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台北市前世今生:你曾經走過、聽人說過,卻不曾看過的舊時台北

台北市前世今生:你曾經走過、聽人說過,卻不曾看過的舊時台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曾經走過、聽過、感受過,儘管人世間變幻莫測,仍會有記憶雋永。不知道在你心裡的台北,停留的又是哪個時代?

攝影:張哲生

「我深深覺得,找出老照片裡的地點,親臨現場拍照,與從前的畫面作個比較,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張哲生在一本名為「哲生的超時空影像之旅(今昔對照)」的相簿簡述裡這麼寫著。

他不僅曾經穿透民國60到80年代,撰寫了詳細介紹全台灣人童年懷舊卡通的《飛呀!科學小飛俠》一書,如今張哲生更在習以為常的生活裡穿越,透過數十張照片拼湊出我們聽過卻不曾看過的老台北。

從2012年底起,持著想讓新舊照片對比的念頭,張哲生開始拍攝現代的台北街景,轉眼過去,至今已累積了500多張。「以前我每天上學都穿越中華路的平交道,這些是我生長的地方,我做這些只是想貼近家鄉、感受家鄉的變化。」張哲生說。他花了2年多的時間,拿著一禎禎老照片,在台北街頭拍攝慢慢蒐集這些影像,就是想記下一路走來家的模樣。

儘管最初的起意單純,但實際利用假日、中午休息時間走訪街頭後,張哲生才發現讓新舊照穿越融合有多困難。能預測到的時空與環境變遷自然不在話下,還要克服光線、景深等攝影技巧問題,讓他時常得嘗試個4、5次,才能捕捉一次成功的新舊融合。

為了讓已消逝卻在記憶裡熟悉的人、事、物,能重現在我們的眼光之中,每一次拍攝都能看見張哲生的堅持。如果老照片中曾有某一路公車經過,他會持續等待,直到相同的元素出現才按下快門。「雖然照片要完全融入、沒有誤差很難,但我不想靠後製修圖,那樣沒有意義。我的重點在於感受,感受台北的當下與以前。」

話多說了,不如立刻來感受台北的前世與今生吧。

Photo Credit:張哲生

1968年的駐台美軍,重返2014年的台北市長安西路。1968年的台北市政府,也仍位於照片裡美軍所在的長安西路。(張哲生 攝)Photo Credit:張哲生

張哲生說,「2014年9月26日下午,我拿著前駐台美軍Tom Montelbano先生於1968年在台北市長安西路(左側近延平北路)拍攝的照片,在同一地點拍下了這張『實境合成照』。」Montelbano先生透過台灣的朋友與張哲生聯繫,希望可以找出畫面中的地點,並同意分享這張珍貴的老照片。

Photo Credit:張哲生

中山堂廣場上的中華巨龍從1972年飛越到2014年,許多民眾在台北市延平南路與永綏街口的中山堂廣場上圍觀舞龍表演。Photo Credit:張哲生

「我記得小時候,每逢國家重大慶典,例如國慶日或是春節的聯歡表演活動中,都能看到這尾『中華巨龍』的身影,由於其演出成員大多來自四四南村的子弟,所以也被稱作『四四巨龍』。

後來,隨著聯勤四四兵工廠轉型,以及四四南村被迫改建,中華巨龍的表演開始出現後繼無人的現象,再加上國防部改以作戰訓練為主,不再支援中華巨龍的開銷;於是,中華巨龍便被打入了冷宮,其最後一次的演出,是在1996年5月17日,我國首位民選總統李登輝先生的就職慶祝活動上。

如今,因為欠缺管理與維護,這尾巨龍早已頭尾分離、殘破不堪,被丟棄在某個倉庫的角落裡;然而,在失去了政府的支撐之後,中華巨龍重現國家慶典活動的日子,已是遙遙無期。」

Photo Credit:張哲生

張哲生把1986年的台灣第一家麥當勞帶來2014年。這張現代的照片拍攝於2014年12月30日,而張哲生手持的照片,則是由唐根禮拍攝於1986年9月28日。Photo Credit:張哲生

「1984年1月28日,美國速食業者麥當勞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家餐廳正式開幕,當時的地址為台北市民生東路689號(1991年6月23日整編為台北市民生東路三段135號),就是畫面中這家『麥當勞001號台北民生店』,其東側近敦化北路。」

這間全台第一家麥當勞,在1992還曾經發生一起轟動全台的爆炸案。

麥當勞爆炸案:

Photo Credit:張哲生

總統府前穿越時空的三輪車隊。(張哲生 製作)Photo Credit:張哲生

黑白照片拍攝於1951年5月1日,千餘位身為勞工代表的三輪車伕,駕著三輪車聚集在總統府前,參加「中華民國四十年勞動節慶祝大會」。

Photo Credit:張哲生

1959年的人們,走在今天的中華路上;黑白兩色的斑馬線行人旁邊,是現代化且色彩斑斕的西門町廣場。Photo Credit:張哲生

除了將老照片嵌入現代街景的「實境合成照」,張哲生還會利用軟體融合過去主角與現代背景,讓物換而人非的變遷更了然於心,如這兩禎西門町與行天宮。

Photo Credit:張哲生

1972年的人們穿越來到2014年的台北行天宮拜拜。Photo Credit:張哲生

畫面裡人車擁擠的黑白部份由陳漢中拍攝於1972年2月15日(大年初一),彩色的街景(包括位於台北市民權東路與松江路口的蓬萊大樓與台北行天宮)則由張哲生拍攝於2014年3月17日。

Photo Credit:張哲生

1978年的西門町電影街(武昌街),和2013年的現在。Photo Credit:張哲生

右邊是樂聲戲院,左前方的「三吉」至今還在。

Photo Credit:張哲生

1969年的台北市信義路永康街口,和2013年日本遊客熱愛的永康街。Photo Credit:張哲生

這張照片徹底展現了張哲生對「感受」的堅持。「在候車亭站了半個小時,才捕捉到20路公車沒有被其他公車擋住,而且旁邊又有計程車經過的畫面。」他在相片的留言處這麼說著,「可惜現在20路車頭上是會閃動的LED,所以沒有拍到清楚的號碼,不過我確定它絕對是20路公車沒錯。」

時光停留,而人飛逝