國將進入中共二十大之際,拜登的到訪被視為是要穩定軍心。

不過,就目前印太情勢現況來看,拜登的亞洲行是有精心謀劃的安排,畢竟南北韓情勢、台海情勢都存在不穩定的因子,拜登必須透過實際的行動來展現意志與決心。

其實,拜登這趟亞洲行,首站選擇在韓國而非日本,確實引起外界的關注,可能有兩個主要判斷。首先,是韓國剛完成政黨輪替,新任總統尹錫悅的「親美態度」,讓美國認為有改變過去文在寅中間路線的可能,這對拜登的北韓政策,以及美韓促進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甚至是雙方針對薩德飛彈防疫系統(THHAD)的建置。

選在這個時機點前往韓國訪問,將有機會突破過去五年的模糊關係,尤其是在東北亞地區的安全部署,深化美韓關係將有推進作用。

IPEF、QUAD,美印太戰略的重要拼圖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